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博览  >  非遗博览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峰特色:东菜园芯子灯

2022-03-29 来源:腾讯文化

“锣鼓喧天庆元宵,芯子杂耍闹花灯”。芯子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祭祀性民间舞蹈形式,多在我国北方东部和中部少数地区有其发展。五峰山街道东菜园村芯子灯是济南市长清区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济南市民俗类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民间艺人讲述,东菜园芯子起源于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装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娱乐形式,芯子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创造与革新,在造型、制作工艺、演出内容、表演技巧等方面日益丰富和完善,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颇受观众喜爱。

 

芯子与轿子有点相似,其芯底是一个由正方形的木质框架构成的,四周根据芯子的内容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山川石桥、花卉彩云等,也有用高档丝绸刺绣成各种图案。底座里面非规则地排放着大小不同的石块,起到增加芯底的重量和调节芯底平衡的作用。从底座中央通出的是一根直径约3厘米的细铁条,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芯子,它支撑着整个芯子的重量。铁条由下而上沿着人物的身躯从手部伸出,延伸至上边扮演者的腿、腰部等,使人看不出真假。从手部伸出的铁条装扮成树枝、酒杯、剑尖、花束等道具。绑芯子,是代代相传的老艺人的绝技,也是保证表演是否完美的最重要一个环节。幼童的腋下及腰部被护杆撑起,以确保安全,芯子抬起后护杆才被拿开。

 

 

 

 

 

芯子灯表演时,扛芯子灯的人合着鼓点颠碎步,按阵法路线走,有时还走两三步往后倒一步。一般有四柱子阵、十字梅花阵、单勾阵、双勾阵、七星阵、四门斗底阵、八卦连环阵等七种阵法。伴奏锣鼓是民间艺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用于“芯子灯”的表演中,作用是烘托气氛,掌握节奏,引导调度,在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升华、发展、美化,使舞蹈表现出的某种情绪更加强烈。通常以鼓为主,一般两至八面鼓不等,再配以锣、钹、昂锣等伴奏。芯子灯常用的鼓谱有《二鼓通》、《八步凑》、《八阁穗子》等。

担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岁至12岁,需要精挑细选,既要扮相俊秀、机灵、漂亮,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芯子灯以大人身体(头部、肩部、腰部等)各部位扛着幼童随音乐鼓点表演为主要特色,表演生动、诙谐,极富感染力,舞蹈动作轻盈潇洒,细腻传神,走法优美多变。常扮节目有《八仙过海》、《白蛇传》、《九天仙女》等。

来源:大美五峰

编辑:高长燚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