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热点
许攸降曹操仅讲了一句话 就让曹操深信他是真心投靠

2022-01-03 来源:腾讯网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许攸一投靠就信,难道不怕有诈吗?

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交锋,实力悬殊,正当曹操为军中粮草将尽而一筹莫展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许攸仅仅讲了一句话,便让曹操深信他是真心来投靠自己的!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了两个多月,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曹操因军中没有粮草而陷入了死局。

曹操想:"我是打啊?还是退啊?袁绍人马那么多,要是退,官渡一丢,这许昌就危急呀!这可怎么办?"

是进是退是守?曹操拿不定主意,他给荀彧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回许都。他在信里和荀彧商议,说:"我想撤兵回许都,你的意下如何?"

荀彧给操回了一封信,劝曹操千万不要撤兵,说:"袁绍的人马虽多,但是他不会用兵,丞相你是以弱当强,釆取奇胜,扼其喉而使不能进,现在是进则胜,退则败,官渡绝不可失!"

荀彧让曹操坚持,坚持就是胜利!这封信太给力了,来得也及时,曹操精神大振,他当即决定不撤兵了,就在这守着!同时他下令鼓励将士死守官渡。

曹操昼思夜想,他按着荀彧所说的,要采取奇胜,心想:"我得怎样出奇不意地才能战胜袁绍呢?现在不但兵力悬殊,更主要的是粮草不继呀!军卒吃不饱肚子怎么打仗啊?"越想越是焦急。

这天晚上,大将徐晃收到情报说袁绍派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曹操立刻叫徐晃当夜去劫其粮草,他不负使命,把千来车粮草烧得一干二净。

与此同时,袁绍得到粮草被烧的消息后气得七窍生烟,他的谋士审配向前提醒袁绍:"明公,您得多加小心,曹操劫了我们的粮车不过才千八百辆,可要是劫了我们的乌巢,那可就完了,因为韩猛运的是走粮,而乌巢的都是坐粮,是我军的命根所在,用军之道,以粮为重,明公不得不防!"

袁绍听了心想:"你说的难道我会没想到?乌巢之重要还用你告诉我吗?"想罢说:"我已经派了大将淳于琼还有四名战将守乌巢,那是万无一失啊!"

审配一听摇了摇头:"明公,可不见得!您别忘了,这淳于琼好酒无度啊!"

"得了,得了!别说了!"袁绍摆了手,"你赶快回邺城继续给我筹划粮草!你别管这的事!"

袁绍刚把审配打发走了,就在这天下午,许悠兴冲冲地来了。

他对袁绍说:"明公,我给你出个主意好吗?"

"许先生,你有什么妙计啊?"

"曹孟德与我们相锯这么长时间了,他现在已经筋疲力尽了,尤其是粮草缺乏啊,我想趁此机会,请明公挑选精兵两万,派一员大将偷袭他的许都,便曹操首尾难顾,一举曹贼可灭!请明公裁夺!

"哦!"袁绍点了点头,与此同时他看了看许攸:"许先生,你怎么今天才想起这条计策呢?

许攸这么一听忙解释:"明公,因为我得到了一封曹操写给旬彧的催粮信!"说着许攸就把信拿出来交给袁绍。

许攸降曹操,他仅讲了一句话,就让曹操深信他是真心投靠自己的

袁绍把信打开这么一看,果然是曹操的笔体,他反反复复看了这信,看完却摇了摇头,说:"许先生,你可知道曹阿瞒奸诈过人啊,他擅于使用诱敌之计,我看此信并非是真!这是一封诈书,他是有意地把这信失落到咱们手上,如果咱们派兵就正中曹贼之圈套!不能发兵!"

"哎呀!"许攸听到这一跺脚,"明公,战机不可失啊!如果今天明公不取许都,我们就有反遭其害的可能!到时明公你后悔晚矣!"

袁绍听到这点了点头,很不高兴地看了许攸一眼,许攸从袁绍的目光之中发现了一点隐秘!

袁绍知道他和曹操是从小的朋友,"你是不是想协助曹操来破我?"这话没说,可由目光中流露出来了!

许攸机灵打了一个冷战,就在这功夫,由门外进来一个袁绍的亲信,交给了他一封秘简!袁绍把信打开一看,当时气得脸都黄了!他把秘简摔到许攸脚前,许攸捡起一看,扑通一下就跪倒在地说:"明公,审配要陷我于不义!"

原来这秘简是审配发来的,说许攸在邺城的子弟扣留军粮,还在城里横行霸道,审配在信的后尾还提醒袁绍注意:许攸是曹操的旧友,小心他给你使用什么圈套!

"明公您不能信!审配与我素有狭嫌,您可千万不要上了他的离间之计!"

袁绍一听:"什么离间计?你还在这苦苦劝我让我出兵袭击许都,我看你这明明是辅佐曹操要暗害于我!若不念你随同我多年,今日必以当问斩!无齿之徒还站在我面前作甚?还不退下?"

许攸跪倒在地,那是以头触地,并对天明誓,可袁绍不听。

许攸非常难过,回到自己营中是越想越伤心,饭也不吃,水也不喝,想来想去最后只得抬手把宝剑抽出来,想自刎当场!

这可把他手下的人吓坏了,纷纷上前阻挠:"哎呀,先生,你何必这样轻生?你死得也太窝囊了,你可不能这样就去死了,袁绍甚糊涂,疑心太大,还任人唯亲,许先生,他手下的的那些谋士他信得过谁啊?我们看将来成霸业者是曹公,而并非袁绍,今日,许先生您不如弃袁绍而投曹丞相!"

许攸听了,手里宝剑一松,说:"言之有理,承蒙各位解劝!我不死了!"说完吩咐人更衣,备马,当夜悄悄离开袁绍,打马扬鞭投曹操去。

到了曹操的营门,就叫守门军校去曹操那传话:"赶快禀报你们曹丞相,就说有他的故友,许悠,许子远求见!"

曹操一听到禀报,吓了一跳,心想:"什么?许攸来了?这是我多年没见的老朋友了,我知道他在袁绍那边,他今天晚上干什么来的?是不是来游说我?还是以多年老朋友的身份来看望我?难道他是来投奔我的?"想到这,曹操不敢往下再想了,乐得他冲着军校喊了一声:"快请!"

说完披上衣服,下床穿上一只靴子就跑出来了,来到辕门一见许攸纳头就拜。

许攸大吃一惊,是顶礼相还:"哎呀,丞相啊,您哪当场宰相,许子远不过是一个布衣,怎敢受此大礼?"

曹操一听,拉住许攸的手:"子远啊,孟德与你多年故交,安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许攸又叹了口气:"哎,悠不能择其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友,愿赐收录。"

曹操笑了:"子远肯来,我的霸业可成!"说着,拉着许攸的手进了里屋。

两人落座之后,先叙谈了几句离别之情,然后许攸又说了说袁绍如何用人多疑:"他疑心太大,我跟他说了那么多主意都不采纳!"

曹操一听:"子远,你都给他出过什么良策呀?"

许悠说:"良策倒没有,比方说吧,我曾经告诉过他,挑选两万精兵,偷袭许都,使丞相首尾难顾!"

曹操大吃一惊,吓了一身冷汗:"子远,你可太厉害了,你怎么给袁绍出这主意?他要按着你的主意去做,那我曹操就完了!子远,那、那他没听…?"

"哎,如果他听了我还能向这儿来吗,不但没听我的计策,还险些把我杀了,所以逼得我走投无路,这才前来投奔丞相。"子远说。

"哈哈哈,子远,你来得好哇,但不知子远又以何计教我可破本初呢?"

许攸微微一笑,"丞相莫急,我有一计,不出三日,可使袁绍死无葬身之地。"

许攸降曹操,他仅讲了一句话,就让曹操深信他是真心投靠自己的

曹操一听,非常高兴:"子远,你赶快把这妙策告诉告诉我吧。"

可是许攸把这句话说岀来后,不往下说了,他只是冲着曹操微微一笑,把话头叉开了:"孟德公,我还忘了问您呢,您现在营中之粮草还能支付多长时间哪?"

曹操手捻着胡须,大瞪着眼睛瞅着许攸就等他把主意说出来呢,一听他问起粮草:"啊?啊!许先生,不瞒你说呀,能支付一年左右啊!"

许攸乐了:"孟德公,未必吧?"

"啊?啊!"曹操眼珠一转,心想:"这许攸为什么不往下说计?怎么扯到军粮上来呢?是不是他信不过我?"许攸的心情还真让曹操猜到了!

"子远,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实话告诉你,军粮吃一年,我夸大了一点,反正啊,能够吃半年的。"曹操说。

"哦!"许攸朝他点了点头,一句话不往下说了,站起来背着手往外就走啊。

"哎!哎!"曹操赶忙站起来一把拉住许攸的手腕子:"哎,子远,你这是到哪去啊?"

"告辞!孟德公,我许攸诚意相投啊,没想到公会见欺如是!失吾所望!"子远冷漠地回了句。

"哎!别别别!子远,得了,那我就实话实说吧!"说到这,曹操伸出三个手指头来,"我营中之军粮只能能支付三个月!"

许攸听了笑到前仰后合:"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子远,你是一个出了名的谋士,这点起码的常识你应该知道啊,常言说兵不厌诈啊!来来来!"他冲着许攸摆摆手,然后往左右看看,四下无人,他在许攸耳边低低着声音:"子远,这话只能跟你说,我军中粮草只能应付这一个月的!"

曹操说完,把脸一扬,心说:"这回你信了吧!"

没想到许攸大吼一声:"休得瞒我,曹孟德,你军粮已尽!"

这句话把曹操吓得蹬蹬往后退了好几步:"子远,你是怎么知道啊!"

许攸一看,这才从腰里把那封书信拿出来。曹操终于明白了,他拉着许攸二次归座,许攸心想:"这回曹操是一番真心了。

"曹操生性多疑,为什么许攸一投靠就信,难道不怕有诈吗?",其实两人见面时就相互作了一番试探,许攸说到分兵偷袭许都的计策袁绍没采纳,许攸才来投曹操,曹操就开始相信了,原因有三:

一、当时袁绍无论兵力还是粮草都处于上风,许攸没理由来投,除非袁绍营中内讧,逼得他走投无路,果不其然,许攸在袁绍军中因为谋士之间相倾,他让审配已逼得木有立足之地,许攸别无选择,最终投了曹操。

二、袁绍生性多疑,对许攸提出的计策都不怎么入耳,在这样的主公面前没能让自己的计谋得以实施,这对于一个谋士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也是一种侮辱,许攸不死也只好离他而去投靠曹操。

三、曹操与袁绍双方实力悬殊,曹操当时也别无他法扭转局势,无论许攸真降还是诈降,他都只能博一博了。

官渡之战,是曹操的生死之战,而这场战役最关键的点是许攸弃袁绍、临阵投靠了曹操,然后在他的建议下,曹操亲自率兵偷袭粮仓乌巢,才取得官渡之战的最终胜利。莫怪许攸最后居功自傲,敢直呼"曹阿瞒"以招杀身之祸,这也是后话了,却实在可惜可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