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民间习俗走亲戚的前世今生

2014-02-08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咿呀咿得儿喂”一首家喻户晓的《回娘家》勾起了许多人走亲戚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走亲戚这个中国古老的习俗在不断发生着形式上的变化,但是它作为中国农历春节的一项必备的活动在不断延续着。

   

  春节走亲戚、回娘家,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它是亲戚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有些地区把走亲戚说成是“逛亲戚”。

  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从这种演变上看,生活节奏在加快、妇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虽然走亲戚看似是一种很随意的形式,但是其中有着很深的讲究,首先,走亲戚是有一定的次序的: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春节刚过,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是带馒头、包子、糕点、肉类、鸡蛋、烧酒等;八十年代末,是桃酥、罐头、白糖、柿饼、烧饼、蛋糕、美酒、蜂蜜等;九十年代,除了酒以外,鱼肉、奶粉等也开始盛行;二十一世纪,多是水果、奶、茶、等;雅一点的,还有鲜花、书籍、音乐唱片等。

   

  盛礼物的家什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八十年代以前,满街走亲戚的人,手里头清一色地是个红色印花包袱,包袱里包着的一个用竹子或芦苇编织的细篾笸箩,关中有句俗语说:“笼笼来,笼笼去,离了笼笼断了气。”意思是如果没有了笼笼来往,说明亲戚不用走动了。早些时候,细篾笸箩,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因为需要钱置办,只有稍富一点的人家才有,家境贫寒的只能等人家不用时去借,或者用挎包、编织篮之类的容器代替。细篾笸箩曾经是胶东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到了九十年代,走亲戚的礼物盒子,除了农村上岁数的人还沿用老辈子那种细篾笸箩外,中青年人都时兴携带一种提篮子,上档次的有的用一种木质点心盒子。现如今,人们走亲戚干脆不用携带这些自家的工具了,到超市选购好礼物以后,服务员用塑料袋就把礼物给包装好了。

  走亲戚这一习俗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体现在走亲戚所携带的礼物上,也体现在了走亲戚所用的交通工具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也越来越便利, 走亲戚的代步工具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年间人们用小推车推着孩子和礼物,或肩挑笸箩携妻带子步行,近距离一天打个来回,远距离的亲戚往往要准备留宿。后来有了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公共汽车、私家车,出门走亲戚快捷多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刚过,你是不是也走亲戚了呢?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一传统年俗产生“恐惧感”,“走亲戚”正在变为一场场沾染“火药味”的“智勇大冲关”。走亲戚,正在经受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中国式走亲戚”需要相互理解,把“逼问”变为真心的关怀。同时,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引导,让民俗在沟通亲情和尊重个人隐私之间找到契合点,才能更有生命力。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