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华为劈叉汽车,盘点引人注目的企业跨界

作者:棱 石 · 2014-11-24 来源:凯风山东

  本月10日,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在多领域展开合作,包括车联网、智能汽车、国际化业务拓展等。而在更早的时候,华为还与东风汽车“牵手”,规格同样是“战略”级,内容大同小异。这还不是全部,除长安与东风,华为还为部分本土车型提供配套,提供大液晶屏触摸屏和背后的操作系统,这一切无疑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于企业跨界话题的讨论。

  其实跨界是大众与媒体的通俗讲法,管理学的专业说法是多元化经营。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消费需求给予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的可能性。从外部看,一个行业经过长时间快速增长,产业链上下游被充分开发后就会造成同领域企业激烈竞争而迫使企业跨界寻找新的成长空间。从内部看,企业跨界是市场经济赋予企业天生的扩张冲动,同时也是企业内在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利用。 企业跨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里其实并不罕见,近年来更是成为一种潮流,成为经济浪潮中的“一景”。在这些或暗淡或光鲜的跨界光景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些跨界的“门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经典的企业跨界案例:

  一、从药品到日化用品——由“危”转“机”的跨界

“药膏”诞生

云南白药“大家庭”

  云南白药是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知名品牌,其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即受国家保护的“白药配方”,即使是这样,它也曾遭遇过市场被西药吞噬的危机。在这种危机中它选择将中药应用于材料科学,把创可贴、牙膏等产品赋予云南白药特殊价值,实现了医药产品向日化产品跨界的华丽转身。由于云南白药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其“活血止血”等药效也早已为人所熟知,所以这些承载着云南白药的日化产品在营销推广上甚至都不需用力,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云南白药一举实现了老字号品牌的年轻化蜕变。

  二、从单一的生活用品到一站式生活产业链——最“一成不变”的跨界

无印良品的跨界选择

跨界还是要有水平的,变的是外在商品,不变的是企业理念和风格

  日本的无印良品最初仅出售家庭用品和食品,其跨界始于孕妇服饰,如今的产品覆盖文具、食品、厨房用品、服饰、家具、美容保健品、花店、咖啡店甚至房屋建筑,今年年初它还跨界了家电行业。从单一的生活用品制造商到一站式生活产业链提供商,这个跨度是大的,但是却并不感觉突兀,它的所有产品都是为需求而设计的,外观是一致的简约,围绕所有的生活必需,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三、从产品到生活方式——最大气的复合式创新跨界

苹果公司

帮主的“世界观”

  苹果公司的成功,正是超越传统的思维观念和经营体系,通过构建“持续的、跨界别、跨产业”的复合式创新体系,不只是在销售一款产品,而是在传递一种文化理念、提供一种生活方式、提供一个强大平台。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认为,“苹果并不属于新兴战略性产业,但它是全球跨产业升级的典范。从产品的研发看苹果,跨越传统的制造、IT、文化创意、艺术等领域。从产品的使用功能看,苹果的Ipad跨越传统的通信、计算机应用,而延伸到文化、娱乐、传媒、金融、证券、艺术等领域”。

  四、法国品牌皮尔.卡丹跨界太广致沉沦

几十年前的中国,你穿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它进入了任何能进入的领域,企图构建一个品牌帝国,却反而导致了品牌核心价值的丧失,从高端品牌的宝座上陨落,如今它早已沦为四处卖授权甚至要将品牌卖掉的三流牌子。品牌跨界就像橡皮筋一样,跨度总有一个上限,否则就会变脆甚至断裂。

  五、海尔卖药——最摸不到头脑的跨界

医药行业的暴利让海尔也蠢蠢欲动,但高收益同样预示着高风险和高投入。

  海尔集团早在1996年就开始试水医药领域,并投入大量金钱建立从事药品生产领域的海尔药业,但由于集团没有熟悉医药的专业人士,其一直以管理家电的模式来经营药业,因此一直以来,海尔药业始终默默无闻,甚至在亏损边缘挣扎。医药业虽然属于高回报的行业,却也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除了海尔,还有很多并不熟悉医药领域的企业纷纷介入这一领域,却未必会成功。

  六、顺丰涉足商超领域

说到这里就要反思了,为什么韵达、申通、圆通们搞不来?

  在电子商务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快递企业也频频加速“触网”步伐。近年,国内民营快递巨头顺丰速运,正式推出电子商务平台“顺丰优选”。不仅如此,顺丰还涉足了商超领域,在深圳悄然开了20多家便利店。顺丰是希望借跨界转型的方式,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七、腾讯投资快递

天下商业一大抄,腾讯能否独树一帜?反观拍拍,前景不容乐观。

  与快递企业涉足电商领域相对应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随着电子商务需求扩大,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纷纷自建物流,腾讯已动用3亿投资全峰快递集团。其实已经有许多大型网商都选择了自建物流网络。如,当当网披露将在华北、华东、华南新增3个物流基地;卓越亚马逊在昆山花桥建立的物流仓储一体化基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等。未来3年,易迅网还将在全国建设80万平方米的仓储运营中心。

  八、从卖饮料到卖童装——最“大言不惭”的跨界

 

“娃哈哈”倒是很像个童装的名字

  2002年5月,娃哈哈在众目睽睽之下高调染指童装业,并公然宣称两三年内要做“国内童装业第一品牌”。如今,娃哈哈童装早已悄无声息,当年豪气干云的娃哈哈并没有成功的在童装业复制其饮料业的辉煌。娃哈哈在童装业充其量还只是“新手上路”的级别,它在藐视童装业内竞争对手的同时,似乎也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童装业的竞争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与饮料业差异悬殊,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它自恃品牌效应,大言不惭的一步跨出,忽视管理只一味的扩张,真的很难在一个新的领域立住脚。

  九、五粮液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最“坚持不懈”的跨界

  上世纪90年代起,五粮液就开启了多元发展之路。2003年,五粮液在多元化道路上加速前进,当年5月业内盛传其计划投资50亿-60亿元进入芯片业;随后又传出五粮液投资3.4亿元与日本丸顺公司合作生产汽车模具的消息。然而两个项目均一拖再拖最终销声匿迹。2004年,五粮液集团开始涉足日化,首期投资1亿元,然而其“年销售额过亿元、三五年后成为中国日化前十强”的梦想早已灰飞烟灭。2009年底,五粮液终于如愿进军汽车行业,但五粮液并未从汽车项目中获得实利,狼狈退出汽车发动机领域。1997年以来,五粮液集团涉足和拟涉足的行业,包括酒精生产、制药、威士忌、证券业、房地产、芯片、汽车模具、显示器和柴油发动机等,这些鲜有成功者,在小编看来,多是多了,但是其跨界发展的方向和路数都十分不清晰。

  十、地产大亨改“卖水”——最“意不在酒”的跨界

 

小编想知道恒大的花园里喷泉喷的是冰泉吗?

 

  2013年11月9日,在恒大勇夺亚冠之夜,除了让人激动不已的比赛,恒大冰泉铺天盖地的广告也成为亿万观众关注的焦点,第二天恒大集团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恒大冰泉”品牌,高调宣布进军高端矿泉水行业。地产商涉足快消行业,这不免让人有些疑惑,然而业界声音的质疑或许能帮助我们解答疑惑,他们认为恒大真实目的或并不是纯粹卖水,而在于东北的旅游地产资源。在恒大冰泉的官网上,一篇《恒大集团在吉林省考察洽谈矿泉水、文化旅游产业等项目》的新闻稿件也明确表示,恒大打算下步在吉林省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在小编看来,或许如同足球一样,跨界砸钱是在为核心地产产业铺路,至少它对地产商的品牌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广效应,一瓶瓶的矿泉水也许正是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腰包获取的恒大“宣传单”。

  在以上的盘点中,我们不难看出,真正的跨界并不是愣头青一样随意闯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而是在对企业自身发展方向、愿景做出全面分析、统筹把握之后才能做出的战略决策。在企业发展遭遇瓶颈或发展扩张有需求时,进行跨界有利于企业做大资产规模,分散投资风险,让企业赚到快钱,但是跨界并非灵丹妙药,品牌跨界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整体把握,如果放弃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只为了跨界而跨界的话,就可能使企业面对发展主业不清晰、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风险,这样的跨界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跨界有风险,迈步需谨慎。 

分享到:
责任编辑: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