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园有棘》:锦口绣心意纵横

文艺评论《园有棘》:锦口绣心意纵横

文艺评论《园有棘》:锦口绣心意纵横

天下网商 · 2022-07-19 来源:文汇

杂文是文学园地重要一支,最能切近时代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作者思想才情,为时代文化鼓与呼,在我所关注的散文一类,但凡有杂文随笔集出版,多有留意,投以热情。

李建永长期致力于随笔和杂文创作。今年以来,他踩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撰写“二十四节气专栏文章”,探赜索隐,深入浅出,文意斑斓,风华自足。我开玩笑说他是“时令节气家”。

然而,他是一位丰产的杂文家。自26岁起在《人民日报》举办的“风华杯杂文征文”中获奖,三十多年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出版有杂文随笔集9部。新近的《园有棘:李建永杂文自选集》(东方出版社)一书,体现了他杂文随笔的特色。

他的杂文,对社会真善美的宣扬,对假恶丑的批评,激浊扬清,传承文化,张扬社会正能量,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情怀和担当。鲁迅曾说:“创作总根植于爱。”本书文字,多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撷取生发题旨,字里行间,浸润浓烈的人文情怀。《欣赏》一文有感于人与人交往,信任,社会和谐和精神传承,从习见事理中,讲述生活伦理,人生哲理。“生活像美丽的花朵……能够正确地欣赏自己并且从容地欣赏别人的人,必然是一个明智的人,自信的人,宽厚的人,担当的人,谦逊的人,优雅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向上向善向美的人”“懂得欣赏他人,本身就是在成就自己”。人生如海,成长如蜕,对青少年,最为理想的是,在他们起步时,志存高远,放飞理想,又脚踏实地。对于教育和未来的关注,是文学应有的情怀,也是杂文家所深切关注的。他的《谈理想》一文,从教育方式、人生追求和情感培养等不同视角,认知理想之于人格的重要,之于人生的重要。面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被班主任老师两次‘送’回家,说这孩子有点弱智,并且要求自动退学,你会如何面对孩子,和孩子谈点什么呢?我的经验是,谈理想”,然后又提出,“理想本来就是用来谈的,或者说,很多理想都是谈出来的”,当然,“不是为谈而谈——理想,从来是不尚空谈的,理想是为了实现的”。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文世界的头等大事,施社会之于爱,施教育之于爱,这爱就是深切的人文关怀,正能量的引领,而思想杂感文字,是很好的载体。另有《说追求》《读书养气》《吃苦是福》等篇,主题鲜明,根植于爱,启人深思。

作为理性思维的文字,李建永的杂文随笔,注重思想哲理,传承中华文化。《说正》从解析“正”字由“一”与“止”构成,其义为“守一以止”——即守住底线的规定性与重要性,从而得出结论:“人一正直什么都好了”“做人做官,一个道理”。行文谨严,说理透彻,笔墨灵动。《说反省》从多数人认为的“孔子的高足曾参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既繁琐,又烦难,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来的”来破题,论述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只是从每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这三个方面,作了例行性的回顾和检点——这,又有何难哉”。《一驴一马的教训》则从韩愈的《马说》和柳宗元的《黔之驴》开题,在轻松幽默的夹叙夹议中,一直论述到“有本事的不要‘狂’,没本事的不要‘装’”。思辨说理寓于知识性中,理趣与文采互存。

杂文是“立论”的文体,但思想性与文学性并重,在砭褒之间有法度,是杂文的难写之处。有论者称李建永是“用学问做文章”。仅从一些文题和引文可以看出,他读书多,涉猎广,笔意纵横,文气丰茂。集中的不少篇什,引征驳杂。经史子集,野史笔记,中外典籍,俗谚俚语,多有涉猎。从一些习见物事,一个典故史籍中,举一反三,由小见大,为提振当下思想文化做正能量的文章。《孔子为什么只讲“以身为本”?》中,从孔子“生也晚”,没轮上提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仁为本”等重要哲学范畴,故只提出了“以身为本”,然而“‘以身为本’是根本之本,核心之本,本中之本”。还有《晏子为什么辞姣?》《裸官巫臣》《没用的东西》等文,从史料笔记中挖掘可借镜的现实意义。

韩愈说过“文以气为主”。好杂文更讲究气韵和气势。本书自序《文章论》,洋洋万言,体现作者对文体意识的思考。短小的随笔杂文,更能体现作者“意匠惨淡经营中”的功夫。《羡慕嫉妒恨》一文写于十多年前,至今仍然成为百度百科解释中的引用;《零读》一文获得2021年中国新闻奖(杂文);《拿得起,放得下》于去年入选多种散文、杂文年选。尤其是,当下杂文的百花园中,有所落寂,而坚持创作,不弃不离的杂文家,令人感佩。

作者:王必胜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杂文是文学园地重要一支,最能切近时代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作者思想才情,为时代文化鼓与呼,在我所关注的散文一类,但凡有杂文随笔集出版,多有留意,投以热情。

李建永长期致力于随笔和杂文创作。今年以来,他踩着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撰写“二十四节气专栏文章”,探赜索隐,深入浅出,文意斑斓,风华自足。我开玩笑说他是“时令节气家”。

然而,他是一位丰产的杂文家。自26岁起在《人民日报》举办的“风华杯杂文征文”中获奖,三十多年默默耕耘,厚积薄发,出版有杂文随笔集9部。新近的《园有棘:李建永杂文自选集》(东方出版社)一书,体现了他杂文随笔的特色。

他的杂文,对社会真善美的宣扬,对假恶丑的批评,激浊扬清,传承文化,张扬社会正能量,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情怀和担当。鲁迅曾说:“创作总根植于爱。”本书文字,多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撷取生发题旨,字里行间,浸润浓烈的人文情怀。《欣赏》一文有感于人与人交往,信任,社会和谐和精神传承,从习见事理中,讲述生活伦理,人生哲理。“生活像美丽的花朵……能够正确地欣赏自己并且从容地欣赏别人的人,必然是一个明智的人,自信的人,宽厚的人,担当的人,谦逊的人,优雅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向上向善向美的人”“懂得欣赏他人,本身就是在成就自己”。人生如海,成长如蜕,对青少年,最为理想的是,在他们起步时,志存高远,放飞理想,又脚踏实地。对于教育和未来的关注,是文学应有的情怀,也是杂文家所深切关注的。他的《谈理想》一文,从教育方式、人生追求和情感培养等不同视角,认知理想之于人格的重要,之于人生的重要。面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被班主任老师两次‘送’回家,说这孩子有点弱智,并且要求自动退学,你会如何面对孩子,和孩子谈点什么呢?我的经验是,谈理想”,然后又提出,“理想本来就是用来谈的,或者说,很多理想都是谈出来的”,当然,“不是为谈而谈——理想,从来是不尚空谈的,理想是为了实现的”。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文世界的头等大事,施社会之于爱,施教育之于爱,这爱就是深切的人文关怀,正能量的引领,而思想杂感文字,是很好的载体。另有《说追求》《读书养气》《吃苦是福》等篇,主题鲜明,根植于爱,启人深思。

作为理性思维的文字,李建永的杂文随笔,注重思想哲理,传承中华文化。《说正》从解析“正”字由“一”与“止”构成,其义为“守一以止”——即守住底线的规定性与重要性,从而得出结论:“人一正直什么都好了”“做人做官,一个道理”。行文谨严,说理透彻,笔墨灵动。《说反省》从多数人认为的“孔子的高足曾参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既繁琐,又烦难,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学得来的”来破题,论述到“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只是从每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这三个方面,作了例行性的回顾和检点——这,又有何难哉”。《一驴一马的教训》则从韩愈的《马说》和柳宗元的《黔之驴》开题,在轻松幽默的夹叙夹议中,一直论述到“有本事的不要‘狂’,没本事的不要‘装’”。思辨说理寓于知识性中,理趣与文采互存。

杂文是“立论”的文体,但思想性与文学性并重,在砭褒之间有法度,是杂文的难写之处。有论者称李建永是“用学问做文章”。仅从一些文题和引文可以看出,他读书多,涉猎广,笔意纵横,文气丰茂。集中的不少篇什,引征驳杂。经史子集,野史笔记,中外典籍,俗谚俚语,多有涉猎。从一些习见物事,一个典故史籍中,举一反三,由小见大,为提振当下思想文化做正能量的文章。《孔子为什么只讲“以身为本”?》中,从孔子“生也晚”,没轮上提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仁为本”等重要哲学范畴,故只提出了“以身为本”,然而“‘以身为本’是根本之本,核心之本,本中之本”。还有《晏子为什么辞姣?》《裸官巫臣》《没用的东西》等文,从史料笔记中挖掘可借镜的现实意义。

韩愈说过“文以气为主”。好杂文更讲究气韵和气势。本书自序《文章论》,洋洋万言,体现作者对文体意识的思考。短小的随笔杂文,更能体现作者“意匠惨淡经营中”的功夫。《羡慕嫉妒恨》一文写于十多年前,至今仍然成为百度百科解释中的引用;《零读》一文获得2021年中国新闻奖(杂文);《拿得起,放得下》于去年入选多种散文、杂文年选。尤其是,当下杂文的百花园中,有所落寂,而坚持创作,不弃不离的杂文家,令人感佩。

作者:王必胜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王雪瑛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