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处暑:天干物燥 “鸭”“梨”当道

作者:林间小住 · 2017-08-24 来源:地道风物

  明日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陕西汉中,丰收稻田美如画,图片来源:新华网

  秋凉与暑热的临界点,秋老虎不再可怕

  在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里,虽然秋季在名义上已经到来,但夏天的暑气仍未消减,这场争秋夺暑之战,仿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随着处暑的到来,秋季怀抱着秋凉,在不远处暗笑到:“暑热,你的好日子到头了吧。” “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而这处暑便有着“出暑”的意味。

 

  处暑可谓是热和凉的门户,走过“处暑”,“秋老虎”便不再可怕。

  在这个时节,暑气逐渐散去,凉意渐生,昼夜温差加大,“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雨过后,人们便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爽利的秋季裹挟着秋雨,一点点沁润了苦熬暑伏的心田,烦闷的思绪也变得平静了许多。

  处暑过后,天际的云彩也不像夏天那般浓厚成块,而更显疏散自如,民间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秋风拂面,仰望天边浮云,好一个“天水秋云薄,天长杳无隔”的秋日图景。

  万物都在等待一个宿命般的结果

  秋季是人们收获田间作物,思考人生得失的时节。天地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万物都在等待着宿命般的结果。农谚曰: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鹰与它所捕的鸟类,都有着属于它们的宿命。万物有情,属于它们的循环更迭,在这陈列如祭祀般的情景中,得到升华。

 

  “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万物在此刻开始凋零,这是时间赋予的命运。正是这必然的消逝使存在产生了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珍惜美好,敬畏自然。

 

  “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

  谷物在此时成熟。不同于其他万物的宿命结果,谷物成熟对先民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农民进献五谷,天子尝食新收获的谷物,首先要奉献给祖庙。旧时的五谷丰登,即意味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秋燥袭来,小心伤人

  当北方冷空气席卷中国时,大气干燥,则大风肆虐,所谓“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但若有暖湿气流相送,则秋雨绵延。

  

  “秋光点点蛛丝雨”

  但秋雨终究还是太少,民谚曰“处暑雨如金”。气温下降日趋明显,昼夜温差加大,因此当秋雨过后,又会艳阳当空,天干物燥。

  因此,五行中秋对应的便是“五气”中的燥,王之道在《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中便写到:“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在处暑节气,人们极易感受秋季天亢旱燥之气而发病,所以一定要当心“秋燥”伤人。

  处暑美食以“润、补”为根本

  秋燥袭来,因此民间的处暑美食,往往以“润”“补”二字为根本。

  南北方鸭子齐比美

 

  处暑时节,鸭子肥美,且味甘性凉,可滋五脏、除秋燥,于处暑享食,可谓最为相宜。

  北地喜食”处暑百合鸭”,以北京为最。百合鸭以微苦的百合做衬,一改鸭子的肥腻厚重,入口清润又香醇,闭眼细品,竟有些天高云淡的悠然之感。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便说道:“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

 

  你说哪里的鸭子最好吃?

  老北京人将鸭子斩块,热水一焯即捞出,再把鸭肉、百合、陈皮、菊花、红枣等一应食材放入,隔水炖煮两小时,即可加盐食用。

  南方处暑则吃水鸭,犹以南京为代表。在处暑这天,不少老南京人都会买半只鸭子,回家煲一锅“萝卜老鸭汤”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甜糯温暖珍珠丸

 

  老福州在处暑则吃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将糯米粉搓成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可口。糯米,其味甘、性温,有润补养阴的功效。秋季再喝点糯米粥,身心温暖蕴藉,实为人生享受。

  百果之宗润人心

  民谚说“处暑秋梨最养人”。在逐渐步入干燥的季节,长辈们总会提醒我们:“娃啊,记得多吃梨。”

 

  梨,又名玉乳,古人称梨为“百果之宗”。它味甘、微酸,性凉,《本草纲目》即记载“润燥止渴,清肺凉心、消痰降火”。将梨子切成片,用签戳起一块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滋润可口。梨子还可以榨汁、炖煮,诸多吃法任君挑选。

  水中二仙将登场

  处暑,秋高气爽,水果应市,黍稻飘香。作为“水八仙”俱乐部的二员大将——菱角、芡实也将上市了。清人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便写到“七月中旬,则菱芡已登,沿街吆卖”。

 

  古时,菱芡均是粮食,杜甫舟行之处,满目菱芡成熟、丰收在望之景,故而写道“况资菱芡足,庶结茅茨迥。从此具扁舟,弥年逐清景”。

  菱角在《本草纲目》即有记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

  红菱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味道甘美,故而常被当作水果而生食。

  老菱带壳煮熟,性糯清香微甜,菱粉则身质细洁爽滑,最宜于制雪糕、冰淇淋和细糕点。有的苏州人还喜欢把它做成馄饨菱。

 

  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芡实作为水八仙中名声显赫的一员,可是切实践行了这句话。

  芡实圆圆的,尖端凸起,长得很像鸡头,所以人们俗称它“鸡头米”。古书中称芡实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秋季进补佳品。尤其是苏州产的南芡,圆整粒大,质地粘糯,香气浓郁,美味可口,有健脾益气固肾涩精之功效。

  小时候,取一小碗鸡头米,盛在玻璃碗里,摆点冰糖撒点桂花,满足口舌的快感之余,还别有妙趣。

《凯风智见:《笑林广记》——清朝人的段子合集》  

《凯风智见:明朝鸿胪寺卿王士性如何评价各省人?》  

《文史新说:那些中国的“摔跤爸爸”》  

《文史新说:秦巴腹地一个鸡鸣三省的传奇古镇》  

《文史新说:高考古往今来一场未曾缺席的较量!》  

《文史新说:苏东坡的西湖情节》  

《文史新说:往事越千年 丝绸古道说新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