首页  >  头条汇总
守望与传承:中秋的那一抹乡愁

2016-09-13

   一、中秋,一个绵延千年的约定

1.八月十五,静候游子归来 

静候游子归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八月十五又称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远在故乡的亲人遥望苍穹,在静候游子的归来。

2.一块月饼,一个中秋的文化符号 

 

月饼——中秋文化符号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3.不能赴约,别忘道一声问候 

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最早是与农耕社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讲求人的起居作息要严格遵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节气阴阳消长的变化。秋季正是作物成熟的季节,是答谢土地等神灵的节日,所以也称“秋报”。就此延伸开来,我们对故乡、对亲人也应该有一份“秋报”——报答养育之恩。

电话问候 

如今很多时候,因为工作等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互诉相思之意成为难以实现的奢望。不过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每逢节日,亲朋好友之间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段视频聊天,也可以传达节日的祝福与问候。忙完工作之余,仰望苍穹,对着那一轮明月寄托相思,祈愿亲人一切平安。

  二、乡愁,一个情感寄托的港湾

1.乡愁,其实是一种思绪 

异乡客,最怕是中秋,浓浓乡愁,似乎是注定了的。根本就不用学,离开久了,思念深了,自然就想家了,你也不知何时成了多愁善感的人儿,一念乡音起,一语泪双流。

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年轻,一腔热血,一身抱负,执著于梦想,习惯了天南地北走四方。费孝通先生所言极是,起初离乡之人,大都是为了“讨生活”,其实每个异乡客,都有一个“衣锦还乡”梦。想家吗?肯定想,只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忍住罢了。圆月下,秋风起,母亲闲坐月光散下的亭院,日思夜盼,久等不来,却不生半分怨念,因为等得起。

“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允许我将余先生的诗句做些微调,正符合这心境和处境。身不由己,天隔一方,一边是天涯浪子,一边是慈母心忧。不是不愿意,不是不想家,而是有家不能回,千万俗务缠于身,你一离开天就要塌,此时此刻你终于明白“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何样的情怀了。

 

中秋的“乡愁” 

“再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待你避过了中秋,错过了新年,再迎来可能就是清明雨,梨花祭。春寒料峭,柳绿花红,清明雨纷纷,此时的你,多么希望母亲仍在翘首以盼,等你回来。人不在了,乡愁也淡了,“回家”被尘封了。不是没机会,而是没珍惜。时间的手术刀堪称妙手,不痛不痒地让我们忘掉了生命被一点点分割,只到垂老的一刻,幡然悟到,却天人永隔。

乡愁年年积累,已然麻木,成了习惯。到头来,不知是你的乡愁,还是母亲的乡愁,念叨着终不过是看似的美好,并不实际。离得久了,不知何处觅乡愁,而乡愁够了,却敌不过一句“欠你一年中秋!”

2.走得再远,永远在线的一端 

在外读书工作的人,每年中秋总是很想家,有时工作太忙,难得回家,每至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里自然是五味杂陈。其中,最浓的是思乡之情,想念家人,想念故乡。家人不能够团圆,中秋的月亮在心里是无法圆起来的。

父母在线的另一端 

望着夜空的月亮,吃着月饼,脑海中溢满了所有的思念之情。那种乡愁,连接着家乡的根叶茎脉,连接着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小时候的中秋,想着的是浓香的月饼;读书求学时的中秋,想着的是尽快回家;工作后的中秋,想着的是家乡和家乡的父母,惦记父母的健康。故乡,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乡愁就是故乡,走得再远,也无法忘记,因为父母紧紧攥着线,我们只是在线的另一端。

3.从古老的节日中寻找归属感 

越剧《拜月亭》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代拜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不管是忙于生计的劳累奔波者,还是孜孜以求的都市追梦人,在中秋节这一天,都希望也愿意放下一切,放空心灵,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心灵的归宿感。

   三、守望,让心灵回归故土

1.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中秋节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特别的中秋。那些年,一起度过的中秋是什么味道?从60后到90后四个年代的人,他们的中秋记忆,或许能勾起我们的共鸣。

60年代:盼中秋月饼补油水 

60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月饼的。每年快到中秋节晚上,大人们就会拿出被束之高阁已久的月饼,藏起来是为了防止小孩子们偷吃。好不容易等到中秋之夜,大人将月饼拿出来摆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先敬月亮,祝福家人团团圆圆,然后分食月饼,慢慢吃,细细品,月饼里面包裹的冰糖和青红丝,让人回味无穷。

那时中秋(一) 

70年代:全家团圆吃月饼 

那时的中秋节,其实就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月饼自然是不会少的,品种不多,但是吃起来很开心。除了月饼,有些地方往往还会做糍粑饼。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80年代:追着萤火虫跑 

那时的中秋除了美食团聚,每到中秋,就会憧憬嫦娥奔月的故事。幻想着美丽的嫦娥身着飘飘仙衣,飞到月亮上,带着可爱的小月兔在大大的月桂树下追逐嬉闹,耳边听着虫儿鸣叫,那一幕情景甭提有多美了。有时院子里飞来几只萤火虫,孩子们就会追逐着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四处奔跑。

那时中秋(二) 

90年代:上网看书约会 

和父母一起吃顿团圆饭,吃饱喝足继续宅在各自的房间,上网的上网、看书的看书,约会的约会。节日氛围被各类商业促销和假期烘托在了制高点,大家总觉得商业氛围盖过了真正的节日氛围,是时候呼唤传统习俗回归了。

2.用传统习俗守望一抹乡愁 

 

祭月 

祭月。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中秋夜出游赏月,叫做“走月亮”,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

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比如泛舟玩月。当然,赏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往往要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北京兔儿爷 

兔儿爷。在清代,与宫廷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不同,民间则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3.回归乡亲、友情、亲情 

月圆人团圆 

生活节奏快了,有时候快的我们自己根本停不下来。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是需要时时回味看似已经久违的乡情、友情和亲情,哪怕只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对乡情的记忆,其实就是对故乡泥土气息的记忆,对村口那棵老杨树、夏天午后那令人烦躁的鸣蝉、雨后田埂上冒出的不知名的小花的一种追忆;对友情的记忆,其实就是对自己童年时光的一种慢镜头回放,和小伙伴一起在田野上奔跑、在树上摘果子、在房檐下掏鸟窝、在每年的春天中一点一点长高;对亲情的记忆,是一种温暖中夹杂心酸的轻声叹息,是父亲不易觉察的眼中闪过的一丝忧郁、是风中母亲略显凌乱的白发、是相逢又别离的一种遗憾和牵挂。趁着中秋,回归乡情、友情和亲情,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动。

   四、传承,留住精神家园的温馨

1.看得见明月,记得住乡愁 

席慕容说: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只有离开家乡的人,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什么才是乡愁,乡愁如水,悄然流入游子们的心思,一如那中秋的月光,清澈透明。

 

看得见明月,记得住乡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浩瀚的夜空,所有的乡愁,缠绵成天籁,静谧中传递着薄凉,花开如梦,暗香盈袖,只愿这缕缕中秋情思,越过高山,跨过海洋,化作清风一缕,带去我们对故乡的问候。乡愁是一捧乳白的月色,还是一杯尘封的老酒?月圆是游子他乡的轻叹,还是滴泪成殇的情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推窗独立,中秋的这轮明月再次轻抚思念的琴弦,寥落的寒星勾起难忘的点点滴滴。

2.传承恒古不变的思乡情 

明月思乡 

曾经,中秋之夜的月光,圆润丰盈,如水一样洒满院子,桌上摆满了中秋的月饼和水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母亲娓娓讲起嫦娥奔月,父亲说起光满万丈的后羿箭射九日,这些美好的传说令人无限神往。一家人边谈话边在心里祈祷月神赐福,中秋月圆人更圆,浓浓的乡情飘荡在院子的每个角落。

如今,金风送爽,皓月万里,又逢中秋。当一个人仰望蓝天,随着流淌的月色,遥望家乡,明月千里,每一丝都有故乡殷殷的牵挂。月光如雪,山高水长,对家乡的思念在心头汩汩流淌,把最甜最美的祝福化成文字,把万种情思洒向夜色苍茫,到达故乡的一方。“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人在千里之外,而心却还在家乡,故乡的天空,最蓝;故乡的淳朴,最真;故乡的人,最亲。

3.在挑战中传承家国情怀 

在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和平安,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然而,近年的中秋节,传统节味愈来愈淡,几千年前的中秋民俗传承至今日,似乎只剩下了月饼。民俗专家认为,中秋节成了月饼节,甚至成了商家牟利的工具,成了送礼社交的道具,让中秋节渐渐远离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喝桂花酒、亲人团圆、民间祭月、庆祝丰收等传统习俗正在经受挑战。

继承传统,留住乡愁 

我们会失去中秋吗?有人担心。中秋节俗的内涵有普适性,那就是强调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价值观。对于今日中国人来说,每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洗礼。月有阴晴圆缺,节日的演化此消彼长,但是对于“人长久”、“共婵娟”的追求,是所有人心中永恒的梦想。

要想拯救中秋节,离不开对传统中秋节文化的继承,同时还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唐月宋风,千年以后,早已是物是人非,相差甚远。但明月秋风的心境应是不变的,不变的从容与宁静,不变的坦荡与释然。

  结语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在回归中守望,在挑战中传承——在中秋,留住心底的那一抹乡愁。

更多精彩,请点击 http://culture.kaiwind.com/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