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邀请川剧名家陈智林为读者解读川剧生角的脸谱,让戏迷们大呼过瘾。而在川剧的行当中,净角的脸谱是最为丰富,涵义最多的。人们常说“千生易得,一净难求”,梅花奖获得者、市川剧研究院艺术总监孙普协便是川剧净角的代表性人物。昨日,记者专程邀请到孙普协为读者揭秘川剧净角脸谱。他说,“净角的脸上画着五颜六色,抹得花里胡哨,偏称为干干净净的‘净’角,这或许是反其道而名之。花脸是人们对净角的俗称,这也许更为贴切。”
一张包公脸画了40年
谈及当年如何走入净角行当,孙普协笑着说,开始学习川剧时,师傅看他脸盘子大,声音好,就让他演净角,这一演就演了40年。川剧折子戏中,《铡美案》《包公赔情》等包公戏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净角戏。孙普协可谓是包公“专业户”。说起包公的脸谱,他就打开了话匣子。“画包公脸,现在没有人能画得过我。一张包公脸,我‘画’了40年。”他颇为自豪地说,川剧没有专职的脸谱画师,演员都是自己绘制脸谱。川剧脸谱历史上都是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师傅怎样画脸谱,口传身教于徒弟。
他说,川剧中的包公脸由白、黑、蓝组成。黑色勾“泰山眉”“丹凤眼”,表示包拯的铁面无私、正直果断,眉眼之间勾白色,印堂上用白色勾绘形如笔架的“山”字,代表了他是一个文官。黑白对比,显示包拯明辨是非,执法如山。额上勾一白色“月牙”,说他廉洁有明若皓月的意义。“川剧包公脸中,除了月亮,还多出了一个太阳。‘日月同辉’代表了他是‘阴阳两界’的执法者。”他说,包公脸中的蓝色代表了蓝天,是包青天的寓意,这也是川剧特有的。“我的包公脸上还画出了一支毛笔,体现了他秉公廉洁的判官角色特点。”
孙普协说,在人物脸膛上勾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图案,是花脸脸谱的特点之一。人们对剧中人物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批判鞭挞,其贬其褒都能从图案中反映出来。如,关羽的红脸膛上绘有卧蚕眉、三炷香、品字图案,表现他英武忠诚、信义必守;赵匡胤也是红脸膛,龙纹双眉表示他是一代帝王,印堂或眼皮上勾画的那一笔白,则表现了他为人猜忌阴险;项羽黑白分明的脸膛上勾绘有七星北斗、寿字形龙纹、宝剑、虎豹眼等图案,表现了他霸气外露和拔剑自刎的结局;豹头环眼虎尾额的张飞展现了其威猛、爽直、淳朴的个性。
黑面李逵脸谱展现“黑旋风”性格
谈及花脸的构图类型。孙普协总结说,花脸从构图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一是整脸,顾名思义,即是在面部整体以对称的构图勾画脸谱,这类脸谱很多,如《战洛阳》之单雄信、《水擒庞德》之庞德,关公、曹操的脸谱。
二是块脸,包括霸二脸、三块瓦、猪腰子。霸二脸又称“半截脸”,如《双旗门》之洪锦,《薛刚反唐》之薛刚,《送京娘》之赵匡胤。三块瓦即两腮加额头分为明显的三块颜色,如《战长沙》之魏延,《失街亭》之马谡为白三块,《搬洞打珠》之赵公明为花三块。
三是非对称脸,如《逼宫》中的司马师,《三国演义》第170回中描述,他左目下生一肉瘤,上有黑毛。因此左眼向下歪斜,左眉杂乱,额上有两道刀痕,面目凶狠狰狞。《斩黄袍》中的郑恩、《沙陀国》之李克用,也都是非对称脸。四是斜脸,如《博望坡》中的夏侯惇。他的左眼为吕布大将高顺射瞎,故脸谱歪斜,配红扎,以示其勇猛过人,性情暴躁。
他进一步举例道,人称“黑旋风”的李逵的脸谱就是整脸。他的脸谱以黑色为基调,间以灰、白,组成一幅表情刚峻的人面图案。以黑为基色,直观上给人以李逵皮肤黝黑之感,同时又寓示他的性格刚直。整张脸谱的构图,以“豹眼”为中,全用黑白相间的回旋纹向四周辐射,勾勒出李逵的鼻、额、颌,线条和谐统一,走向流畅,富于动感,寓意他浪迹江湖的人生。粗眉大眼下面的那张大口用红色涂抹,同黑灰色产生强烈的冷热对比,增加了这一人物的生气与活力。
钟馗脸上有蝙蝠 阎王有张鞋底板脸
孙普协饶有兴致地继续为记者讲述说,脸谱上有动物图案,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民间传说里能够“捉鬼”的钟馗,额顶就画有一只蝙蝠,这是因为蝙蝠的“蝠”和“幸福”、“福气”的“福”同音,取意钟馗能给人间驱邪赐福,拔除不祥;招财进宝的赵公元帅,脸上则画有金钱图案;江湖人称“玉蝴蝶”的马骏,在几出不同情节的戏里,甚至出现几种不同图案的蝴蝶形脸谱。他说,特别的是,这些动物图案的绘制,需要完全符合演员面部肌肉的分布特征。比如,蛇的头嘴画在演员的嘴部,蛇身盘在两颊上,蛇尾伸延至眉肌部位。这样,演员嘴巴的张闭刚好表现了蛇嘴的张闭,整个面部肌肉的运动正好带动了蛇身的爬行;再如《水漫金山》中的蟹将,一只大蟹螯勾画在演员的嘴部,嘴肌运动表现的刚好是蟹螯的张合运动。
他特别强调,设计勾画带有动物图案的脸谱,绝不是把动物图形生搬硬套于脸上,而是需要经过变形、夸张、巧妙安排的艺术处理,不论是用动物的全貌或取其一部分,都需要以角色所需、表演所需,塑造刻画人物特征为前提。动物脸谱的绘制,要力求色彩明快,具有装饰美,还要充分考虑剧中角色各个行当的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川剧还有许多为别的剧种所没有的奇特脸谱。《五子告母》中阎王的“鞋底板脸”就是川剧特有。《斩鬼手》中陈仓老魔的“阴阳脸”,一半绘旦角脸,表现女子的美丽迷人;一半绘大花脸,展示魔鬼的凶狠毒辣。一脸双面,体现了陈仓老魔的两面性,这种图案设计为其他剧种所罕见。
文字脸谱成为花脸人物招牌
神奇的花脸行当中还有以文字作为造型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手段。孙普协笑着比画道,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以此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他说,花脸的文字脸谱大约可以分为简捷的文字造型和抽象的文字造型两种,并有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形式。牛皋脑门上写隶书“牛”字;李逵脑门上写隶书“李”字;阎王脑门上写楷书“阎”字;魁星脑门上写楷书“斗”字;据说杨七郎为黑虎星下凡,他的黑霸儿脸上就草书了一个“虎”字。人们常说“脸就是招牌”,文字脸谱起到了介绍剧中花脸人物的招牌作用。
本报记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