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诗经》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2013-11-03

 

  一个民族的性格智慧、希望追求,无不鲜明地凝结在它所创造的文化之上。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是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古代诗词,荡漾着历代文人最浓郁的感情,饱含着民族文化心理。缘此,有人认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那么,《诗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养成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当下,应采取什么方式去激活《诗经》蕴藏的文化力量?在福建省第四届中华传统美德大讲坛上,福建工程学院朱晓慧教授的精彩演讲为我们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文化传统塑造民族性格

  台湾作家龙应台认为:“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实践中。”也就是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史就是生活史。一种文化的传承,会形成一种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往往决定着这个民族性格的特质。不同的生活方式则会构成不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就有许多差异。

  “有一则趣谈说,一座国际公寓发生了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先搬出的是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情人,美国人先抱出的是妻子,而中国人先背出的是老母亲。”朱晓慧教授说,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情感倾向和文化心理。比如,西方文化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其文化中弥漫着理性思维的色彩。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仁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它深深地渗透在民族的血脉中,形成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性格?朱晓慧教授告诉记者:“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安分守己、勤劳节俭、乐善内敛……总的来说,含蓄、中和、注重集体意识,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特质。这些作为表现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性格特质,与《诗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写实手法浸润务实态度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真实记载了我们祖先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哺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性格。除少数作品在叙述始祖诞生之时略带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多是描写世俗生活,充满浓郁的人情味,带有亲切的生活感。

  在朱晓慧教授看来,正是由于孔子的推崇,才使得《诗经》在后世得以流传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之中。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她举例说:“像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只有一部《西游记》是超现实的作品,但其中许多情节,如猪八戒的种种举动,还是很现实的。”

  “《诗经》的源头性意义在于,它造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性格,即写实手法。换句话说,就是起兴,以眼前的景物写起,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朱晓慧教授认为,这种写实手法奠定了后世诗歌直面现实抒情的创作传统,与欧美的古代诗歌有很大不同。欧美古代诗歌以荷马史诗为代表,荷马史诗则是一部纯粹的英雄主义和神话主义的史诗。

  ◆以和为贵的文化心理

  “孔子整理过《诗经》,他提出的审美标准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这种情感应符合‘礼’的规范。”朱晓慧教授说,这个温柔敦厚的审美标准,概括为一字,就是“和”。“和”在诗教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核心。

  《诗经》整齐、匀称的形式之美养成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心理。在用韵方面,《诗经》追求一种节奏有序、顿挫和谐、多样统一的声韵格调,给人一张一弛的美感效果。这种整齐匀称的语言形式特征对中华民族追求稳定平衡的审美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平衡稳定出发,我国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儒家认为,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如何才能实现“和”?儒家认为,根本的途径,在于保持中道,不偏不倚。

  “从《诗经》开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为儒家学派从事创作的原则及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也成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和美学观念的注脚,进而确立了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原则。”朱晓慧教授说。

  ◆忧患意识和感恩情怀

  “《诗经》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它以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被后世推崇为‘经’”。如果说,不了解《诗经》,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理性格,这个说法是不为过的。”朱晓慧教授说,孔子曾经谆谆教诲其弟子,要熟读《诗经》,深刻体会《诗经》,因为在主流文化中,一个人不学《诗经》,就“无以言”。

  《诗经》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后世文学继承了其忧的一面,演化为民族情感的基调。汉乐府、汉古诗几乎完全是忧苦之作。到了后世,《诗经》中的“忧生之嗟”便发展为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普遍品格,是古代知识分子重要的文化意识,其作品中常常充满浓郁的忧患情调。

  “可以说,《诗经》滋养的忧患意识体现了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批判精神,成为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灵魂,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扩展为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朱晓慧教授说。

  “《诗经》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强调感恩情怀。比如因棠棣花每两三朵彼此相依,紧紧相连,所以诗人将其比作兄弟。而此花先开后合,无形之中迎合了人们对兄弟情谊的希冀,‘棠棣’也作‘常棣’。”朱晓慧教授说,《诗经》中这类例子随处可见,它们或重亲重孝,或劝诫统治者修德以安民,或宣传上下和睦,或宣扬交友之道。这些都强调人伦亲情、和睦协调,形成了中华民族伦理型文化的性格。

  人物简介:

  朱晓慧,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兼任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理事,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省传播学会副会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曾负责我省第一部大型地方文献总集《福建文献汇编》编纂组织工作,并任编纂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并参加20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出版《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等著作,并主编《大学人文基础》等各类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