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凯风专区  >  春风化雨
运用“向内找”方法破解痴迷者思维之壳

作者:华 诚 · 2008-12-29 来源:凯风网
  帮教工作有一个难点就是首先要打破紧紧束缚在法轮功痴迷者头脑中的“思维之壳”。作为一名反邪教志愿者,笔者在利用法轮功固有的病态思维方式“向内找”促进其破壳方面有些心得体会,现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法轮功痴迷者思维之壳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

  要找到破解法轮功思维之壳的突破口,就要深入地分析查找到法轮功痴迷者思维之壳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法轮功痴迷者由于长期的练功和“学法”,并在李洪志大量经文的心理暗示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心理和思维完全自我封闭的思想模式。他们除了满脑子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外,对任何非法轮功信息都持强烈的抵触和排斥心理。这种严密的自我封闭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壳”,法轮功痴迷者就是长年生活在被这个“壳”严密包裹着的虚幻的精神世界里。

  后期的痴迷者由于受邪教毒害较深,精神被完全控制,他们的心理受到极度的压抑。李洪志利用经文和暗示,一方面把他们夸赞得如何如何了不起和如何如何伟大,一方面又极力鼓动他们走出要弘法、护法和正法,驱使他们走上与政府、社会公开对抗的道路。这些人内心深处的压抑得到了恶意的诱导,会产生一种爆发式的宣泄。他们不顾一切地进行非法聚集和宣传,上述原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时痴迷者的行为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此时他们已毫无理性可言。

   二、“向内找”方法在破解痴迷者思维之壳中的重要意义

  鉴于上述这些情形,在做转化工作时就很难与被转化对象进行交流与沟通,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法轮功”经文中的有关“向内找”的内容,则成为一剂以毒攻毒的良药。从心理学角度讲,向内找方法其实是一个反心理暗示过程。这阶段的工作如果能够做到位,大多数痴迷者的对抗情绪会得到极大地缓解,他们在这时会从内心深处感到惶惶不安,不知所措。

  “向内找”方法的应用过程很艰巨,也很复杂,许多对他们有触动的话,要不厌其烦地、适时地重复讲和反复提示。通过引导被转化对象“向内找”,找自身的不足和错误。事实上向内找也是一个引导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过程,初步的目的是减少对抗增加缓和,减少疯狂而恢复一些理性。最终目的是达到让其进行自我否定,服罪认错,承认自己的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的,而通过工作突破其思想上的法轮功歪理邪说防线,最终促其破壳。

   三、在“向内找”方法在破解痴迷者思维之壳时具体应用

  首先要注意,在帮转中要采用迂回的方式方法,在交谈过程中不与被帮教对象谈转化相关话题,而是充分利用李洪志所谓“经文”中有关“向内找”的内容,大谈经文,被帮教对象往往能够接受。一旦接触,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给李洪志开脱,他们往往会说“师父没说过,是我自己‘悟’到的”。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你师父从来就没让你干过这些违法的事,既然是你自己悟到的,是邪悟,按照你师父的说法,你这是在窃法谤佛。类似这样的话对痴迷者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因为李洪志曾在经文中明确告诉“法轮功”练习者,窃法谤佛是要“形神全灭”的。

  2、被帮教可能会说:“我走出来弘法、护法、正法是师父让他做的。”此时可以把经文交给被帮教对象,让他找出李洪志关于如何弘法、护法、正法,到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进行弘法、护法、正法的明确要求,他肯定找不出,这种情况往往能对其产生较大的触动。

  3、某些痴迷者可能会把政府对“法轮功”的取缔说成是政治迫害,并声称早晚有一天“法轮功”会得到平反。面对这种情形,可以利用李洪志的有关经文对其进行否定,李洪志不是再三声称自己不搞政治、不参与政治,对政治不感兴趣吗?那么政治迫害又从何谈起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针对上述的三种情况,只要耐心细致,被转化对象的内心深处和封闭思维往往会受到较大触动,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他们内心深处会就会思考:明明是按师父要求去做的,怎么都错了呢?这个过程就是充分利用他们向内找的思维模式引导他向内找,让他们把对外、对社会、对政府的矛头转向自身,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也违反了李洪志的经文原义。

  在引导法轮功痴迷者“向内找”时,要充分利用法轮功的经文,李洪志在其早期《转法轮》、《精进要旨》等经文中,反复强调:修炼是修心性,提高心性的方法是向内找,去掉执著心。在与常人或常人社会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向内找,找自己的原因。然而到97年底至98年初,随着社会团体、个人对法轮功批判的增多,从《挖根》、《大曝光》等经文开始,李洪志公开煽动“法轮功”练习者有组织地向反对和批判“法轮功”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发难。此时的李洪志已经彻底撕下了伪善的假面具,鼓动“法轮功”习练者与社会公开对抗。

  然而“法轮功”习练者由于长期受李洪志精神控制,不敢对李洪志有丝毫怀疑,很难发现此时无论是李洪志的经文内容和要求,还是自己的修炼方法和行为,都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李洪志前后经文互相矛盾点开展时,要把握分寸,避免适得其反的效果。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