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心灵鸡汤
一个人见没见过大世面 看他有没有这两个特征

2021-10-07 来源:腾讯网文化

一个人见没见过大世面,看他有没有这两个特征,就知道了,别不信!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往往也有这两个特征,看似不起眼,实则了不起!这两个特征一是接得住繁华,二是经得起折磨。

人生需要归零,就如同电脑系统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空”一次,将过去的杂质清空。归零之后才能轻装上阵,才不会沉迷于过去的巅峰之中,才不会被现在的繁华所迷惑,也才不会被折磨和挫折所打倒,才会以谦逊的姿态重新上路,而这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的主要表现。在这方面,杨绛先生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杨绛和丈夫钱钟书曾被下放到干校,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经过很多的折磨,重新回到了北京后,她用四年的时间,译完《堂吉诃德》全书,经过认真校对后,将译稿送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堂吉诃德》一经出版,很快就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为杨绛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声誉:获得了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作为中国社科院代表团的成员两次出访;受邀出席各种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有关的文化、外交活动……很多荣耀光环纷纷而来,但经得起折磨的杨绛,也接得住繁华,始终都是很平静地面对这一切,然后,继续默默地埋头读书写作。

杨绛曾写过一本笔调平静、温和婉约的《干校六记》,就像她在文中所说的:“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整部作品都是她对人们在苦难中生出的同情和友爱,至于那些折磨过她的人和事,她没有反击,而是选择了放下。

杨绛早已名声大噪,但见过大世面的她,对名声始终看得很淡,她经得起人生的种种折磨,也接得住人生的繁华。

1980年,钱钟书的《围城》重新出版,迅速成为了超级畅销书,很多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以小说为历史,开始追究起这部作品和它的作者。有读者问作者钱钟书是谁时,人们都说是杨绛的丈夫。接着,各种信件,电话弄得钱钟书精疲力竭。为了给爱人解围,杨绛便写了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后来这篇文章被人民出版社收入《围城》,作为附录。

《围城》畅销之后,北京、广州、辽宁等多家电视台,都请求要把这部作品搬上荧屏,但是却遭到了钱钟书的拒绝了。后来,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黄蜀芹、孙雄飞等知名影视人士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了改编自《围城》的电视剧本,并请了钱钟书和杨绛的老朋友柯灵做文学顾问。

关于改编《围城》的电视剧本的主题,杨绛觉得应表达这部作品的主要内涵。她写了很经典的几句话,作为电视剧开场白的吟诵:“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人们只知道《围城》这部电视剧是根据钱钟书小说改编的,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开头这段最著名的话是杨绛写的。

电视剧《围城》播出以后,很多影视圈的知名人士都曾到杨绛家里做客,《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扮演者、著名演员陈道明就曾建议将她的作品《洗澡》也改编成电视剧,但是她却没有答应。著名文学教授王德威认为,杨绛的《洗澡》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这部18万字的小说被知名文学家、翻译家施蛰存称为“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可即便外界给予杨绛这样高的评价,她始终却将自己看作一个“零”,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这一切繁华。

虽然杨绛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她始终怀着一个归零的心态去面对,不管是曾经的折磨也好,还是后来外界给予她的荣耀和光环也罢,她始终都是以归零的心态面对。

杨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永远不会去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也能平静接受命运对自己的恩赐,经得起折腾,接得住繁华,才能更好地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