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史说轶闻
【原创】争鸣:苏东坡及第名次的疑惑 欧阳修为何仅给他第二

作者:君行健 · 2017-02-15 来源:凯风网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极为推崇古文,提倡学习古人朴实、严谨的写作风格,他极度不屑那满篇堆砌着华丽词藻,内容却虚浮、空泛的“矫揉造作”之文。在父亲的引导下,苏轼兄弟俩跟着父亲每日苦读诗书,借鉴古籍的行文方法,领悟古人的思想精髓,在古典文集上大下功夫,几乎每一篇文章苏东坡都要背诵、抄写。在旁人难以理解的、枯燥乏味的重复中积累知识,逐渐形成了自己“言之有物、笔锋犀利、挥洒如意”的习作风格。

  嘉祐二年,苏东坡参加礼部的科考时,凭一篇《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主考官欧阳修的大加赞赏。《宋史·苏轼列传》详细记载了欧阳修初次批阅苏东坡试卷时的情形:得轼,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时,不禁眼前一亮,顿时被他清新洒脱的文风所吸引,细读起来整篇文章如行云流水般通澈,却又如山岳般厚重。这篇文章的出现,无疑对早有“扫尘除蔽,矫正文风”的欧阳修来说,不亚于“瞌睡送枕头”,不禁对这位不知名的考生顿生好感(当时采取的是掩名阅卷)。欧阳修捧阅试卷啧啧称奇,爱不释手。本来按照其文采应取其为第一名,但觉得有点像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只好“屈尊”降为第二名。这是史书记载当年苏东坡初试成绩的情况,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难道真相果真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还是另有隐情呢?

 

  现在看来,这个名次由来的真实性确实值得商榷。要知道欧阳修可是文学“大家”,他可是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大学士,可以说,在当时他就是文学界的权威人士。即使试卷上看不到考生的名字,可自己得意门生的笔迹、行文布局会认不出来吗?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何况,旁边还有着一位文采丝毫不逊于欧阳修的“大家”——梅尧臣。难道两位大文豪还能误判名次不成?或者说苏东坡的文章与第一名的文章质量相差无几,一时让两位主考官难以决舍,各方权衡、对比下,不得已取其为第二名,但随着苏东坡声名鹊起之后,此段“取舍”公案被早已和苏东坡熟络的“欧、梅”在闲谈中透露出去,于是以讹传讹,就成为了史料中的记载?

  那为什么欧阳修把苏东坡录取为第二名呢?我想原因有二:其一,应该是苏东坡初次参加这种大型的会试,自己临场经验不足,文笔没有放得开,再加上文法独具一格,与当下文风大相径庭。纵是“字字珠玑,句句美玉”为欧公所喜,但深谙官场风气的欧阳修深知“积弊难返”,整改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徐徐图之”的策略,所以不排除欧公试水之意,此为让其进退有据,本着“玉不琢不成器”的惜才原则,让其屈居第二亦无伤大雅。在此后的应试中,苏东坡一举夺魁就是明证。其二,苏东坡考试所作《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中“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出处不详,想来饱学多识的欧公对此疑虑不已,可以想象得到作为主考官的欧公、梅公绞尽脑汁,翻遍典籍亦找不到出处时的郁闷心情。为此,不排除欧、梅两人为慎重之见,取其第二的可能性。我想后者的可能性稍大一些。

  不管历史真相如何,苏轼父子在欧阳修、梅尧臣的竭力盛赞和推崇下名声大噪,每每有新作问世,立即在京城达官贵人间流传开来,许多赶考的学生如获至宝,争相传阅,无不一睹为快。其所作的诗词更是在清倌中竞相传唱,就连市井小民、贩夫走卒间也流行开来。即便苏东坡后来被远贬千里之外,京城士子之间依然通过各种渠道传阅着他在贬放属地的大作,而他离京后的各种“花边新闻”更是成为坊间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可见其在大宋文学界所造成的影响力有多大!

  版权声明:本文系凯风网独家稿件,欢迎广大媒体转载,请点击本链接按此要求转载。     

分享到:
责任编辑: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