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滚动图片
喝冷饮 吃槐花 古人立夏后的生活很精彩

2022-05-06 来源:科普中国

立夏

宋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壬寅年的立夏,新冠疫情仍然没有结束,许多人们在封闭中度过了整个春天。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由于缺失了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对于季节和气候的感知灵敏度进一步降低。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7 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了。

在天文上,太阳到达黄经 45 度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5 月 5 日或 6 日。据有关学者考证,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前 239 年)就已经确立了。

从释义上讲,“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故名立夏也。《说文解字》里说:夏,中国之人也。从甲骨文中来看,最早的“夏”是一个人的形状,专指的是“雄壮伟大的中国人”,以区别于周边的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后来“夏”引伸之义为大,从此“雄壮、伟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精神内涵之一。

立夏物候背后

古人对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思考

立夏的风称为景风,为八祥风之一。

立夏时节的物候有三: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古人基于这三个大自然界的物候来判断立夏是否来临,也用来预测当年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甚至政治局势演变等社会情况。即如果物候正常出现,则为风调雨顺,社会和谐,但如果没有按照时间点出现,则认为气候异常,社会也会出现各种危机。

例如《逸周书·时训解》一书里就这样解释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物候与社会的关系:立夏当日,蝼蝈开始鸣叫。过了五日,蚯蚓出来。又过了五日,王瓜开始生了。但如果立夏当日蝼蝈没有鸣叫,则会水潦淫漫,当年降水很多,引发水灾,如果过了五日蚯蚓没有出来,这会发生宫廷政变,嫔妃替代皇后,如果王瓜不生长,则会发生百姓起义,贵族被百姓围困的事件。

尽管在我们今天看来,古人受到“天人学说”的影响,这种将某种自然现象的异常与社会危机事件联系起来有些牵强和难以理解,类似于今天的“蝴蝶效应”,但是也说明古人早已意识到气候变化、物种现象、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即动植物比人类能更敏锐地感知到大自然气候的变化的微小异常,而气候变化的微小异常则影响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具体运行。

迎夏仪式背后

中国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态度

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过去人们在立夏时会举行隆重“迎夏”、祭祀雨师、祭荧惑(火星)等仪式,表达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古人受五行学说影响,在古人看来,大自然有春夏秋冬长夏五气,分别来自五个方位,对应五帝,五色,分别于二十四节气的四立和季夏之末以帝王之礼相迎,其中立夏是迎接赤帝祝融的时间。

周天子的“迎夏”之礼非常庄重。《吕氏春秋》记载:先立夏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齋(斋)。

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還,乃行賞,封侯慶賜,無不欣說。乃命樂師習合禮樂。”除了举行隆重的仪式,对诸侯进行封赏,还会对官员进行考核。汉代的迎夏仪式基本传承了周代的仪式,也十分隆重,据《后汉书》记载, 汉代皇帝每年迎五气于五郊,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七里,祭赤帝祝融,车服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

此外由于立夏以后,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重要阶段。

农家有“立夏不下,田家莫耙”的农谚。因为降雨对于农耕极为重要,因此立夏又有祭祀雨师的习俗,《新唐书》记载,唐代皇家每年日常祭祀有十三次,其中立夏后的申日祀雨师,以祈求上天风调雨顺。

因为立夏代表大自然火能量的来临,而火则是人们饮食烹饪的关键要素,因此古人在立夏又有祭灶的习俗,在《文献通考》记载,宋代“立夏祭灶於庙门之东,制肺於俎”。

立夏日,宋代的人们在郊庙大门的东边举行祭灶仪式,这个仪式比较特别,人们将煮熟的肺放在盛肉的礼器-俎上祭祀灶神,之所以选择的是肺,是因为宋代皇帝崇尚道教,道家认为,五行之火对应五藏为肺。

古代盛肉的礼器-俎

除了祭祀火神-灶神,古代人们在立夏还会祭祀火星。在宋代的《梦粱录》中记载,立夏日,祭荧惑。在古代“荧惑”是“火星”的别称,取其“荧荧如火、亮度与位置变化甚大使人迷惑”之意。

古人将日月和五大行星按照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进行命名,建构自己的天文系统,并将天体的气运与王朝的执政理念和气运相对应起来。因此古代在立夏日又有祭荧惑的习俗。

此外古人敬畏生命,认为立夏意味着万物生长,因此人的行为也应该敬畏生命,在执政理念上,应该少杀伐,这是中国古人对“死刑”最早的反思。《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立春、立夏兩日不決死罪。认为立春立夏所在的月份为盛德之月,大自然在这时候都在生发阳气,让万物生长,因此人也应该避免杀戮和流血之刑,以顺应天时。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死刑大多在“秋后问斩”的原因。

丰富多彩的立夏食俗

时至今日,古人丰富多彩的迎夏祭祀仪式大多都已失传,但这些仪式背后所影响和形成的一些的饮食习俗却流传至今,例如古代皇帝们会在立夏日打开皇家冰窖,赐冰给文武大臣,用以消暑,适应炎热的夏季。道士们则会举行“长善斋”的斋戒活动,提升自己的修为。

民间百姓则主要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迎接夏天,例如尝新、吃立夏饭、喝七家粥、七家茶,吃麦饭等方式感受立夏时节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冷饮食俗背后

古人制冰的智慧

炎炎夏日,人民需要食用冷饮来解暑降温,度过漫长的夏季,虽然古代没有电冰箱冷冻,但是利用人们的智慧也能吃到冰和冷饮。

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卖者,手二铜盏叠之,其声嗑嗑,曰冰盏。是物今尚有之,清泠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可见明代北京大街上已有买冰棍的商贩。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制冰饮冰的习俗。古代的冰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种是藏冰,一种是人工制冰。藏冰主要是将冬天河里的冰凿出来,放到冰窖里储藏到夏季,然后打开食用。藏冰的历史非常久远,至少在周代就已经有了,在《周礼》中就记载:“有冰人,掌斩冰,淇凌。”如《诗经豳风·七月》里也说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凌阴就是冰窖,管理冰窖的官员被称为凌人。

西安的冰窖巷

人们从冰窖里的冰取出来后,就放入冰鉴(han)以便更长久地保存和使用。冰鉴分两种,早期主要是青铜铸造,后期则用木质制作,箱底留孔用来放水,箱身里由缝隙保证冷气扩散。内部挂一层锡,有隔热保温的作用。类似现代的暖壶内胆。冰鉴可以冰镇食物,瓜果和饮料,还可以将室内温度降低,起到了冰箱和空调双重作用。

冰鉴剖面图

因为冰窖储冰的成本极高,所以古代很长时间夏季饮冰只是皇帝贵族的专供,历代都有专门的官窖,但在民间并未普及。

直到人工制冰方法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格局。人工制冰方法起源于唐代,主要是用化学制冰。硝石是火药的主要成分,炼丹家们发现硝石经过提炼出来的硝酸钾易溶于水,且有吸热结冰的特性。

清代的木质冰箱

从唐朝开始人们便把它用到了制冰上,因为较为便捷,且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从此产生了冷饮业。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售卖“香饮子”、“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冷饮的商贩,可见至少在宋代,冷饮已经是普通民众可以消费得起的街头常见商品。

《清明上河图》里开封街头的冷饮小贩

立夏吃李子以养颜驻色

除了立夏吃冷饮的食俗,古代山东一带的妇女们在立夏还有吃李子,饮用“驻色酒”的习俗。

据《蒲松龄著作佚存》记载,每到了立夏日,齐鲁地区民间的妇女们往往在一起聚会,俗称“李会”。妇女们坐在一起吃李子,还饮用一种“驻色酒”,所谓“驻色酒”,顾名思义是驻颜有术,据说能帮助保持容颜美好。

“驻色酒”用新鲜的李子汁液和酒混合起来,并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的民谣流传。

古人之所以认为吃李子可以美容,大概是因为《诗经》里有“何彼欷矣,华如桃李”的诗句,后人便以桃李比喻妇女之美色。从今天看来李子是比较早熟的水果,食用李子能及时补充水分也维生素,可以美容。而这一习俗也反映了古代妇女们对于养颜驻色的情怀和追求。

尝新食俗品味夏的味道

立夏前后,除了早熟的水果如李子,一些富有地域特色新鲜的食材也开始纷纷上市,因此在南方江浙等地,立夏日还有尝新的食俗。

在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

在江苏镇江等地则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八新"就是指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包含有六种植物性时鲜食材,两种鱼类食材。

在常熟等地的人们在立夏则有"九荤十三素"的说法。"九荤"指鲥鱼、鲚鱼、咸鱼、咸蛋、海蛳、麋鸭、腌鲜、卤虾、樱桃肉和鲳鳊鱼。"十三素"指樱桃、梅子、麦蚕、像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相比较而言食材更加丰富。

麦蚕食俗与度荒食物

其中比较有特色是一种叫麦蚕的食物,麦蚕也叫青麦团,在浙江的一些方言里称为冷稹,属于沙地人家今江苏省海门市及启东市传统的小吃。

过去,农家普遍生活困苦,每到“青黄不接”的(农历)二三月间,家里的粮食差不多已吃光了,于是便把田里的青麦穗割回家去,用手搓下青麦籽,吹去麦壳,然后下锅炒熟起锅。再次弄净麦壳因为麦壳一次去不净。下锅炒熟后,趁热用石磨将麦粒磨成细细的麦条儿。因其形似幼蚕,沙地人便称之为麦蚕。

当然,并非所有年份的立夏时节都会如期上市各种新鲜的“夏味”食材,因此麦蚕的食俗实际上反应了在立夏时节普通民众如何应对饥荒的传统智慧,人们提前将尚未成熟的粮食用来食用,以度饥荒,像这样的食宿在南北方各地都有类似的存在,例如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侗族还会将未成熟糯米提前采来炒制做成绿色的“瘪米”,成为男女青年谈恋约会时的零食。尽管这些“未成熟”的粮食味道很特别,人们也总是赋予各种社会文化内涵,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槐花麦饭背后鲜花

蜜蜂与生态的关系

相比南方的麦蚕,北方地区的民间在立夏前后则会有吃“麦饭”的习俗。麦饭是一种更为古老的食俗,汉代的《急就篇》里就记载:"饼饵麦饭甘豆羹。"其中颜师古注:"麦饭,磨麦合皮而炊之也。宋陆游《戏咏村居》也有“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的诗句。

中国是麦的原产地,很早就作为五谷之一。人们最早将小麦磨碎,蒸熟后食用,当然味道一般,后来在面粉里拌上蔬菜一起蒸,发现味道绝佳,于是便成为一种重要的食俗流传下来。

麦饭的包容性极强,根据拌入面粉的蔬菜不同,形成多种风味的麦饭,主要有槐花麦饭、苜蓿麦饭,芹菜麦饭、土豆麦饭、茄子麦饭,其中土豆麦饭在陕北等地又称“洋芋擦擦”。

而立夏时节最经典,我最喜欢的麦饭是槐花麦饭。

槐花麦饭是山西、河北、陕西等地的一种传统小吃,过去每年春天洋槐花盛开时才能吃到。

洋槐树也叫刺槐,原产于美洲,区别于中国传统的国槐,自 1877 年从北美传入中国,中国人立刻想到的是能不能吃,吃了有什么用,中医里说洋槐花能凉血,降血脂,从此进入中国的食谱和药方,甚至连洋槐叶也作为饲料,作为补充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节人和牲畜的粮食和饲料缺口。

立夏时节,洋槐花盛开,白色的洋槐花一簇一簇,像一朵朵白云,槐花香飘满整个村子。人们将白色尚未绽放的洋槐花摘下来后,用清水洗净,开水烫下,拌上面粉,盐,花椒水,蒸熟,最后用葱姜蒜爆炒或者拌上醋蒜蘸水即可。吃完后口中留有槐花的清香。

现在有了冰箱,槐花可以冰冻起来保存到第二年的正月,冬天也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槐花饭。

槐花麦饭

洋槐花是少数成功进入中国食谱的外来物种的鲜花,不过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和生物多样性。

与花密切相关昆虫是蜜蜂。

中国传统的蜜蜂以中华蜂(简称中蜂)为主,体型较小,许多花型较小的地方性植物都依赖于中蜂授粉繁衍,对于地方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别是本土多样化物种繁衍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小小的蜜蜂是生态系统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

尽管中国古代已有 3000 多年的养蜂历史,其药用、美容、食用、生态、社会等价值很早就被中国人所熟知,各地方都有一套完整的采蜂、养蜂、取蜜、食用体系,构成地方性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大多数时候都以地方性小规模养殖为主,不会为了获得蜂蜜而扩大规模,人与蜜蜂和谐相处,从而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

甘肃会宁某乡村寺庙前的蜂箱,人与蜜蜂蜂和谐相处

伴随着洋槐树的引入,继油菜花之后,中华蜂的食物得到延续和扩展,间接促进了依赖于蜜蜂传花授粉的植物的繁殖。而洋槐花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天然蜜源植物,并酿造出色香味更佳的槐花蜜,丰富了中国食物的味道。

陕南某地的油菜花

蜂蜜丰富了人们的甜味,但也刺激了人类味蕾和食欲。

十九世纪下叶开始,随时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为了获取更多的蜂蜜,而不断扩大蜜蜂种群数量。1896 年中国开始引入产蜜量更多的西蜂(主要是意大利蜂),种植更多大单一蜜源性植物,并形成跨地域流动性的职业养蜂人。

大规模养殖蜜蜂,蜂农随花赶蜂

而西蜂的个头比中蜂大,主要采油菜花、洋槐花等大型的蜜源植物,并且对中华蜂形成替代、排挤和侵略效应,加上近三十年来化学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药也进一步导致中华蜂种群数量的进一步减少。百年间,中蜂种群已减少 80%以上,分布区域也缩小了 75%,在某些地方甚至已经消失。而中华蜜蜂一旦消失后,则对于众多本土植物的繁殖、食物链乃至整个地方生态系统的形成巨大的挑战。

立夏饭、七家粥、七家茶等

食俗背后的邻居互助精神

过去,人们为了应对特殊年景时“青黄不接”的立夏时节,特别是儿童粮食短缺和营养匮乏等问题,想出了各种“互助性”食俗,例如立夏饭、七家粥、七家茶、立夏蛋等,特别立夏饭、七家粥便是通过邻里互助的方式,确保人们特别是儿童的食物和营养。

立夏饭:在江南的人们,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放点蒜苗,立夏日将讨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时鲜水果,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立夏饭后,可防中暑,吃了可以保健康平安。

吃“七家粥”、喝“七家茶”的习俗主要流行在江浙一些农村地区,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既营养丰富,又提现了浓浓的邻里互助之情。而“七家茶”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只不过将煮粥换成了泡茶,都是大家一起饮用。《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载杭州人们各烹新茶,配诸色细果赠送,叫七家茶;有精美的雕成各色花样的果物摆在盘中,作为居家装饰。

立夏饭、七家粥的习俗和一些地方的“百家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很强的邻里互助精神,不同的是立夏饭和七家粥更侧重于左邻右舍的更基础的互助。其中向邻居讨米的过程,有助于打破邻里冷漠和隔阂,而分享粥的过程,则透过食物,有助于化解邻里矛盾,增进邻里关系。

立夏饭、七家粥和“百家粥”所蕴含的邻里互助精神在当今的公益领域已经被得到广泛应用和传播。

现代“义仓”发展网络在“传承义仓文化,推动邻里互助”过程中,开发了“一勺米”社区公益挑战活动,由孩子和社区志愿者在传统节日期间,敲开邻居家的们,募集一勺米,社区志愿者们将募集到的百家米熬成百家粥,分享给邻居和社区有需要的居民。透过食物的募集、制作、分享过程,实现了打破邻里冷漠,重建社区邻里互助的社会目标。

立夏互助性食俗背后的时代价值

这一点在新冠疫情仍然广泛流行的今天显得十分迫切,我们看到大城市在遭受大规模的疫情时,整个城市不得不采用“静态管理”的方式以快速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实现“动态清零”。

但是由于我们近三十年来快速的城市化,绝大部分的城市社区都是新建的,人们只是在地理空间上居住在一起,邻里关系冷漠,更谈不上互助。这在整个社区“封闭静态管理”期间,导致不少居民缺少食物和药物,也得不到照顾。给政府和社会增添了巨大压力。

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社区在静态管理期间,邻居们开始逐渐主动地了解邻里,分享食物和药物,互帮互助,甚至居民们主动站出来担任社区志愿者,整个社区开始逐渐有序回应内部的需求,让整个城市快速有效地应对疫情的影响。

疫情期间上海某地邻里间分享食物

因此如何在平时重建邻里关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立夏饭、七家米食俗则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示:我们可以在传统节日,透过募集邻里食物,重建更为紧密的邻里互助,进而通过一勺米、百家粥等活动,重建更为广泛的社区互助。

立夏时节,我们不应该仅仅只关心各种新鲜的食物,更应该关心大自然,关心蜜蜂和昆虫,并尝试用食物链接邻里和社会。

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眼花缭乱让人失去视觉,山珍海味让人失去味觉。

食物不美味不是要添加更多的佐料,也不仅仅只改变食物的来源和烹饪方法,而是要减少内心食欲,不去追求更为复杂的食材和食物的美味,给蜜蜂和大自然留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这个春天依然春花烂漫,可是蜜蜂却稀少了许多,没有了蜜蜂,明年的花开给谁采,又开给谁看?

爱因斯坦说:如果没有了蜜蜂,人类只能存活四年。

为了蜜蜂,也为了人类,请坚持生态农业,不要使用化学农药。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