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图书馆为谁开

2013-11-30

 

剑桥大学图书馆内景

  我在剑桥大学图书馆看到过一个乞丐。

  说乞丐是太夸张了。我没跟那个人说过话,不知道他是谁从哪里来。我只是非常片面地从衣着判断,觉得这个人像一个乞丐,每次都是同样的一件破旧不堪的墨绿色外套,背后有一个大洞,透出里面的黑灰色衬衫。这个人,如果坐在街头路边摆个帽子讨钱,绝对不让人诧异。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几次三番被我在图书馆撞见。

  这个图书馆(University Library)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外表给人的最直观印象是高大端正,内部古朴美观,木质的雕花书架和高大的拱形窗,让人联想到教堂的庄严和肃静。用当地人的话说,这种场合大概比较符合“中产阶级”体面的穿着和温文尔雅的谈吐。虽然我个人和其他很多同学都对这种刻板印象嗤之以鼻,但不能否认衣着、等级和社会地位是剑桥大学生活中的几个关键词。

  所以当我看到那个“乞丐”的时候,感到非常诧异。我首先想到的是有一次在北京的国家图书馆,门口的保安因为读者穿的凉鞋像拖鞋而试图阻止他们进入。我记不清楚在哪个图书馆门口见到类似“衣冠不整不许入内”的标牌。当时我下意识地觉得这个规定很不公平,但同时我也不太确定如果没有这个规定,是不是真的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乞丐蜂拥而入,在地板上留下污垢,随地和衣而卧扰乱秩序。如果真是这样,也许会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一些麻烦。但这样一个不准入内的规定对于那些没有办法穿着“体面”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比如那些进城的农民工,他们的外衣因为工作原因可能根本没有办法保持清洁。可是如果他们想看书呢?会因为衣着的原因被保安拦在图书馆外吗?

  有人说,衣冠不整是对知识的不尊重。但是,对于衣着的苛刻要求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人本身的不尊重。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场合的一个特点就是图书馆是为人类储存知识、传播知识的地方,因着装而将读者拒之门外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图书馆存在的意义。

  这不是一个中西对比,更不是要拿我眼前的这个“乞丐”形象对国内的一些图书馆进行批评。剑桥大学图书馆并不是一个公共图书馆,所以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使用。我只是想说,这个“乞丐”的形象让我开始反思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剑桥,很多场合对人的衣着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对衣着打扮十分讲究的地方,图书馆反而是开放的,任何有资格进入的人都不会因衣着而被拒之门外。能够允许一个衣衫褴褛的人随意在图书馆进出,随意在阅览室的架上取书阅读,这本身传达给人的信息是:作为一个图书馆,我们尊重的是人,是知识,是人内心对于知识的热爱和追求。穿西装打领带,还是穿一件破了洞的外套,在这里都是无所谓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只有你这个人,你的内心,你的思想,还有你和知识的对话。这是图书馆的一面。

  还有另外一面。有一次我在学院和两位老师闲聊。其中一位老师是研究中世纪历史和语言的一位比较年长的教授。提到图书馆,她说,现在大英图书馆居然允许中学生进入。我说,这很好啊!她反问我:“你再说一遍?”我说,“我觉得这很好啊”。结果她说:“好什么?允许中学生进入的一个后果就是很多学生拿着他们的课堂作业去古籍阅览室,占了很多地方;我们这些正儿八经做研究的,如果想从剑桥去伦敦的大英图书馆,早上只能坐十点之后的火车,一个小时之后到图书馆,那个时候已经找不到座位了。”她说只能坐十点之后的火车,是因为十点之前属于早高峰,票价昂贵。我听完顿时无语。那位教授继续说,大英图书馆是研究型图书馆,不是社区图书馆,中学生想要做作业的话,去社区图书馆就足够了。她说有的时候坐在图书馆感觉十分拥挤,你在研究古代的手稿,旁边坐的居然是一个正在做德语练习册的中学生。她觉得这对于她来说十分不公平,对于大英图书馆的资源是一个浪费,所以这个图书馆只应该对做研究的人开放。

  这位年长的教授说完就有事离开了,留下我和另外一位年轻老师面面相觑。我说,如果我是一个中学生,我会非常希望自己能到大英图书馆去写作业。如果我写作业的时候旁边坐的是一位正在研究古代典籍的大学者,那我会非常容易受感染。即便没有言语上的交谈,学者坐在旁边认真读书写字的那个形象也会留在我的记忆里,会潜移默化地增加我对知识的兴趣,时间长了我甚至可能会希望成为一个像她那样的人,想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借出一本几百年前的手稿,小心地把它放在铺着深红色绒布的小架子上,戴着手套慢慢翻看。另外那位年轻老师也说,如果图书馆对外开放,那么首先应该开放的对象就是年轻人,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未来。后来我想了很多。我猜测那位年长的教授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可能是她潜意识里觉得一个研究者的知识比一个中学生的知识更有价值。虽然我主观上不愿承认,但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可能的确是这样。作为一个教授,她的知识可以直接为她的研究领域做出贡献,而这个贡献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就是在知识和视野上向前迈出了一步。对于她个人来讲,她的知识可以意味着更多的项目,更多可发表的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的权力、更高的地位及更加丰厚的物质生活。可是,在我看来,一个生活比较富裕的教授,把自己省钱坐便宜火车看得比允许一个中学生到图书馆写作业更重要,这是我无法认可的。教授做研究,为人类知识做贡献,是有它的价值。可是难道就可以由此否认一个中学生写作业的价值吗?

  我是教育专业的学生,我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问题是,现代社会经常给人一种十分“功利”的感觉,教育资源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是以看得见的价值为衡量标准。教授研究成果的价值是人们能够直观看到的,是可以出版、可以量化的。可一个中学生写作业的价值又该用什么来衡量?那些不能量化的价值又该如何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

  年轻人代表的是未来,未来的就是未知的。有些成年人总是试图拿已知的、可见的、眼前的好处去换取年轻人那个未知的未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大英图书馆真的变成了所谓的“研究型图书馆”,不做研究的普通读者都被拒之门外,那么我想,这个图书馆的生命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鲜活了。排除了年轻人,就不必面对未来的未知,但同时也把很多未知的可能性排除掉了。都说年轻时的生活最美好,而它之所以美好恰恰就是在于这种未知的可能性,在于一个允许各种可能性发生的一个自由的空间。那些喜欢标榜自己的“研究者”们,希望他们不要为了自己的便利过度地扼杀这个空间,不要只是把自己的知识看成是一个用来维护身份和地位的工具。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应该愿意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愿意和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平视,愿意把年轻人的发展看得和自己的工作一样重要。每位年长的教授(其实也包括每个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年轻的孩子。如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可以俯视那些拿着课本写作业的学生,觉得自己有权利、有资格为他们的生活定价,那实际上只是我们忘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被俯视的感觉。那些坐在古籍阅览室里写德语作业的中学生,明天可能就会成为渊博的学者或者其他行业的佼佼者,他们的名字甚至可能会被写进历史。但其实更现实的结果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从事普通的工作,过平凡的生活,可即便如此,他们在图书馆里受到的熏陶也会给他们单一的校园生活增加一点点新的色彩,这对于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虽然这种意义难以言说、不能量化,甚至不能指向一个确定的结果。

  回到图书馆的话题,作为一个图书馆,当你试图把一些人拒之门外,不管是衣冠不整者还是年轻学生,你都要想一想,你在维护的是什么,被你忽视的又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原则和理念,看不见也摸不着,你可以选择牺牲它们来换取一些眼前的便利,短期之内可能也不会看到什么直接的危害;可是你不能忘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理念在支撑着一种文化的发展。 一个整洁的图书馆,一个清净的阅览室,这些只是文化的表象,是外壳;只有对人的关照,尤其是对弱者的关怀和包容,才是文化本身。

  (作者系剑桥大学教育系博士生)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