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75岁的他还在制作象脚鼓 传承民族文化

励志!75岁的他还在制作象脚鼓 传承民族文化

励志!75岁的他还在制作象脚鼓 传承民族文化

天下网商 · 2021-09-27 来源:微美芒市

象脚鼓在傣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每个傣族村寨必不可少的民族乐器,它在傣族节庆活动中是欢乐与吉祥的象征。每逢喜庆的日子特别是盛大节日,傣族人民都会敲响象脚鼓,跳起欢乐的“嘎伴光”舞。在芒市拉怀村委会拉里村民小组有一位象脚鼓制作技艺人——朗放,如今已经75高龄的他,还在坚持制作象脚鼓,他制作出来的象脚鼓浑厚响亮,深受群众喜爱。

记者来到朗放家时,他正专心致志地制作象脚鼓,一番交流后他给记者讲解并展示了象脚鼓的制作技艺。做象脚鼓的工序很多、很繁琐,从选料、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彩绘装饰、蒙制鼓面、调音等工序,每一道都需要有耐心和技艺。“象脚鼓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的,鼓体的内部镂空打磨要一点点把实心的木头敲通、打磨,费时费力,是制作象脚鼓过程最难的一个程序,因此需要耗时八天左右才能制作出一个象脚鼓。”朗放向我们介绍道。

因为喜欢,除了制作象脚鼓,他还回收那些声音不太响亮的象脚鼓进行修补、调音,修补后又以低价进行二次售卖。在现场,75高龄的朗放和他的儿子还给记者展示了一段象脚鼓舞。

朗放告诉记者他12岁时就喜欢看人敲象脚鼓,但因为当时忙于公社里苦公分,没有太多时间发展这项兴趣爱好,直到后期,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开始自己学习做象脚鼓,做象脚鼓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还可以养家糊口。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象脚鼓,吃饭的时候听到人家敲鼓,最后一碗饭都要拿水下饭才吃得下去。当我三四十岁的时候,就自己摸索制作象脚鼓,当时做出来的第一个敲起来不太响,因为喜欢又重新做了一个,第二个做出来的时候就响了。后面又做了拿去街上卖,他们敲了以后说声音很好听,别个寨子听到后就跟着来买了。”朗放说道。

朗放用他的双手去琢磨傣族先民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这份热爱。但已经75高龄的他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儿子又忙于在外打工谋生计,没有时间学习和传承这门技艺,他的象脚鼓制作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难题。

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无数人类智慧与情感凝结其中,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传承的队伍,将创新的意识融入传统技艺,把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文字:芒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相静

图片、视频:王金保 肖相静

责编:虞有琪

审核:张崇喜 刘 帆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象脚鼓在傣族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每个傣族村寨必不可少的民族乐器,它在傣族节庆活动中是欢乐与吉祥的象征。每逢喜庆的日子特别是盛大节日,傣族人民都会敲响象脚鼓,跳起欢乐的“嘎伴光”舞。在芒市拉怀村委会拉里村民小组有一位象脚鼓制作技艺人——朗放,如今已经75高龄的他,还在坚持制作象脚鼓,他制作出来的象脚鼓浑厚响亮,深受群众喜爱。

记者来到朗放家时,他正专心致志地制作象脚鼓,一番交流后他给记者讲解并展示了象脚鼓的制作技艺。做象脚鼓的工序很多、很繁琐,从选料、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彩绘装饰、蒙制鼓面、调音等工序,每一道都需要有耐心和技艺。“象脚鼓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手工的,鼓体的内部镂空打磨要一点点把实心的木头敲通、打磨,费时费力,是制作象脚鼓过程最难的一个程序,因此需要耗时八天左右才能制作出一个象脚鼓。”朗放向我们介绍道。

因为喜欢,除了制作象脚鼓,他还回收那些声音不太响亮的象脚鼓进行修补、调音,修补后又以低价进行二次售卖。在现场,75高龄的朗放和他的儿子还给记者展示了一段象脚鼓舞。

朗放告诉记者他12岁时就喜欢看人敲象脚鼓,但因为当时忙于公社里苦公分,没有太多时间发展这项兴趣爱好,直到后期,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开始自己学习做象脚鼓,做象脚鼓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还可以养家糊口。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象脚鼓,吃饭的时候听到人家敲鼓,最后一碗饭都要拿水下饭才吃得下去。当我三四十岁的时候,就自己摸索制作象脚鼓,当时做出来的第一个敲起来不太响,因为喜欢又重新做了一个,第二个做出来的时候就响了。后面又做了拿去街上卖,他们敲了以后说声音很好听,别个寨子听到后就跟着来买了。”朗放说道。

朗放用他的双手去琢磨傣族先民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这份热爱。但已经75高龄的他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儿子又忙于在外打工谋生计,没有时间学习和传承这门技艺,他的象脚鼓制作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难题。

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无数人类智慧与情感凝结其中,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保护传承的队伍,将创新的意识融入传统技艺,把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文字:芒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肖相静

图片、视频:王金保 肖相静

责编:虞有琪

审核:张崇喜 刘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