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滚动图片
7000W人点赞-你们真的懂中国纸扎吗

2021-09-17 来源:腾讯网文化

说起纸扎你会想到什么?

是形态各异的纸房子,还是脸色苍白的纸人?

其实在中国,纸扎一直是一个让人避讳的词。

因为它主要用于祭祀民俗活动,而我们对于逝者,本就藏着几分严肃和敬畏。

提起纸扎大多数人都会敬而远之,就算它再精致好看,也觉得它难登大雅之堂。

但法国埃菲尔铁塔附近的一家美术馆,曾举办过一场叫做“极乐天堂”的展览,展品就是那些我们讳莫如深的纸扎。

这场展览还被法国的艺文指南杂志评为,“当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纸扎之所以会上展览,不仅因为它精致好看的外表,也因为背后深藏的手艺和蕴藏的意义。

展览的策划人在刚见到这些精美的纸扎时,就惊讶于这些模型的精致,但让他更惊讶的是,这些纸扎竟然都是用纸和竹篾做的。

当他得知这些纸扎最后是要烧掉,送给离世的亲朋好友后,发出了一句感慨:“就算人已经去世,还会为他准备这么漂亮的东西,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想法真是太浪漫了。”

难以置信,纸扎在我们看来阴森晦气,是我们烧给逝者的物品,但在法国人眼里却成了浪漫。 这场艺术展中的作品,来自两家风格截然不同的店,一家叫“新兴糊纸文化”,是来自中国台湾的百年老店;

另一家叫“Skea天堂纸扎”,是一个年轻的纸扎品牌。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会是一场文化碰撞。

展览中有传统的纸扎“灵厝”,还有在中元节奉祀中常出现的大土爷,更不乏逼真的龙头狮头。

展览上一座半人高的中式灵厝,让很多人都停下脚步观赏拍照。

这座繁复冥宅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由“新兴糊纸文化”的老板,张徐沛亲手制成的。

前来观展的外国朋友,都在惊叹于它的宏伟与工艺复杂。

除此之外,一同展览的还有很多中国传统人物,以及花样繁多的房屋。

既有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也有颇具民国特色的楼宇,还有复古西式洋楼,楼里的碗碟点心都颇为逼真,早茶早点摆在同为纸糊的桌上,仿佛还冒着热气。

六七十年代的床头柜、留声机,甚至于在墙上的海报,都是记忆中那个年代的感觉。

而展览的另一边是与之不同的现代风格。

最新款的电子产品,汽车,飞机都赫然在列,还有洗衣机、电视、冰箱,就连新款的西装裙子、奢侈品包包、高跟鞋都没有被落下。

具有生活气息的超市、菜摊,也陈列在展台上,仿佛在阴间开起了百货商店。

而这些均出自另一家纸扎品牌:“Skea天堂纸扎”。

一场纸扎展举办起来并不简单,这些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精美繁复,制作周期并不会太短,这一场展览可能需要,整个工作室的师傅准备大半年。

曾有人问过纸扎手艺人,这些纸扎明明可以量产,为什么还要手工制作?

当时他是这么回答的:

“这是对逝世的亲朋好友,表达思念和追忆的物件,机器太冰冷了,亲手做的才有感情。”

所以即便一件物品就费时费力,那些纸扎艺术家还是坚持手工制作。

这场展览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的传统和与时俱进的纸扎艺术,也让无数外国友人,感受到了中国独特的人情世故。

看完展览的外国人,在得知这么漂亮的艺术品,最后的宿命是化为灰烬之后,都表示可惜和不理解、

但在中国人眼里,纸扎只有烧起来才是最好看的,只有看到那团火烧得越来越旺,人们才觉得心愿已了。

“Skea天堂纸扎”有一个作品,叫“外公的温泉旅馆”,是老板韩小艳亲手为去世的外公做的。

外公在世时曾和韩小艳说,想去日本泡温泉,但她却劝外公等身体好点再去,结果这一劝就成了永远的遗憾。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她亲自动手做了一套,拥有露天温泉的小别墅要“送”给外公。

精美的日式装潢,院内种着外公最爱的樱花树。

滑开木门,榻榻米的小木桌上,放着外公爱玩的骰子和扑克,还有他最爱喝的汤。

床上是真布被子,花纹和外公生前用的被单是一样的。

外婆看着房间里的点点滴滴,露出了几个月以来的第一个笑容,这时她才明白:

纸扎拥有救赎的力量,它能让在世者跨越悲伤往前走,这就是烧纸扎的意义。

另一个香港的纸扎手艺人欧阳秉志,也曾讲述过那些他手中纸扎的故事。

Beyond乐队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曾委托他为他哥哥,做一把电吉他和一个扩音器;

张国荣粉丝希望他为哥哥,做一个“为你钟情咖啡厅”;

梅艳芳的粉丝,想订做一个旋转舞台送给梅姐。

除此之外,还有儿子为妈妈订做过“龙虾汉堡”;

哥哥为爱好滑雪的亡妹,订做全套的“滑雪装备”,

男孩为自己心爱的女孩,订做一辆她梦想中的咖啡车

……

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母亲为去世的女儿,订做的一对“蒙奇奇”。

那天,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哭着跑到欧阳秉志店里,说想要订做两只“蒙奇奇”。

刚听到时,欧阳秉志并不知道,“蒙奇奇”究竟是什么。

那个女人便一边哭一边拿出照片给他看,原来那是她女儿生前,每晚都要抱着才能入睡的玩偶,而她的女儿因为疾病前两天去世了。

她希望女儿在阴间也可以有玩偶作伴,欧阳秉志之前从未做过玩偶,这次却很想满足这个妈妈的愿望。

一周后,那位妈妈来拿“蒙奇奇”的时候,看起来心情好了很多,还说玩偶做得很像,很真实,她觉得女儿“收到”以后应该会很开心。

事后欧阳秉志曾说,绝大部分来找来的顾客,都并不是开心的。

亲人和朋友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祭品寄托着他们的哀思。

我能做的,就是帮在世的人完成心愿,帮逝去的人达成遗愿。

纸扎,是生死之间的桥梁。

仔细看那些灵厝,你会发现无论正面做得多精致,背后却空空地露出竹架。

制作者解释说这种“有前无后”,就是要大家不要回头,要向前看。曾经我以为烧纸扎仅是为了悼念逝去的人,现在才知道它也是对在世者的安慰与温暖,只有放下那份遗憾,才能向前看。

有人说烧纸扎不过是迷信,也有人说这世间真有另一个世界;

有人说烧纸扎不过是形式主义,也有人说它是在世人的精神寄托。

我只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我曾见过一个小孩在祭祀时,问他的奶奶为什么要烧纸,烧成了灰烬他们就真的拿到了吗?

奶奶看着面前的祭祀用品,突然垂下眸说:

“我觉得能,你看,这天本来无风,可我一烧纸这灰烬就飞起来了,他们这是在和我说收到了,我希望我去了以后能和他们团聚。”学会面对生与死,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而中国人在这件事上,有自己的信仰和思考。

展览结束后有人说,在纸扎这件事上,人们对待遗憾可以付出那么多,但在生活中却只会回避遗憾,然后制造更多遗憾。

诚然是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所以我们更该学会的是珍惜时光,避免遗憾,但若是避无可避,就尽量去找方式弥补吧,

活着的人总得活下去不是吗?

就如朱利安所说:“中国人烧纸是为了让亡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过得幸福。但更多时候不是为了死去的人,而是为了安慰活着的人。”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