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孔子教我们如何孝顺父母

2013-12-23 来源:凯风网综合 校对:周原

 

《二十四孝图》之百里负米

 

《二十四孝图》之啮指痛心

  壹

  孔子的学生曾参,在瓜地里除草,一不小心把瓜苗的根锄断了。他的父亲曾皙大怒,操起一根大棒,狠狠击打曾参的背。曾参默默承受着,不躲不闪,曾皙却越打越气,下手越来越狠,直到曾参倒在地上,昏死过去。曾参很久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他马上高高兴兴地站起来,上前对父亲说:“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害得父亲大人不得不用大棒来教育我。大棒太重了,父亲您没累着吧?”

  他回到自己的房子后,还拿起琴边弹边大声唱歌,以此让他父亲知道:他身体没事,好让父亲宽心放心。

  这个曾参,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据说《孝经》就是他写的。这个来源于《韩诗外传》和《说苑·建本》中的故事,真是非常典型。

  但是,孔子听到这事后,是什么态度呢?孔老夫子发怒了。他告诉弟子们说:曾参来时,不准他进来见我!

  曾参糊涂了。他很委屈:老师您不是教导我们要孝顺么?为什么我这么孝顺,您还生气呢?他求人向孔子请求接见。他要问问老师。

  孔子告诉他说:从前有个瞽瞍,他的儿子叫舜,瞽叟要使唤舜时,舜总是就在身旁;瞽叟发怒要杀掉舜时,却总也找不到这个孝顺儿子了。平时,瞽叟用小棍子打他,他就忍受着;瞽叟一旦拿大棒子来揍他,他马上逃走。

  你以为舜是怕死而违逆父亲吗?你以为他是不孝吗?正因为他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才使得他的父亲没有因为打死了儿子而犯下不慈的罪过,而他自己也没有丧失那拳拳孝心啊!你呢?拿身体去承受父亲的雷霆之怒,打死也不躲避。你有没有想过,你一旦被打死了,不是让你父亲陷于不义之地吗?不是要让你父亲承受丧子之痛吗?不是要让你父亲因为亲手打死儿子而抱憾终生吗?还有比这更大的不孝吗?

  一番话,让曾参醍醐灌顶,冷汗津津。

  贰

  我们看孔子的这个故事,便知道,后来《二十四孝图》中那些极端的孝道,像王祥卧冰求鲤、郭巨埋儿奉母、庾黔娄尝粪忧心等等,一定为孔子所反对。因为孔子坚决反对用极端的手段去实行道德。用极端的手段去实行道德,本身即为不道德,并且会引起更大的不道德。

  比如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的继母不好,对他很是暴虐。但王祥为治好继母的病,不顾严寒冰冻,宽衣解带卧冰求鲤鱼,感动了上苍,双鲤跃出。实际上,“王祥卧冰求鲤”,不仅是极端行为,还是愚蠢、弱智行为。王祥的继母对王祥一直非常不好,王祥一直对继母很好,这个我们要鼓励、要表扬。但是在大冬天王祥的母亲突然想吃鲤鱼,面对着水面上冻结的厚厚的冰面,王祥脱光了自己,躺在冰上,要用体温把冰面融化。这不光是极端的行为,而且是弱智的行为:想把冰融化,有很多更好、更有效的方法,而且还不伤害身体,用火烧,用东西砸都可以。相反,把自己脱光了,躺在冰上,却真的无法融化冰块。这种行为上了《二十四孝图》,一代一代往下传。如果我们问孔子,孔子一定坚决反对!

  还有更恐怖的,郭巨埋儿奉母。郭巨两口子生了一个儿子,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一家四口人。粮食不够吃了,郭巨就跟老婆商量:“儿子么,我们以后可以再生,母亲呢,我们要给她养老。可是这个儿子老是天天在家吃粮食,多一口人怎么办?埋了吧。”于是郭巨挖坑,老婆抱着孩子在旁边等,孩子手里还拿着“摇咕咚”,高高兴兴地笑着,对于父母的行为,一无所知。这样的画面,不是心地十分残忍之人,如何画得出!后来,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二十四孝图》,鲁迅说:

  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叁

  《二十四孝图》中,与孔子弟子有关的就有三位:子路百里负米,曾参啮指痛心,闵损芦衣顺母,都不算过分。过分的绝不属于孔子。

  子路原来家里很穷,自己吃糠咽菜,但是跑100多里以外背米给父母吃,这个不算过分。

  曾参,在《二十四孝图》里所讲的孝顺故事,就是曾参在外,家里来了人,那时没手机,曾参的母亲想着怎么把儿子叫回来呢,就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那边曾参心灵感应了,就急忙赶回来了。母子之间有心灵感应,这个也挺好,没有过分的地方。

  闵损母亲去世以后,他父亲又给他娶了一个继母,继母又生了两个孩子,一家三个孩子。他的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孩子穿的是棉衣,给闵损穿的是什么?衣服瓤子是芦花,闵损冻得瑟瑟发抖。他的父亲发现这个秘密后,很气愤,要把这个继母赶走。闵损说:“母亲走了,三个儿子都要受苦。母亲在,最多一个儿子受苦。”父亲听了闵损的话,就没有休妻。而闵损的继母也被闵损感动,改变了对他的态度。这个也不算过分,并且很是感人。

  孔子周游列国,留下妻子亓官氏和唯一的儿子孔鲤在鲁国相依为命,母子情深。后来,母亲去世了,孔鲤守丧,那时孔子还没有回国,第二年孔子才回来,却已不能再见老妻一面。孔鲤对母亲感情特别深,守丧期过了,他还在那儿哭。有一天,孔子听到有人在哭,就问:“谁在哭啊?”别人告诉他:“是伯鱼在哭他的母亲。”孔子就去对孔鲤说:“丧期已经过了,你应该回归正常生活了,你天天这么哭哭啼啼的算什么事啊?”孔鲤听到父亲这样的话,也就不再哭了。

  可见,在孔子眼里,即使对于母亲的哀悼之情,也要适可而止。

  

  《说苑·辨物》上有这样一则: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孔子并不愿意因为极端的孝顺,厚葬父母,导致子女生活艰难!

  《孝经·谏争章》中曾经记有曾子对孔子的问话:“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的回答是:“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终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荀子·子道》记有鲁哀公对孔子的问话:“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

  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

  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

  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难怪荀子宣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这才是真正儒家的大义!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