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汉:扎根民艺三十载 匠心守护不言悔

鲁汉:扎根民艺三十载 匠心守护不言悔

鲁汉:扎根民艺三十载 匠心守护不言悔

天下网商 · 2021-09-22 来源:腾讯网文化

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尊贤重才浓厚氛围,青岛市市北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喜马拉雅,策划推出《市北人才故事》系列访谈节目,聚焦市北区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宣传人才事迹、讲好人才故事、传播人才声音,全面叫响“人才北出”工作品牌。

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 鲁汉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了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当18年前,一个叫鲁汉的小伙子,为了心爱的民间艺术,毅然舍弃了稳定的“铁饭碗”时,这句话,也曾在他的心头飘过。

(我)从1983年进警校,一直到2003年,整整干了20年的警察。这20年里,立过两次三等功,五次嘉奖。所以在2003年做这次选择的时候,真的是反复地考虑了。我觉得可能做传统文化更能实现我的价值,青岛可能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做文化的人,所以我就这样做出了选择。

这个选择肯定是不容易的,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大家劝我,哪有把铁饭碗扔掉的?当时唯一支持我的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是鲁汉一生最崇敬的人,也是将他带上传统文化的引路人。年幼的鲁汉时常依偎在父亲怀中,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津津有味地翻看书中的插画。从那时起,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心底悄然地生根发芽。

而工作后,朋友偶然间赠送的一本书,则明确地将他心中的天平,偏向了民艺。

书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成功之路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你不是喜欢书吗?来来来,给你一本书看。”就拿出了一本书给我了。那本书的书名叫《陕西民间美术研究》,我当时是一晚上就读完了那个书。这本书真是就跟拨开云雾一样,读完了我就很清晰地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我要干什么。

从那以后,(我)就是基本上所有的业余时间、精力,包括财力都投入到这一块上来了,有时间就往外跑。慢慢地就是接触到传统文化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人家认可。

一头扎进民间艺术中去的鲁汉,为了采集更加原始淳朴的田野资料,他坐过颠簸简陋的牛车、搭过黑烟滚滚的拖拉机,走遍青岛周边的村村落落,只为寻找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品。其中剪纸,则是万千民间瑰宝里,他的最爱。

我觉得剪纸作为一个民间美术形式,它是最能表现我们中国人的喜好,能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也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手巧和创造力的。但是直到今天,我们青岛的剪纸之美,还是没有更多的人知道。

剪纸艺术明珠蒙尘,民间文化也不复当年盛景。作为民俗民艺的研究学者,鲁汉深知胶东民艺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好在命运总是眷顾有心人,2021年春节前夕,青岛城市艺术馆找到鲁汉,表明想要举办一场民间艺术展。

办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对单薄脆弱的剪纸藏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即便如此,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剪纸的魅力,鲁汉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而他所要的全部报酬,只是区区一本书。

青岛城市艺术馆要和我们合作的时候,我只给他提了一个条件,我拿出来这么多珍贵的剪纸藏品来进行展出,我只要了他一本书,这就是对我拿出藏品展览的一个报酬。

今年春节的时候,“燕尾裁春·青岛地区老剪纸展”在青岛引起了轰动。大家看到了和他们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剪纸。他们就觉得这也叫剪纸?这真是我们青岛的剪纸吗?

因为每次展览都是对收藏的或轻或重的一种破坏,特别是剪纸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两百年、三百年以后,纸张是非常容易损坏的。它在展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损伤,所以我们会尽量地少展出。但是这次展出,我就想让我们青岛人看看我们青岛真正的剪纸是什么样。

回忆往昔岁月,鲁汉说他的大半青春都是在民间采风中度过的,一个人,一双脚,走遍了青岛周边所有的区县。无论是火辣的日头,还是飘雪的晨昏,都没能阻止他追寻的脚步。精美的剪纸、风趣各异的民俗故事,淳朴的民间艺人,都让他沉迷其中,流连忘返,有时候甚至连续在野外采风长达一个月,才想起来回家。而回到家后,他又抓紧时间梳理剪纸的文化内涵,并在收藏的基础上撰写学术著作,立志补全剪纸民俗的学术空白。

我现在正在编青岛地区民间文艺集成的《剪纸》和《年画》卷。封面那张我们叫《龙生虎奶雕搭棚》,这幅剪纸就是在二十多年前在黄岛区我收集上来的。从造型和寓意上它是极富地域性,又极富民间性,就极具故事性。后来这幅剪纸就成为我们青岛剪纸的一个代表。

人生道路上的破茧成蝶,正是由无数次的积累和渐变组成的。经过十几年的采风和研究后,鲁汉不仅收藏了从明清到近现代的上万件民间艺术品,对于青岛的民间艺术也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渐渐的,他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村落里的一景一物,而是想留住属于青岛人原汁原味的历史印记。自小居住的里院,由此落入了鲁汉的眼中。

当我把目光从民艺转到民俗上来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一个提升和转折。当我成为一个文化学者,我再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的地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们青岛最有特色的东西就是里院。

民间美术研究大家杨先让先生在慨叹民俗衰退之快时曾说过,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地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地消失无踪。当看到迅速崛起的高楼大厦不断地蚕食着里院这一青岛独特的商住民俗时,鲁汉的心中,也有着同样的焦虑。他知道,自己要拼尽全力,和时间赛跑了!

我在研究青岛地区的本土文化的时候,就突然发现这种非常具有青岛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竟然被作为棚户区不断地在拆、在改造。它不单纯是一种建筑的文化遗产,它其实是我们青岛的本土文化或者我们青岛的民间文化的土壤。

与几位朋友商议一番后,2012年,鲁汉一行人开始了对里院的走访调研。

白天,他们背着各种摄影器械,在日光与汗水的交织中,游走在青岛老城的各个角落;夜晚他们挑灯夜战,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里,从建筑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挖掘里院的文化魅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鲁汉对保护里院的宣传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受到感召,纷纷加入到他发起的保护项目之中。

2014年的时候,我发起倡议,组织的青岛里院保护志愿者团队,前前后后有200多人参与,多学科地进行调研。我们不断地呼吁保护它,不断地挖掘它的精彩之处,呈现给大家。

只凭民间力量去保护里院,显然远远不够。作为市北区的政协委员,鲁汉深知必须与政府携起手来,只有这样,里院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由此,青岛里院的第一份保护提案,从鲁汉手中诞生了。

我们通过政协提案,把它呈现在主政者面前的时候,大家就觉得这就是我们青岛最宝贵的东西,这毋庸置疑要保护下来。到了今天,我们还有200多座里院还在,所以是非常欣喜的。

通过鲁汉等人的努力,里院最终成功入选青岛市级非遗。鲁汉知道,想让传统的民俗民艺长久地留存下来,就必须与现代生活合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让传统与时尚相结合”。让青岛最大的民间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焕发新生,并入选《中国节日志》,则是他对这一理念的践行。

从1997年到2011年,历届的糖球会我都没有缺席。我一直在说,我是在糖球会上成长起来的。有了这些前期的工作,才有了2011年这次《中国节日志》的编纂。从2011年一直到2016年结题,我们基本上理清了青岛这个最大的民俗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的前世和今生。

为了能让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海云庵糖球会走向更高平台,获得更多关注,鲁汉主动担任国家社科项目的课题组负责人,从学术和文化两个层面研究海云庵糖球会的历史发展。

上百万字的资料梳理,一千多日夜的辛苦耕耘,由鲁汉主编并出版的《中国节日志·海云庵糖球会》终于面世,这也标志着海云庵糖球会上升到中国著名民间节日的新高度。

青岛的祭海节现在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都没有单独成一个调研项目。但是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青岛海云庵糖球会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被收入了《中国节日志》。

对青岛里院以及海云庵糖球会的守护,见证了鲁汉守望胶东民俗的初心与担当。能够为青岛留下珍贵的民俗文化,这也是他用青春逐梦理想的最好见证。回首将近20年的发掘、守望之旅,鲁汉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孤独”,他把这一历程,比作“文化苦旅”。

在民间文化不被重视、不为人所知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人地在坚持。我觉得这一生可能我就是为青岛做这件事的,它有一种责无旁贷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情怀。这也是我在几次选择都一直坚持走下去的一个根本的动力。

回望这些年的风雨历程,鲁汉凭借着一腔热血,以使命为矛,化责任为盾,一路披荆斩棘,行走在胶东民艺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土生土长的市北人,鲁汉从市北区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也在市北区扎根筑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为市北区“文化强区”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7年,鲁汉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作为民俗民艺领域入选的第一人,他说自己今日的成就与多年来的市北情结密不可分。

市北情结这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永远难忘。市北区可以讲是我们青岛传统文化最为丰厚的一个地区,不光是有糖球会,同时市北区政府一直以来对传统文化就非常重视。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这一方水土培育了我,那么我肯定要为它付出很多。包括青岛里院的保护最先也就在市北区呼吁,市北区最先进行的保护。所以说现在青岛里院的保护工作,甚至说是青岛老城的振兴工作、复兴工作,我们市北区真的是领先一步。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面对民艺式微,民间手工艺人大多处在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现状,鲁汉成立了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他不仅着力于发掘、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手工艺术家,还通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手工艺术家搭建“走出去、传下去”的平台。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心,只要坚持,有朝一日,民间艺术定能重焕生机,大放异彩。

“以人为本”,人是最重要的,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之所以成立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也是因为这一点。把全青岛市的手工艺术家们结合在一起,让大家抱团取暖,一起在做事,共同形成一个很高的手工艺平台。你有了人,有了一切。这个领域里面出了一个人才,就可以带动这个专业、这个领域的成长。

我们不单纯是下去采风,去收集一些民间艺术品,我们实际上是去了解民间文化,了解民间艺术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去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东西。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在跟时间赛跑,是在尽可能多地把这些老人的老手艺和他的老故事保留下来。

一腔热爱,一生执着;一份坚守,始于担当。在乡间,他跋山涉水,寻找蒙尘的民间工艺,这是他的初心;在城市,他建言献策,组织团队抢救本土民俗,这是他的使命。三十一年来,在守望胶东民俗民艺的文化苦旅中,鲁汉从未停下探寻的脚步。他唯一希冀的是,用自己的一颗真心,脉动更多年轻的心;用自身发出的那份光,点亮更多的灯火。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为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营造尊贤重才浓厚氛围,青岛市市北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喜马拉雅,策划推出《市北人才故事》系列访谈节目,聚焦市北区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宣传人才事迹、讲好人才故事、传播人才声音,全面叫响“人才北出”工作品牌。

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 鲁汉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了他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当18年前,一个叫鲁汉的小伙子,为了心爱的民间艺术,毅然舍弃了稳定的“铁饭碗”时,这句话,也曾在他的心头飘过。

(我)从1983年进警校,一直到2003年,整整干了20年的警察。这20年里,立过两次三等功,五次嘉奖。所以在2003年做这次选择的时候,真的是反复地考虑了。我觉得可能做传统文化更能实现我的价值,青岛可能也需要这样的一个做文化的人,所以我就这样做出了选择。

这个选择肯定是不容易的,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大家劝我,哪有把铁饭碗扔掉的?当时唯一支持我的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是鲁汉一生最崇敬的人,也是将他带上传统文化的引路人。年幼的鲁汉时常依偎在父亲怀中,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津津有味地翻看书中的插画。从那时起,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他心底悄然地生根发芽。

而工作后,朋友偶然间赠送的一本书,则明确地将他心中的天平,偏向了民艺。

书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成功之路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你不是喜欢书吗?来来来,给你一本书看。”就拿出了一本书给我了。那本书的书名叫《陕西民间美术研究》,我当时是一晚上就读完了那个书。这本书真是就跟拨开云雾一样,读完了我就很清晰地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我要干什么。

从那以后,(我)就是基本上所有的业余时间、精力,包括财力都投入到这一块上来了,有时间就往外跑。慢慢地就是接触到传统文化就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人家认可。

一头扎进民间艺术中去的鲁汉,为了采集更加原始淳朴的田野资料,他坐过颠簸简陋的牛车、搭过黑烟滚滚的拖拉机,走遍青岛周边的村村落落,只为寻找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品。其中剪纸,则是万千民间瑰宝里,他的最爱。

我觉得剪纸作为一个民间美术形式,它是最能表现我们中国人的喜好,能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也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手巧和创造力的。但是直到今天,我们青岛的剪纸之美,还是没有更多的人知道。

剪纸艺术明珠蒙尘,民间文化也不复当年盛景。作为民俗民艺的研究学者,鲁汉深知胶东民艺的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好在命运总是眷顾有心人,2021年春节前夕,青岛城市艺术馆找到鲁汉,表明想要举办一场民间艺术展。

办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对单薄脆弱的剪纸藏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即便如此,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剪纸的魅力,鲁汉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而他所要的全部报酬,只是区区一本书。

青岛城市艺术馆要和我们合作的时候,我只给他提了一个条件,我拿出来这么多珍贵的剪纸藏品来进行展出,我只要了他一本书,这就是对我拿出藏品展览的一个报酬。

今年春节的时候,“燕尾裁春·青岛地区老剪纸展”在青岛引起了轰动。大家看到了和他们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剪纸。他们就觉得这也叫剪纸?这真是我们青岛的剪纸吗?

因为每次展览都是对收藏的或轻或重的一种破坏,特别是剪纸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两百年、三百年以后,纸张是非常容易损坏的。它在展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损伤,所以我们会尽量地少展出。但是这次展出,我就想让我们青岛人看看我们青岛真正的剪纸是什么样。

回忆往昔岁月,鲁汉说他的大半青春都是在民间采风中度过的,一个人,一双脚,走遍了青岛周边所有的区县。无论是火辣的日头,还是飘雪的晨昏,都没能阻止他追寻的脚步。精美的剪纸、风趣各异的民俗故事,淳朴的民间艺人,都让他沉迷其中,流连忘返,有时候甚至连续在野外采风长达一个月,才想起来回家。而回到家后,他又抓紧时间梳理剪纸的文化内涵,并在收藏的基础上撰写学术著作,立志补全剪纸民俗的学术空白。

我现在正在编青岛地区民间文艺集成的《剪纸》和《年画》卷。封面那张我们叫《龙生虎奶雕搭棚》,这幅剪纸就是在二十多年前在黄岛区我收集上来的。从造型和寓意上它是极富地域性,又极富民间性,就极具故事性。后来这幅剪纸就成为我们青岛剪纸的一个代表。

人生道路上的破茧成蝶,正是由无数次的积累和渐变组成的。经过十几年的采风和研究后,鲁汉不仅收藏了从明清到近现代的上万件民间艺术品,对于青岛的民间艺术也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和研究,渐渐的,他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村落里的一景一物,而是想留住属于青岛人原汁原味的历史印记。自小居住的里院,由此落入了鲁汉的眼中。

当我把目光从民艺转到民俗上来的时候,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一个提升和转折。当我成为一个文化学者,我再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的地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们青岛最有特色的东西就是里院。

民间美术研究大家杨先让先生在慨叹民俗衰退之快时曾说过,若不能及早、尽快、大量地进行调查、记录和保存,三五年后,许多珍贵的民俗事物或都将永远地消失无踪。当看到迅速崛起的高楼大厦不断地蚕食着里院这一青岛独特的商住民俗时,鲁汉的心中,也有着同样的焦虑。他知道,自己要拼尽全力,和时间赛跑了!

我在研究青岛地区的本土文化的时候,就突然发现这种非常具有青岛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竟然被作为棚户区不断地在拆、在改造。它不单纯是一种建筑的文化遗产,它其实是我们青岛的本土文化或者我们青岛的民间文化的土壤。

与几位朋友商议一番后,2012年,鲁汉一行人开始了对里院的走访调研。

白天,他们背着各种摄影器械,在日光与汗水的交织中,游走在青岛老城的各个角落;夜晚他们挑灯夜战,在堆积如山的资料里,从建筑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挖掘里院的文化魅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鲁汉对保护里院的宣传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受到感召,纷纷加入到他发起的保护项目之中。

2014年的时候,我发起倡议,组织的青岛里院保护志愿者团队,前前后后有200多人参与,多学科地进行调研。我们不断地呼吁保护它,不断地挖掘它的精彩之处,呈现给大家。

只凭民间力量去保护里院,显然远远不够。作为市北区的政协委员,鲁汉深知必须与政府携起手来,只有这样,里院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由此,青岛里院的第一份保护提案,从鲁汉手中诞生了。

我们通过政协提案,把它呈现在主政者面前的时候,大家就觉得这就是我们青岛最宝贵的东西,这毋庸置疑要保护下来。到了今天,我们还有200多座里院还在,所以是非常欣喜的。

通过鲁汉等人的努力,里院最终成功入选青岛市级非遗。鲁汉知道,想让传统的民俗民艺长久地留存下来,就必须与现代生活合拍,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让传统与时尚相结合”。让青岛最大的民间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焕发新生,并入选《中国节日志》,则是他对这一理念的践行。

从1997年到2011年,历届的糖球会我都没有缺席。我一直在说,我是在糖球会上成长起来的。有了这些前期的工作,才有了2011年这次《中国节日志》的编纂。从2011年一直到2016年结题,我们基本上理清了青岛这个最大的民俗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的前世和今生。

为了能让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海云庵糖球会走向更高平台,获得更多关注,鲁汉主动担任国家社科项目的课题组负责人,从学术和文化两个层面研究海云庵糖球会的历史发展。

上百万字的资料梳理,一千多日夜的辛苦耕耘,由鲁汉主编并出版的《中国节日志·海云庵糖球会》终于面世,这也标志着海云庵糖球会上升到中国著名民间节日的新高度。

青岛的祭海节现在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都没有单独成一个调研项目。但是在我们的积极努力下,青岛海云庵糖球会成为一个独立的节日被收入了《中国节日志》。

对青岛里院以及海云庵糖球会的守护,见证了鲁汉守望胶东民俗的初心与担当。能够为青岛留下珍贵的民俗文化,这也是他用青春逐梦理想的最好见证。回首将近20年的发掘、守望之旅,鲁汉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孤独”,他把这一历程,比作“文化苦旅”。

在民间文化不被重视、不为人所知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人地在坚持。我觉得这一生可能我就是为青岛做这件事的,它有一种责无旁贷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情怀。这也是我在几次选择都一直坚持走下去的一个根本的动力。

回望这些年的风雨历程,鲁汉凭借着一腔热血,以使命为矛,化责任为盾,一路披荆斩棘,行走在胶东民艺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土生土长的市北人,鲁汉从市北区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养分,也在市北区扎根筑基,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学者,为市北区“文化强区”发展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7年,鲁汉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作为民俗民艺领域入选的第一人,他说自己今日的成就与多年来的市北情结密不可分。

市北情结这是根深蒂固的,也是永远难忘。市北区可以讲是我们青岛传统文化最为丰厚的一个地区,不光是有糖球会,同时市北区政府一直以来对传统文化就非常重视。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这一方水土培育了我,那么我肯定要为它付出很多。包括青岛里院的保护最先也就在市北区呼吁,市北区最先进行的保护。所以说现在青岛里院的保护工作,甚至说是青岛老城的振兴工作、复兴工作,我们市北区真的是领先一步。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面对民艺式微,民间手工艺人大多处在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现状,鲁汉成立了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他不仅着力于发掘、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手工艺术家,还通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手工艺术家搭建“走出去、传下去”的平台。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心,只要坚持,有朝一日,民间艺术定能重焕生机,大放异彩。

“以人为本”,人是最重要的,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我之所以成立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也是因为这一点。把全青岛市的手工艺术家们结合在一起,让大家抱团取暖,一起在做事,共同形成一个很高的手工艺平台。你有了人,有了一切。这个领域里面出了一个人才,就可以带动这个专业、这个领域的成长。

我们不单纯是下去采风,去收集一些民间艺术品,我们实际上是去了解民间文化,了解民间艺术家,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入地去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东西。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在跟时间赛跑,是在尽可能多地把这些老人的老手艺和他的老故事保留下来。

一腔热爱,一生执着;一份坚守,始于担当。在乡间,他跋山涉水,寻找蒙尘的民间工艺,这是他的初心;在城市,他建言献策,组织团队抢救本土民俗,这是他的使命。三十一年来,在守望胶东民俗民艺的文化苦旅中,鲁汉从未停下探寻的脚步。他唯一希冀的是,用自己的一颗真心,脉动更多年轻的心;用自身发出的那份光,点亮更多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