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堆绣

2023-11-11 来源:菏泽日报

曹州堆绣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定陶流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神话人物、仕女、花鸟、吉祥图等为表现对象。堆绣是以丝、麻、棉、毛等织品为材质,经过剪、贴、裹、堆、染等工序堆成的纯手工艺品。其特点色彩绚丽、对比分明、质感饱满、做工考究,具有很强的鉴赏性和工艺性。

元末明初,曹州谷家女子嫁到定陶陈集镇刘家,曹州堆绣遂传于定陶并从此发扬光大。虽然多是流传于民间,为民间女子用于衣物饰品之中,但曹州堆绣却在一位位巧手女子手中辗转传承下来。至清代中期,曹州堆绣花纹图案趋向小巧精细,后来受西方绘画影响,使用了西洋花卉图案,让曹州堆绣更添鲜艳豪华之感。晚清以后,曹州堆绣作品开始大量运用团花、球花、开光、满地、绵纹等图案,并且出现了水墨画风格及三蓝风格的制作方法。

堆绣制作时,根据内容表达需要选好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走兽、花鸟等形状,然后用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型上,按其颜色从浓到淡的顺序,依次粘堆,由于中间突起,故产生了较强的立体效果,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堆绣作品多以人物为主,一般不表现大场面,它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态,讲究各种绸缎的搭配,粗犷中见细腻,主体突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曹州堆绣整幅作品是用布做成,将水墨画的渲染、工笔画的线条、版画的浮雕融为一体。”家在定陶区陈集镇的刘宪堂是曹州堆绣第七代传承人,研究制作堆绣作品已经20余年,创作了大量堆绣精品,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对曹州堆绣的理解。

“堆绣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堆绣工艺烦琐,从选题、复印、剪裁、粘、堆,一幅不大的作品制作起来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刘宪堂虽然制作曹州堆绣已20余年,但对于每幅作品他都精益求精,对于细节更是一点不敢马虎。曹州堆绣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从花鸟动物到人物故事,题材包罗万象,画面色彩绚丽,田园气息浓郁,层次分明,形象逼真,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