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到近代 上海人家的家风家训增添了哪些内容

从三国到近代 上海人家的家风家训增添了哪些内容

从三国到近代 上海人家的家风家训增添了哪些内容

天下网商 · 2022-08-04 来源:腾讯文化

疫情之下,家不仅是一种牵挂,更是一份责任。中国传统讲究“诗礼传家”,顾名思义就是学问事业、道德精神在家庭中的代代传承和延续。“诗礼传家久,簪缨世泽长”,由此构成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文化。

家风家训,是全体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周公旦的《诫伯禽》,被认为是中国家训产生的标志。随着家族的发展演变,又进一步延伸出家约、家训、家风、家规、家法、家范、家诫、家劝、族规、族谕、宗约、宗规、公约、祠约等。

三国时期,顾、陆二姓是上海地区的两个大姓,陆机、陆云更被不少人视为上海人文之祖。上海地区最早的家训文献,是陆景的《诫盈》。

随着唐宋年间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一些北方大家陆续向上海迁移,如宋代名臣卫泾“其先齐人,唐末避乱南迁,居秀州之华亭”。于是,上海地区开始呈现家族繁盛、望族群起的特点,家风家训随之兴盛。

明清时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家族逐渐完善的时代。《中国家谱总目》中载上海家谱总计400多部,属于约300个家族。其中,宋代迁入的为51个,元代迁入的41个,明代迁入的73个,清代及以后迁入的超过100个。

学者陆深,号称明代海上文坛的先驱。他的《陆深家书》是现存最早的上海家训著作。相关著作还有陆树声《陆氏家训》、周思兼《家训》、徐三重《家则》、宋诩《宋氏家要部》《宋氏家仪部》《宋氏家规部》、徐祯稷《耻言》、唐文献《家训》、陈继儒《安得长者言》等。其中,既有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有家族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准则,重在对族人品格情操的培养。

近代以来,伴随都市化进程和新思想传入,尊重女性、职业平等、禁止缠足、提倡卫生、反对迷信、爱国爱乡等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容。由此,上海成为中国家风家训转型变革领风气之先的地方。

比如,南关杨氏的家法既规定家族成员应该遵守家法、服从家训,同时又设有家务会议,讲求民主。家属以会员出席,过半数决议相关议案。

又如,练西黄氏在《家宪》中规定:“吾族子弟,不论男女,已届就学龄,必须入学,如有学龄已届,父兄不令入学者,族长得强迫之,族人得督促之。”

再如,南翔陈氏强调:“我族人丁日盛,政农工商各执一业,然任从何业,必先读书识字,所谓普及教育也。对于子孙读书之费必不可省,使家无盲丁,即国无盲人,家兴则国强。”

崇德老人曾纪芬为其夫家聂氏家族制定家训时,还谆谆告诫子孙:“各人自尽责任,努力奋斗,以冀不作朝鲜东三省之续为幸耳。”

可见,近代上海地区的家训文化呈现了“古今承续、海纳百川、中西融汇、多元并存”的特色。特别是关于财产继承、婚姻存续等方面的规定,开始注意与近代法律制度接轨。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叶舟)

  • 经典章节
  • 作者介绍
  • 主要内容

疫情之下,家不仅是一种牵挂,更是一份责任。中国传统讲究“诗礼传家”,顾名思义就是学问事业、道德精神在家庭中的代代传承和延续。“诗礼传家久,簪缨世泽长”,由此构成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文化。

家风家训,是全体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周公旦的《诫伯禽》,被认为是中国家训产生的标志。随着家族的发展演变,又进一步延伸出家约、家训、家风、家规、家法、家范、家诫、家劝、族规、族谕、宗约、宗规、公约、祠约等。

三国时期,顾、陆二姓是上海地区的两个大姓,陆机、陆云更被不少人视为上海人文之祖。上海地区最早的家训文献,是陆景的《诫盈》。

随着唐宋年间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全国经济重心南移,一些北方大家陆续向上海迁移,如宋代名臣卫泾“其先齐人,唐末避乱南迁,居秀州之华亭”。于是,上海地区开始呈现家族繁盛、望族群起的特点,家风家训随之兴盛。

明清时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家族逐渐完善的时代。《中国家谱总目》中载上海家谱总计400多部,属于约300个家族。其中,宋代迁入的为51个,元代迁入的41个,明代迁入的73个,清代及以后迁入的超过100个。

学者陆深,号称明代海上文坛的先驱。他的《陆深家书》是现存最早的上海家训著作。相关著作还有陆树声《陆氏家训》、周思兼《家训》、徐三重《家则》、宋诩《宋氏家要部》《宋氏家仪部》《宋氏家规部》、徐祯稷《耻言》、唐文献《家训》、陈继儒《安得长者言》等。其中,既有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有家族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准则,重在对族人品格情操的培养。

近代以来,伴随都市化进程和新思想传入,尊重女性、职业平等、禁止缠足、提倡卫生、反对迷信、爱国爱乡等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容。由此,上海成为中国家风家训转型变革领风气之先的地方。

比如,南关杨氏的家法既规定家族成员应该遵守家法、服从家训,同时又设有家务会议,讲求民主。家属以会员出席,过半数决议相关议案。

又如,练西黄氏在《家宪》中规定:“吾族子弟,不论男女,已届就学龄,必须入学,如有学龄已届,父兄不令入学者,族长得强迫之,族人得督促之。”

再如,南翔陈氏强调:“我族人丁日盛,政农工商各执一业,然任从何业,必先读书识字,所谓普及教育也。对于子孙读书之费必不可省,使家无盲丁,即国无盲人,家兴则国强。”

崇德老人曾纪芬为其夫家聂氏家族制定家训时,还谆谆告诫子孙:“各人自尽责任,努力奋斗,以冀不作朝鲜东三省之续为幸耳。”

可见,近代上海地区的家训文化呈现了“古今承续、海纳百川、中西融汇、多元并存”的特色。特别是关于财产继承、婚姻存续等方面的规定,开始注意与近代法律制度接轨。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