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  >  热点
明代民族英雄所作的一首小诗 平淡4句却无限豪情

2022-10-02 来源:腾讯文化

自古文人抓笔杆子,作诗写文章自是天经地义。而武将则驰骋沙场,所学的是韬略兵法,排兵布阵。所以历代但逢文武大臣相争,武将往往被文臣嘲为莽夫。即便是下朝宴饮时,武将也往往被说“不懂风雅”。

其实,在古代“莽夫”类型的武将虽占多数,但大多是中下层的将领。很多高层将帅都是很有文化素养的,甚至诗文书画,面面俱佳。真正是做到了武能上马击狂胡,文能下马草军书!

比如岳飞,一首《满江红》豪情悲壮,尽倾英雄气概;又一曲《小重山》风流儒雅,不输当世名家。还有韩世忠的一句“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也颇为人称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算武将出身,却能自学笔墨,写出“杀尽江南百万兵”那般霸气的绝句。

 

其实武将作诗,虽文采略逊,但格调往往不凡,意境多雄壮豪放,读来振奋人心。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就有一首小诗,只有4句平淡直白之语,却能从中品出无尽豪情:

"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大家都很熟悉,明代的抗倭名将,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他一生纵横百余战,彻底平定了倭寇之患,可谓功勋卓著。

 

其实戚继光不仅精通兵法,也颇有诗名。他在年轻时就曾写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而这首《马上作》则是戚继光平定倭寇后调往北疆防备蒙古时所写的诗。

诗中所写的是戚继光对一生戎马生涯的回顾。“南北驱驰报主情”,从福建抗倭到北疆防边,正是南北驱驰,既是报效君主知遇之恩,也是心怀天下不惜万里奔波。故而“江花边月”才对他的生平含笑以对!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则是“平生”的具体表现,这一年到头,日日都与战戈为伴,骑马度日!语出平淡,似是白话,却将一个戎马一生、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形象刻画而出。

这“一年三百六十日”,期间风餐露宿,刀光剑影,经历过多少大战,但诗人却轻松平淡道来,仿佛家常便饭,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英雄气概!有如此豪情,也难怪戚继光能荡平倭寇,成一代名将!

分享到:
责任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