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报道
“不是全明星赛变烂了 是你变老了”,您觉得呢

2015-02-25 来源:网易体育

 

  你在抱怨吗?还是担心再也不能好好欣赏一场比赛?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每年总有那么几天,当全明星周末临近时,我们耳边总会响起不屑一顾的声音,就像春节在即,有关春晚的一切都会被羞辱得狗血喷头一样。

 

  而当全明星周末匆匆过后,我们又保准会听到今不如昔或者“这打的啥XX玩意儿”的感慨,就像我们过完年后不感叹年味渐淡、人情日薄就显得虚长一岁一样。

 

  曾几何时,这是我们学生时代翘首以盼的节日大餐。除了全明星周末,一次性感受群星璀璨是游戏和梦里才有的情节,即便巨头汇聚如湖人F4、绿军和热火Big3也不行。

 

  而如今,我们大多数人甚至数不齐过去三年的全明星首发阵容,更遑论在记忆库里存档些许全明星场内外的所谓经典片段、永恒故事。

 

  全明星赛源于1951年联盟管理层和老板想方设法拯救NBA岌岌可危的人气,如今在很多人眼里,曾经被视为聚拢球迷利器的全明星赛也同样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于是厚古薄今的惯性思维便欢欢喜喜、急不可耐地袭上心头,领着你翻看一张张老照片,随后倍加感慨着一年不如一年。

 

  从1984年斯特恩上位推行球星战略以来,借着电视传媒深入千家万户的东风,全明星通过各种迎合受众需求的改制吸引了无数球迷的眼球,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忆的瞬间。

 

  随着1984年后,扣篮大赛和三分大赛接连补进并成为常态,全明星赛由单一赛事丰富为全明星周末,这也才有了乔丹大战威尔金斯,伯德嚣张无两的“你们是来争第二的吗?”等等传诵至今的经典。

 

  那个时代的全明星周末从不缺乏巨星,即便是如今已很难入巨星法眼的分项赛事,也随处可见超巨的身影。天皇巨星如乔丹也不会放弃这条可以让光环加成的星光大道,如此也才有了这弥足珍贵的飞人天马行空图。

 

  全明星周末并不只有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其间流传的故事才是永存心间的珍宝。1992年,正与艾滋病抗争的魔术师破例出战全明星赛,在众星拱月下如愿捧起MVP奖杯,留下了标志性的迷人微笑和一段温情的往事。

 

  当然,还有随时代不断变迁的全明星球衣。有人爱统一制式的整齐划一,如此看来更像针锋相对的较量;也有人爱各穿各家的百花齐放,这样更像热闹非凡的欢乐秀。

 

  但好景不长,最近几年,我们很难再看到传媒对本年度全明星周末的赞誉和提炼了,似乎凡物均逃不开盛极而衰的宿命。全明星赛的不注重竞技性,以及传媒的爆炸式发展使得过去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明星不再神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全明星周末关注度的下降。

 

  果真如此吗?还是这一切只是不靠谱的印象流?事实上,全明星周末的吸金能力从未减弱,几乎每一年都可以让举办地赚得盆满钵满。或许你只是被包括小编在内的媒体人,或是身边不明真相的小伙伴有意无意地误导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自然抱团的群落,并或多或少影响着同流和上下流人群。以年龄层划分,像春枝这种87年左右出生的老逼已经可以厚颜无耻地自称为中国NBA球迷的中坚力量了。

 

  这一群落很大程度上把持着NBA在中国传播的话语权,左右着NBA在舆论场中的定位,他们的主观印象影响甚至构成了大多数人对NBA的认知和感情(包括本文的所有观点)。不出意外,他们成长以来最刻骨铭心的全明星印象无外乎是如下几个片段——

 

  1998年,乔丹二度退役的全明星告别战,神循着剧情所设定的轨迹不负众望拿到MVP,一切完美得就像他过去七年拿到的五次总冠军一样。而除了神之告别曲,当年另有一股蠢蠢欲动的新势力正在急速萌芽。

 

  2000年,阔别一年的全明星赛重回正轨,一切星光都被半人半神尽揽于双翅之下。卡特将扣篮大赛这项向来备受期待的创意竞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然后亲手杀死了它。

 

  2001年,这是96一代抢班夺权的一届全明星赛:先是雷-阿伦击败佩贾和德克加冕三分王,后是艾弗森和马布里联手率领东部胜利大逃亡。尤其是答案,这届全明星赛成了他夺取常规赛MVP并带领76人杀进总决赛的起点。

 

  2002年,乔丹复出元年,但主角却是98年便勇于挑战上帝,本届回乡终于如愿以偿荣膺MVP的科比。那届全明星赛同样留下了费城球迷对艾弗森山呼海啸的欢呼,麦蒂奇思妙想、已成经典的打板扣篮。

 

  2003年,乔丹真正意义上的谢幕战,一个时代的告别,一段经典的终结,一曲感人至深的《Hero》。但更多人纠结的,却是乔丹失之交臂的MVP奖杯,以及无法让完美更进一步的结局。

 

  2005年,96一代早已彻底走上舞台中央,艾弗森运球调戏科比后两人相视一笑的画面成为96双骄惺惺相惜的印证。答案凭借15分10助攻5抢断的全面数据在丹佛夺得第二座全明星赛MVP,但谁也不曾想到,这里会在一年后成为他的主场。

 

  2006年,姚麦做东宴请众星,全明星赛再度上演温情一幕,西部群星为了帮助陷入低谷的麦蒂重拾信心,群策群力为其助攻。可惜麦蒂最终绝杀失手,坐视勒布朗反客为主夺走MVP。

 

  当然,还有2009年OK组合在全明星赛上共举MVP奖杯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如上年份的全明星点滴多发生在上述球迷群体的13-20岁之间,而15岁左右大概是对NBA最如饥似渴、热血澎湃的年纪。在课业繁重、娱乐稀缺的年纪里,丝毫关涉NBA的影视资料都会被篮球少年视如珍宝。

 

  而当这些人走进大学、步入社会,忙着把妹泡妞、赚钱养家,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只是偶尔抽空瞄一眼NBA,对全明星周末的关注已然止于大名单出炉那一刻。不论是曾经沧海,还是无暇感受新风景,这代人早已没了当年对比赛的渴求,却忙不迭地制造和散播着全明星鸡肋论。

 

  平心而论,2015年全明星周末仍有许多看点。比如新秀挑战赛转制为国际纵队与美国本土球员的交锋,库里成为新票王,加索尔老来俏首次首发,老鹰四将大有当年活塞四虎之势,邓肯“银魂不散”强势挤入替补阵容……

 

  以全明星周末为缩影,NBA正在悄然更新换代,球员和球迷都在面临代际交替。那些恒久不变的,固然是我们为之坚守的理由;改朝换代的,同样也是我们持续关注的原因。如果你不排斥,或许可以把2015年全明星周末视为新时代的预演和彩排。

 

  NBA有过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宣传语,但没有哪一条比“I love this game”更简单粗暴、广为人知、经久流传的,只因为它比所有宣传语都更贴近球迷心扉。

 

  所以,怎样才是欣赏全明星周末的正确姿势?打开电视,搬把凳子,陪着年轻人,就像当年的你一样,能看多少是多少,哪怕比赛和春晚一样只是麻将的背景音乐。

 

  因为很快你就会明白:NBA真的看一场少一场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