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文化观察
何以消烦暑?古诗中的纳凉方式有哪些

2021-06-05 来源:腾讯文化

炎炎夏日,滚滚热浪,把人逼退于封闭的空调房中不敢出门。隔窗遥望, 蒸腾,我们是否会纳闷,在没有空调和电风扇的古代,人们要如何度过难熬的炎夏?事实上,古人们的纳凉方式一点都不比今天少,有的甚至还足以令今天生活在都市里的我们艳羡不已。

烈日炎炎,最痛快的消暑方式可能就是喝冰镇饮料了。古代虽然没有制冰的技术,但古人也可以在夏天吃到冰镇饮品。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描写夏天用冰块纳凉的诗句。《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人们将冬天里的冰块储存进冰窖,等到夏天再拿出消暑。这冰可放在室内作降温之用,也可用来调制凉饮。

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冻,有琼浆些。”这冰镇的甜酒,在酷暑季节无论是对人还是对鬼魂都有无限吸引力。古代甚至有类似今天冰箱的设备,只不过里边的冰块都是冬天储存下来的。当然这种消暑方式最初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享用,直到明清时,用冰块避暑才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古代诗人来说,也许最有诗意的纳凉方式就是住进山林中的古寺。那里有深山、有浓阴,有溪水,有凉风,更有悠闲的时光。比如中唐的韦应物《精舍纳凉》诗,描写的就是诗人在深山寺庙里纳凉的情景:“山景寂已晦,野寺变苍苍。夕风吹高殿,露叶散林光。清钟始戒夜,幽禽尚归翔。谁复掩扉卧,不咏南轩凉。”深山之中,满眼苍翠,幽静的野寺,清脆的钟声,山风习习,开窗而卧,足以让人忘了此时是夏天。

北宋诗人梅尧臣也喜欢去寺庙里避暑,他在《中伏日陪二通判妙觉寺避暑》一诗中写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山林之中的清幽古寺,暑气比外边要弱得多。在这样的寺庙里,不需到北方去酣饮避暑,在此地喝点茶就足以解暑了。

去深山古寺避暑,对古人来说也不容易。所以古人更多时候还是在家中纳凉。有条件的人家建有专供夏天纳凉的亭楼。这样的亭楼一般都建在水池边,池中植有荷花,养着金鳞。盛唐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写自己在亭楼里纳凉的情景:“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诗人披散着头发,打开门窗,任傍晚的风将清香的荷花香气送进亭内,竹林的清幽也有助于消解暑热,纳着凉,弹着琴,想起远方的朋友。

唐末高骈的《山亭夏日》诗,写的也是在池塘边的凉亭里纳凉的场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为了让亭楼更解暑,有些富贵人家会在亭楼顶上建有装冷水的水罐,让冷水从亭子的顶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很好地起到降温效果。这样的亭子叫水亭。中唐诗人刘禹锡有一次在刘驸马府邸的水亭避暑,就体会到了水亭的妙处:“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水亭翠竹红莲环绕,挂着水晶帘,铺着竹席,人们喝着美酒,品尝着佳肴和冰镇的水果,真是太舒适、太奢侈了。

纳凉要有好的去处也要有好的心境。一生修佛的唐代诗人王维给我们展现了暑天纳凉的美好场景:“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诗人在水边吹着凉爽的风,光着脚丫子踏进水里嬉戏。让人羡慕的不仅是诗人难得的纳凉处所,更是诗人闲适平和的心态。

所以中唐的白居易在《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一诗中写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据说,当时白居易到洛阳的寺庙拜访恒寂大师,正值酷暑时节,白居易大汗淋漓,却看到恒寂大师安静自如地端坐在闷热的禅房内。白居易惊讶地问禅师为何不换个地方纳凉。恒寂大师淡然答曰:“我觉此地甚凉。”白居易由此醒悟:“心静即身凉”。今天,当我们吹着空调,吃着冰镇西瓜还不觉得凉爽时,不妨学学古人的智慧,平静一下燥热的心吧。

分享到:
责任编辑: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