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国画一代宗师李可染

2013-11-13 来源:旅游攻略

 

和蔼可亲的李可染老师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李永顺。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室名师牛堂,徐州市人。他是美术教育家,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徐州人对李可染有着深厚的感情。李可染擅画山水、人物、牛,兼工书法,并长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和教学。其山水画创作善于疏流导源,古为今用,融合中西,尤其是把西画中的明暗处理引进中国画,使之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传统的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作品意境开阔,笔墨深厚,气韵生动,格调浓重、质朴、凝炼,融文学性、音乐性和造型美于一炉。徐州市有李可染艺术馆,每年吸引无数游客参观拜访,有些文联的活动也经常在艺术馆举办。

 

李可染老人作画

 

李可染老人一生勤奋,把自己比喻“牛”

 

李可染经典之作-万山红遍

    李可染艺术馆由李可染艺术馆新馆、李可染旧居和新建西跨院组成,总占地面积7.2亩(48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29平方米。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江苏省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徐州分中心,徐州市学校德育基地,新馆获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

 

重新修整的李可染艺术馆全貌

    李可染艺术馆位于李可染旧居南侧,2006年12月5日正式开工,于2007年12月竣工落成,占地面积4810平方米,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新馆由陈列展示厅、学术报告厅、综合功能厅和室外庭院四个部分组成。

 

    李可染老人故居,东方既白寓意深刻李可染艺术馆的作品“东方既白”语出苏东坡《前赤壁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但是,现在的人们为‘东方既白’做出了一种全新的诠释。

 

青砖古朴典雅的李可染故居正门

    新馆一层是两个展厅,用于各种展览活动;二层为“李可染生平事迹陈列厅”和“李可染艺术作品陈列厅”。“李可染生事迹陈列厅”陈列有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系统介绍李可染先生82年的艺术生活历程。

 

李可染艺术馆展厅

    “李可染艺术陈列厅”内陈列有李可染先生创作的数十件艺术精品,其中有李可染先生生前捐赠的《春雨江南》、《梅花万点》、《牧牛图》等力作。

 

李可染的作品北国风光

 

艺术馆展厅内,陈列的作品

    综合功能厅包括多媒体放映厅、接待室、云龙画屋、观众休息厅、艺术创作室、库房、办公室和馆内相关设施等等;室外庭院包括“师牛堂”,观赏性浅水池庭院、园林绿地、停车场和游客中心等等。

 

修缮后的李可染艺术馆大门

 

李可染故居一角

 

    李可染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其画作以笔力和积墨见长,且层次分明,对光感的把握有独到之处。而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最大的转折点则莫过于拜齐白石先生为师了。

    李可染与齐白石的渊源   

    1947年春,李可染带了20张画拜见齐白石, 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了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又看到了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由此可见齐白石他对李可染的赏识,齐老满含深意地说:“但我看你的画像是写草书,我一辈子都想写草书,可我现在还在写正楷……”就这样,二人以画为桥,一下子变得十分亲近。

李可染故居

    新馆自2007年建成开放后,每年举办近30次美术书法摄影展及多场次艺术报告会、研讨会,实现了书画展览、举办多功能报告、文艺沙龙、艺术培训、文艺产品经营等多种功能,成为目前国内近30家名人纪念馆、艺术馆中规模、品味、档次领先的艺术馆,充分发挥了李可染这张文化名片对推动徐州文化强市建设的应有作用,实现了2007年以来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时期。

    李可染大师代表作有《杏花春雨江南》、《巫峡百步梯》、《万山红遍》、《雨后青山半入云》、《清漓胜境》、《阳朔》、《革命摇篮井冈山》、《黄山人字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等。我把精品代表作汇总,供大家欣赏。

李可染作品《杏花春雨江南》(一)

 

李可染作品《杏花春雨江南》(二)

 

    清漓胜境图,江山明澄似镜,两岩景物和江山舟楫皆入影成双。参差错落的房舍,茂郁林丛,还有奇形怪状、千变万化的山峰,好像故意排列在江水两岸,任人观赏。画家用宏大布局,把漓江最令人倾倒的景物一揽子铺展于画面上。

 

李可染写生图

 

    此图为李可染先生生命最后一年留下的佳作之一。泉流奔涌的瀑布,仿佛从天际深远遥程袭来,奔腾于礼堂及趣味之间。画家善于表现山林晨曦的逆光效果,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

 

阳朔胜境图

 

牧童归去夕阳红

 

革命圣地井冈山,井冈山是红色革命发源地

 

漓江天下景,城在景中 景在城中 城景交融

 

牧牛图,李可染与牛有不解之缘

李可染先生一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

 

除了山水画,李可染还非常喜欢画牛,主要是他对牛有一份很深的感情

    故事一:

    大约在1940年时,李可染住在重庆金刚坡下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他房间隔壁就是牛棚,到了晚上,牛的喘气声、反刍声及抓痒的声音都让他睡不著觉,而且让他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他一边想著牛为人们勤劳地工作,又提供牛奶给人喝、肉给人吃,一生几乎完全奉献给人类,是相当值得人们崇敬的。於是,在朝夕相处下,他为他的邻居-牛-画了相当多的画,彻底表现出牛的特徵及性格。

 

    故事二:

    有一年,李可染去江南写生,他在一家杂志社预支了一百元稿费。边走边画,衣服破了,鞋子破了。李可染的脚有些畸形,穿的鞋子需要妻子特殊加工。行走,对他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可是,他硬是穿着这样的鞋走了几个月,鞋子磨破了几双。几个月之后回家,人已形同乞丐。而三个人几个月一百元钱竟然没有花完。原因是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行走和画画上,没有时间花钱。

    李可染不只把牛当模特儿,还以牛做榜样,学习它们勤劳无私,温和敦厚的性格,他将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期许自己也能够像牛一样,在水墨画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辛勤耕耘,贡献他人。

 

    故事三

    李可染说过:“当时我住在重庆金刚坡下家民家里,住房紧邻着牛棚。一头壮大的水牛,天天见面。它白天出去耕地,夜间吃草、喘气、啃蹄、蹭痒,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记得鲁迅曾把自己比做吃草挤奶的牛,郭沫若写过《水牛赞》。世界上不少有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把自己比作牛。我觉得牛不仅具有终生辛勤劳动鞠躬尽瘁的品质,它的形象也着实可爱,于是以我的邻居作模特,开始用水墨画起牛来了。

 

    李可染长期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等职。有《李可染画集》等。擅山水、重写生,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创山水画黑、满、重、亮的新画风。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嬗变。

 

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它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既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徐州人对李可染有着浓厚的感情。(图文收集整理:郭洪光)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