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风筝”过后纪念周树人君

2013-09-26 来源:搜狐女人

  ——诞辰日之际三代学生品读鲁迅其人其文

   

  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32周年纪念日。而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他和他的作品又一次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议话题——人教版语文教材将他的文章《风筝》从初一年级课本中删除,再次引发“鲁迅大撤退”等猜测。正是由于他卓越的文学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没有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在教材中的去留能够引起如此关注。

  今天,我们择几篇阅读鲁迅作品的心得文章刊登。其中有走出校门多年的成年人回味年少时品读鲁迅著作的欣喜,也有正在学业中的中学生们在课本内外走近鲁迅的心灵体验。

  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是几代学生的“共识”。但是当我们不必为语文试卷的标准答案而纠结,回归阅读最原本的初衷——试图与作者实现心灵上的共鸣,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学子,都并不满足于止步在一个格式化、脸谱化的鲁迅,而是试图在“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等等名头的背后,以文字为媒介,了解先生的卓越成就、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探求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有喜怒哀乐的鲁迅。

  读鲁迅,没有标准答案

  ◎学通社东城分社、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高二(1)班 刘奕洋

  我还记得,小学老师在讲《少年闰土》时,嘱咐我们背下闰土和猹的故事,记住鲁迅对闰土的情感;初中时老师在讲《风筝》时,让我们标记出鲁迅对小兄弟的行为的句子,分析鲁迅的心理活动,记住小兄弟做风筝时渴望的表情。老师所要求我们做的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害怕。

  我眼睁睁地看着鲁迅的一篇篇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听着老师嘴里所讲的所谓鲁迅此时的“真正想法”,背诵着“环境描写”和“烘托背景”的部分,再誊写到卷子上。我只想说,这不是鲁迅,或许这是你们心中的鲁迅,但是不是我心中的鲁迅,不是!

  我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只看到了那个怀念童年的鲁迅,那个一想到为自己买《山海经》的长妈妈就会笑得温暖的鲁迅,那个想起童年问寿镜吾老先生“怪哉是什么”还会不禁摇头,嘴角上的一字胡也会跟着微笑地颤动的鲁迅。写着这篇文章的鲁迅不会想起老师们所分析的“阿长和长妈妈称呼的区别”,不会想起寿镜吾老先生的“迂腐”。

  我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看到的是铮铮铁骨的鲁迅。他在奋斗,在用他全部的生命去拯救这个国家。鲁迅所以弃医从文,不就是为了在真正意义上拯救千千万万的人民吗?不就是为了让他所热爱一生的国家从精神上挺直腰板、昂首阔步吗?那时的鲁迅,我们谁也无法化解他的满腔情感,我们又为何要肢解他的文章?为何在“当时鲁迅所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的后面,添上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标准答案”?为什么一句简简单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完全地诠释了当时的鲁迅?老师们不是鲁迅,编者们不是鲁迅,我更不是鲁迅,没有生存在那个时代,只能通过鲁迅字里行间的力量感受当时的温度,我们却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所理解的鲁迅。

  鲁迅的文章是需要各人去感知的,鲁迅也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走近的,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能牵着我们走到鲁迅身边感受他的心跳。我们自己所理解的鲁迅,所深爱的鲁迅,所埋藏在心底的鲁迅,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鲁迅。(作者生于上世纪90年代)

  也曾学先生在课桌上刻“早”字

  ◎魏小军

  我自小在西北农村长大,童年是在黄土高原下的一个小村庄度过的。带着比我小两岁的弟弟一起成长,我们有上树掏鸟窝得手后的欣喜若狂,有追赶野兔踩空崴脚后的疼痛难忍,有到邻村西瓜地里偷瓜不成后的遗憾懊恼,也有初进校门强烈感受到读书的枯燥与乏味……

  然而,当我第一次在语文课本里读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鲁迅先生寥寥数笔所勾勒出如诗如梦般的景致,顷刻间立体式呈现在我眼前,对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产生了无限遐想。正因为如此,我在课堂上勇敢地举手询问老师,百草园、三味书屋在哪里?老师告诉我,在先生的故乡、遥远的江南。

  从那时起,我就十分羡慕江南的石井栏、皂荚树、桑树,以及青山绿水,梦想有一天能亲眼看看江南的样子。这对当年身处关中腹地的一个孩童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以至于若干年后,我毅然背起了行囊,只身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浙江绍兴,走进三味书屋,一解自己的鲁迅情结,终于圆了童年的那个梦。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带着书本里的记忆,我虔诚地寻觅着鲁迅先生曾经散落在家乡的影子。置身先生故居,我似乎看到了先生早年生活起居的琐碎场景,老屋依旧,睡床依旧,一桌一椅历经岁月的洗礼,一砖一瓦承载时代的变迁,正散发出古色古香的无限韵味来。睹物思人,我的脑海里蓦地浮现出先生年轻时青灯相伴、苦读到鸡鸣的情景来,也时时回想起自己在先生文章的影响和激励下,幼小立志、发奋学习的童年谐事。

  我甚至认为,欲像鲁迅先生一样勤奋读书,首先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态度,所以便自作主张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结果可想而知,除被班主任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外,还罚站了一上午。心里一直在嘀咕:为什么鲁迅能刻“早”字,我就不能?但先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会有的”的名言,从此深扎在我的内心,成了我的座右铭。

  上世纪70年代的西北农村十分贫瘠,我们学校的教室窗户没有一块玻璃,冬天都是用塑料纸蒙着。到了隆冬,这些薄薄的塑料纸真的像纸片,一吹就碎,老师刚指挥大家换上新的塑料纸,呼啸的寒风犹如刀割一般,瞬间就破,到了最后也就懒得再折腾,所以冬天我们的教室内外温度基本上一致。

  在那个年代,我和我周围的同学没一个叫苦抱怨,按当下的话讲,反倒幸福指数极高。这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大环境所致,反正大家的心态极其快乐。不管是在泥泞的土路上,还是在刺骨的寒风里;不管是在昏暗的油灯下,还是在自家的庄稼地里,我们都会开心地背诵着鲁迅先生的文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作者生于上世纪70年代)

  最喜鲁迅的诗

  ◎段梅红

  大概鲁迅自己也没想过要做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在生前出版过很多,但唯独没有诗集。他的诗比起他的杂文和小说,数量确实少得多。他的杂文笔锋犀利,他的小说隽永深长,每每读来都令人感慨万千。但我,却更喜欢他的两首诗。

  第一首是1903年鲁迅日本留学时,在剪掉辫子的照片上写下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写这首诗时,鲁迅只有22岁;学这首诗时我在中学,比写这诗时的鲁迅小不了10岁,所以这首诗让当年的我觉得十分震撼。记忆中,最喜欢第四句“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时还觉得背诵起来总是很拗口。我是从这首诗记住了象征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轩辕”,也从这首诗感受到了什么是“热血青年”。

  或许那时年少,只能从字里行间记忆一些知识,本能地体会一种情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种“本能的体会”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感触”。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激越,是一种澎湃得不可阻挡的气势,是一种藏在心底却又永远涌动的深情。每每读到它,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样的诗句。古人说,诗言志。在情感的表达上,无论是古代的屈原,还是近代的林则徐,都让我们从诗句中看到他们一脉相承的内容:对国家的热忱,对民族的忠诚,对理想的执著……

  第二首是鲁迅写于1934年的《无题》,这首诗也出现在中学课本中,在我看来,它实在像一首“绝唱”:“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记得老师当年大体上是这样讲解的:“万家墨面”是形容老百姓因生活穷苦而又黑又瘦,千千万万张这样黑瘦的脸隐没在荒草之中,哪里敢发出声音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虽然作者心情很沉重,但他相信在“无声”的表面下已经孕育着翻天覆地的“惊雷”。

  这样的解释应该没错。但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对这首诗的感觉。除了第一句像一个开场白,后三句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它们让我感觉一句比一句高亢,一句比一句更丰富,一句比一句更有力量。作者所有的激愤、期盼都在其中,那种压抑到极点即将爆裂的感觉让人有一种踏跳起来挥臂高呼的冲动。

  当时的我或许说不出这许多的形容,但有一种感觉我记忆犹新。我总觉得“敢有歌吟动地哀”这句诗并不是“不敢”,而是一种“反说”。虽然我没有去向老师讨教过,但我一直执拗地认为那是一种气势。直到上大学及工作之后,我依然喜欢这句,依然认为那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喷薄欲出的气势,它令天地鬼神为之泣拜。正因为有了这种气势,我们才能在后两句中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光明一定战胜黑暗的坚定,以及为之奋斗的凛然与从容。

  鲁迅的诗大多是旧体诗。旧体诗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格律美。而鲁迅的诗作,因为他高度的思想性、深厚而广远的忧愤情感,使得他的诗在美的格律中尽显独有的深沉与顿挫,读来有一种律动的美感。如今的孩子们弹钢琴、学舞蹈,但这并不等同于美育。读读鲁迅的诗,在字里行间感悟其诗歌内容的厚重,体味其诗文的韵致,或许也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修炼呢!(作者生于上世纪60年代)

  父亲为我排演《孔乙己》

  ◎学通社东城分社、北京一七一中学高二(2)班 李紫薇

  “吃不吃茴香豆?刚做的。”父亲推开门,端来一盘青黄色的豆子。“不吃,赶快拿走。”我使劲摆手。我对豆子从来都没有好感。

  父亲继续努力说服我:“尝一颗吧,甜中带咸,特别香。吃一颗豆,看一眼书,文章立马就背下来了。”我感到有些惊诧,问:“什么文章?”“当然是《孔乙己》了。怎么,你没学过吗?”父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很焦急的样子,“鲁迅的文章啊,我最喜欢的一篇。读了七八十遍了,越读越有味道——就像这茴香豆。”父亲得意地举起那盘豆子,然后又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粗声粗气地说:“我今天就给你讲讲这个孔乙己,等我去拿点东西。”

  没过一会儿,父亲就回来了。他把一个乳白的酒壶、两个烟色茶杯和一本破旧的书,同那茴香豆一起放在桌上,然后招呼我坐下。翻开书,果然有一篇《孔乙己》的文章。父亲给茶杯倒满酒,递给我一杯。我用舌头轻轻舔了一下,辣得直哆嗦。父亲哈哈大笑:“好,咱就从孔乙己的样子说起。”父亲开始给我读书,当读到又脏又破的长衫时,我打断他说:“孔乙己怎么穿得这样寒酸?像个要饭的。”“他跟要饭的差不多惨啊,你听我继续给你讲……”

  父亲讲完后,停了半天没有说话。我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局促地吃起了茴香豆。这豆真的是越吃越香,脆生生的。我便想起那孔乙己吩咐小二拿豆来的场景。我想象着,一个落魄的书生在他人的哄笑中,颓废地缩在一个角落,吃那温酒,嚼着豆。

  我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真切。这种感受又是什么呢?很憋屈。既反感孔乙己的作为,又深深地同情他。他那种狼狈潦倒的样子,痛苦的眼神,让我不禁恨起了他周围那些人。他们冷漠地践踏着孔乙己,何尝不是孔乙己背后的真正杀手?

  “这种低贱的人的生活,你能体会吗,孩子?”父亲长叹一口气,把整杯酒都干了。他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道:“爸爸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就体会了。小时候瞒着父母拿个煮熟的玉米棒子,用手抠下玉米粒,再到缸里舀一瓢凉水,边吃边喝。只有在那种情况下,才能体会孔乙己。他生活在那个社会,活着和死了,都没有区别啊。”父亲扭过头去,不再说话了。

  我一刹那理解了父亲的感受。我走近了父亲,看见了他从未打开的心门。我也走近了鲁迅,第一次发现他的文章不是那么晦涩难懂,而是包含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新世界。(作者生于上世纪90年代)

  “真”朋友鲁迅

  ◎学通社东城分社、北师大二附中高二(10)班 曹雨芊

  早在初中时就听说过一个学生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中学学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时自诩语文成绩出类拔萃的我,对于第三“怕”没什么感觉,他只是在教材里出现得次数多了一些的作者嘛。

  可以说,在高中之前,我对鲁迅先生的认知仅仅是和“批判”、“战士”这些标签绑定在一起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以及那一张表情肃穆、凝望着中国未来的脸。

  真正开始走近鲁迅先生是在高一。新学期的第三个月,班里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鲁迅专题研究。翻开课本专题导言,署名是钱理群——后来才知道这是北大教授,中国研究鲁迅的大家。导言的第一句话就扑面而来一股亲切感:“鲁迅永远是青年的朋友,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真的人:一方面,他敢于公开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另一方面,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真诚地袒露在年轻人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和寻路,青年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论一切,也可以毫不顾忌地批评他,甚至拒绝他。”

  两个月的学习之后,我想我才真正理解这个长句。

  学习鲁迅先生的教材是语文组老师自己编选的。这个单元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和杂文,选了《范爱农》、《忆韦素园君》、《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四篇都在讲述鲁迅和中国青年的故事。专题学习开始之前,平时爱以“闲扯”方式上课的老师居然特意花了整整一节课,认认真真地讲解专题研究要分哪几个部分,什么时候要交哪些文章作业,要补充阅读哪些书等等,还把自己列的学习任务计划表发给我们每人一份。他说,平时讲史铁生、汪曾祺、郭沫若等扯一点没关系,讲鲁迅不行,总是感觉头顶有他老人家的灵魂。我惊讶于他说话时收起嬉笑怒骂后的一脸庄重。大概是这庄重也莫名感染了我,于是在读鲁迅每一篇文章的时候,我都要求自己视其为文学中的珍馐,就差读书前先把双手洗净了。

  在认真听过几节课之后,我开始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并为之深深吸引。他不只是那个以笔为枪永远呐喊奋进的战士,也不只是左翼文联的领袖。在这些架子里面填充的,是丰满的血肉和丰盈的灵魂。在纪念他的青年朋友时,我看到他真挚而强烈的情感:钦佩、喜爱、叹惋、悲哀。“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说的是韦素园;“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却在执政府门前殒身不恤的是刘和珍;迂得可爱的是柔石;“直立着”死去的是范爱农……鲁迅对于这些牺牲掉的好青年的情感是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他和他们当时处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社会环境中。书上选的四篇课文里,有许多极好的句子正是基于他这样的情感。也正是第一次,我开始极认真地背诵鲁迅先生的文字:“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这是我最爱反复背诵的一段。我惊叹于先生敏锐的洞悉力和精确的文字表达功底,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他传递出的感情。在最后的3000字研究论文中,我试着分析和描述他对社会、对中国的这种感情。“冷峻的热烈”,这是我的概括。他炙热的感情不显肤浅和热血,是因为他始终冷静地凝视、思考。批判的时候有的放矢,沉郁而悲愤;喜爱的时候目光灼灼,温暖而真挚。他的许多种情感交织、重叠,像一点点织成的一张大网,先生的形象也愈发立体,最终从书本上走下来,走到我身边。

  其实鲁迅绝不是一个圣人般的存在,庄重之外的他,喜欢看电影、喝咖啡、和朋友聊天。读他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你会偷偷笑他和天下男人一般模样,在追心仪女人用些伎俩赢得好感,不过是说得冠冕堂皇罢了;读他和同时代文人打笔仗,用不带脏字的句子骂人,你甚至能看到他颇有几分洋洋自得的神情;他冷峻的面孔后面,是天才的幽默细胞,只不过那些高端冷艳的幽默都藏在看似一本正经的句子中……

  鲁迅先生太难用几个词来形容。如果一定要说,想来想去,我觉得也只有“真”这个字还算可以概括他的情感和为人了吧。语文老师把《鲁迅全集》读过好几遍,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他对我们说,青年的时候,一定要让一位伟大的导师住进你心里。我想,我能够在这样的年纪里结识鲁迅先生这样一位“真”的朋友,实在是莫大的幸事。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