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马年话马:赵高指鹿为马

2014-01-28

  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生肖文化,指的是人所生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即报谓“十二生肖”。马虽然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七位,与十二地支的第七位“午”配成“午马”,但在十二生肖中,最早被提及的一种动物就是马。从古至今,流传有各种各样关于马年的传说……

 

  赵高“指鹿为马”有缘由?

  从“午鹿”到“午马”揭示了早期生肖文化的流变

  生肖指的是人所生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即报谓“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中,哪一种动物最早被提及?原来就是——马。

  生肖与地支是如何结合的,民俗学界并无定论,甚至连生肖是如何起源的,也说法不一。但有一个事实学术界都是认可的,即“午”与“马”很早就有关系了。

  在殷商甲骨文中发现的六十甲子表里,已经有了“午”。但“午”和“马”之间在当时是否形成了对应关系,尚不能肯定,推测认为或有关联。甲骨文学者罗振玉曾认为,甲骨文的“午”字象马策之形。历史学家郭沫若则称是“驭索之象形”,虽然两位专家的解释有差异,但均与“马”有关。

  最早将“午”与“马”搞到一起的典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其中的《小雅·吉日》里有这么一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意思是庚午这天是吉祥的日子,选择健壮的马匹准备出猎吧。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午”并未与“马”相配。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的竹简《日书》里,在“盗者”一节中便出现将不同时辰对应以相应动物的现象,并据动物的特征,推断盗贼的相貌:“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善弄,手黑色……午,鹿也,盗者长颈小A(造字:左”月“旁右”行“),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与“午”相配的是“鹿”而非“马”;与“马”相对配的是传统生肖中与“羊”相配的“未”;“羊”则是与“狗”相配的“戌”,即午鹿、未马、戌羊。

  《日书》是从秦墓中出土的,很容易让人想起发生在秦代的“指鹿为马”故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的丞相赵高为测验群臣是否与他一条心,“持鹿献于二世”,赵高问左右,这是鹿是马,结果说马的人全让赵高害了。

  赵高为何不指驴为马,或指狗为马?可能当时存在“午鹿”与“午马”两种说法,也许“午鹿”正向“午马”转换。可以说,指鹿为马透露出了中国生肖文化的流变信息。

  “八月马”何来不吉利之说?

  将动物生理习性上的缺点移到人身上并不靠谱

  将属相与人的命运关联起来,是中国古代生肖文化的又一大特点。古人往往将动物在生理和习性上的优缺点,转移到人的身上,以此推断其命运好坏,因此出现了很多迷信的说法。如属羊的女人,过去被认为“克夫”,所谓“女子属羊守空房”。同样的,过去男人也不喜欢属虎的女人,很显然这是“畏虎”心理作祟,真把女人当“母老虎”了。如果属虎,还要忌夜里出生的,尤以下半夜出生为最凶,被认为是“下山虎”,是饿虎,比上半夜出生的更可怕。为了避开属虎和属羊的女人这种所谓的“不吉利”,古时还有一种“破忌”d的风俗:凡在上半年出生的,虎说成牛,羊说成马;下半年出生的,虎说成兔,羊说成猴。

  同样的原理和心理,过去认为马年生的人一生劳碌,比较辛苦,因为马是一种被役使动物,长年奔波,所以“命”不好。具体到各个人的命运又有不同,得看出生的月份和时辰。就时辰来说,如果是上午出生的不好,得去拉车;如果是夜里出生的,因为“马有夜草”,故一生不愁吃穿。

  就月份来说,又因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而说法有异。男人生在阴历八月是“犯月”。过去,陕西一些地方流传着这样一种属相与月份的关系:正蛇二鼠三牛头,四猴五兔六狗头,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鸡儿架上臭,十一月虎儿串山走,腊月老龙不抬头。女性则不一样,属马的女人生在阴历二月里“命苦”:正猪二马三犯牛,四月之虎满山游,五鸡六狗七在蛇,八月老鼠九月羊,十猴十一忌见兔,十二月蛟龙水内藏。

  另外,对具体出生日期也有说法。过去民间认为,在所有属马的人中,阴历五月初五出生的马最毒、最“克”家人。

  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上述说法都是所谓的“交感巫术”,纯属无稽之谈。事实上,马在古代是战神,是胜利和成功的化身,“马到成功”、“马上发财”就是这个意思,马年生的人何来不好?

  “白马”真的怕“青牛”?

  属相四忌与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相悖

  在生肖文化中,婚配属相的说法是最为神秘的。在古代,男女婚嫁都要推“八字”,请算命先生测算一下是否适合做夫妻。男女吉祥的生肖属相为--上吉:青龙黑猪上等婚,男女相合亲如宾;中吉:红蛇白猴满堂红,合婚想配乐融融;下吉:青兔黄狗古来有,合婚相配能长久。迷信的说法认为,马年生的人最忌讳与属牛的人结合,即所谓“白马犯青牛”。最好找属虎的、或属羊的或属狗的,这几种叫“绝配”。最糟糕的是找属牛,即“白马犯青牛”。此外,婚嫁属相还有其它三忌共四忌:白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铰,鸡犬泪交流。更详细点的说法是: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 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

  古人认为,男女结合一定要属相配,不犯冲,这样才能白头偕老,一生和美。很显然,这种说法并不靠谱。以白马、青牛这两个过去被视为“冤家对头”的属相来说,就是与古人迷信的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相悖的。在传统生肖文化中,午马属性为“火”,丑牛属性为“土”,依五行来说,两者并不相克,反而能相生,即“火生土”。面对如此矛盾,东汉人王充在《论衡·物势篇》中曾质疑,“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白马和青牛,本是古契丹族的图腾。明陈仁锡《潜确类书》引《舆地考》称:“相传昔有神人乘白马,自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黄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为配偶,生八子。”八个儿子后代繁衍成八大部落,这就是古契丹人的祖先。

  由此传说可见,“白马”并不犯“青牛”,反而很配。那么为何大家仍认马牛配不吉?这或许与早期青牛是恶神化身有关。《山海经·大荒东经》称,有一种叫“夔”的神,“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夔其实就是青牛形象。

  在李冰治理都江堰的神话中,兴风作浪的江神便是一条青牛(苍牛)。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李冰化身为白牛,在众人帮助下才将青牛杀死,驯服了岷江水。

  农谚为何有“牛马年好种田”一说?

  对“地支与气候”的研究显示马年丰收缺少科学依据

  过去,关于“牛马年,好种田”的农谚由来已久。长江流域的湖北境内流传的农谚是:“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这二年。”意思是说,牛年马年里将风调雨顺,庄稼都会有好收成,不愁不丰收,而鸡年和猴年的收成一般都不好,或旱或涝,往往歉收闹饥荒。在北方的黄河流域,也有类似说法。《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收录了民国十八年河北《新河县志》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俗语”称:“牛马年,多利田,防备鸡猴那二年。”“牛、马年多丰收,鸡、猴年多歉也。”

  在河北卢龙县一带,说法稍有不同:“牛马年,好种田,准备猪猴那二年。”这是民国二十年河北《卢龙县志》上的记载,“鸡猴”换成了“猪猴”,注解亦说,“言牛马年主丰,猪猴年主歉也。”

  在河北无极县一带,“牛马”又成了“羊马”。民国二十五年《无极县志》记载:“羊马年,多种田,预备着鸡猴那二年。”

  在河南密县一带,说法更多:“牛头鼠尾叹如何,转过兔年笑呵呵。羊马年,广收田,防备鸡猴那二年。”除了羊马年是好年头外,兔年也被看好。

  在山西西部的中阳县,民间也有这么一说:“羊马年,管种田;鸡猴年,不收田,要吃好的等狗年。”

  依据生肖变化预测来年收成的说法还有很多,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不变的地方,不论是“牛马年”,还是“羊马年”,好年景都少不了马年,都认为马年有利于农业生产。

  这种农谚是否有科学道理?现代有农业专家曾就“地支与气候”的关系,对吉林长春一带74年间的气象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丑年和午年雨水多”,丑年即牛年,午年即马年,雨水多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利,中东部地区则容易发生涝灾。

  因此,对“牛马年,好种田”的说法并不能一概而论,将其看成是过去民间对马年的良好愿景更为恰当。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