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有底线的“书评”只是个传说

2013-12-20

  作者:黎鱼鱼

  报载:书评或者说书评人在当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资本力量的侵蚀。出版商会通过各种形式吸纳和争夺书评人,让书评人为其出版的新书撰写书评推介,其直接好处是赠书、稿费等,间接好处是可以借此与书籍作者搭上关系,可以慢慢地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书评人。

  幽默大师钱钟书曾经把裸露比喻为真理,所谓裸露部分身体称为“局部真理”,全裸则是“绝对真理”。在中国书评的问题上,真要有“共同的底线”也不过是“局部真理”,没有哪个书评作者或者哪个媒体的书评版面能够做到“全裸”的程度,赤诚相见需要有足够的自由和勇气。

  书评需要媒介作为载体,因此纯粹的书评和纯粹独立书评在当下是天方夜谭,不过是个美好的愿望和传说。图书出版有一系列严格的审批程序,一本书能够合法地面世,就已经是圈定了内容的范围,书评的意义也是基于书籍内容而存在,不可能游离出原书内容之外的太多信息,无论书评者有无“底线”实际上已经是在底线内撰写观点了。

  即便是豆瓣网站,各类书评的出现也是夹杂在“局部真理”的混淆之中,拍着胸脯说自己是“全裸”的独立书评,可能经不起任何市场化的推敲。以此类推,传统媒体的书评版面更是难以梳理清楚背后的利益关联,版面编辑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建立起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思想体系之前,书评“推动一种高品质阅读文化的形成”,也是一种期盼“绝对真理”的愿景。

  “局部真理”不是没有意义,最大程度地展示“局部真理”、扩大“局部真理”展示的范围,也是无限接近“绝对真理”的必由之路。单就性质而言,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在没有上限的界定时,“底线”的界定有点像是道德层面的约束,与书评观点自由表达的原意背道而驰。就像钱钟书说他的《宋诗选注》一样,严格说来并不算是钱钟书先生“自己的作品”,哪怕有很多人多么推崇《宋诗选注》是一部多么好的学术作品。

  在“皇帝新装”的故事里,人们的“底线”是不要说破皇帝到底有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而是只讨论“外套有多么的漂亮”,只有小男孩没有节操、没有底线地暴露了真实的事实,“底线”不过是个传说,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又有谁愿意做那个令人“讨厌”的小男孩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