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当电影遇到电商 奇迹也许会发生

2014-03-11

  中国互联网近年来爆发了新一轮的“奇迹”,电商的成功修改了中国互联网文化中内容为王的价值标准,改成了服务为王的新思维,有人定义为“互联网思维”。中国电商进入文化领域改变电影市场发行模式,产生奇迹的可能性极大——只要有时髦的概念出现,就能够搅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盲目不是市场属性,而是文化属性使然。

  坊间流传一个很有意思的论调:很多人设想过广播媒体的死法,但都没有想过会死在打车软件(APP)的手里。进入2014年,打车软件的竞争进入到“肉搏的白热化”程度,软件市场两个巨头之间的竞争伤及的第三方居然是广播媒体——全国各大城市广播收听群体是出租车司机,当打车软件商鼓励司机多使用自己的软件时,司机为了获利最终关掉车载收音机。市场动力会改变文化传播的方式,司机没有时间听广播里的任何资讯,也就截断了广播媒体应有的文化载体属性。

  其实电商一直在电影票市场里搅局,团购网站出现伊始就是用团购电影票的方式吸引网友消费,时至今日,“3.8元”、“3.7元看电影”的策略只是价格策略,不是电商进入电影市场的本质改变,超低价的目的也不是因为3月份是电影市场的淡季,而是期望通过淡季和网购低票价形成的合力培养电影观众的观影习惯,从而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令人困惑的是,两个电商为电影票打架时,谁会最终受伤呢?

  电影市场的票价问题由来已久,中国单一电影票房和年度票房额度屡创奇迹的同时,却隔绝了一部分人看电影的可能性。团购票价多属于年轻人的消费方式,中老年人会对动辄近百元的电影票产生抵触,票房神话和实际观影人群的覆盖程度不成正比。另一个让人不解的问题是,中国电影票房佳绩不断,但国产电影的质量却不见提升,反而走下坡路,国产电影的颓势堪忧。

  当电影遇到电商,也许会有短暂的奇迹发生。多年没有走进电影院的人会在“3.8元”超低价格电影票的诱惑中走进电影院,但电商的免费午餐能够提供多久,没人敢预测,一旦某个电商在竞争中获胜,是否会垄断电影票市场也需要考虑。尝试逆向思维,中国电影市场不是票价太贵,而是居民收入平均水平太低造成的,电商的介入可能改变电影市场发行的格局,无法改变的是提升国产电影的质量,总不能让国产电影的质量,几十年停留在淡季的水平上稳稳不动吧。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