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发髻上的美饰盛宴(图)

2014-07-13 来源:商报网

  夏日出行,路边的花树开得正艳,红白粉黄间夹杂着嫩绿,怡人心神。若是古时,这些花儿便是人们发髻间的美饰了。在这个日趋中性化的时代,女人们走出闺阁,独当一面,衣服要适合快节奏的生活,头发也学国外的样式松散开来,当然就省去了“晨起梳妆”,束发梳髻的古老习俗已消失殆尽,间带着那令人怀念的优雅的女人味儿也淡了。

  若说花儿只是装饰发髻的,那么簪钗则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自远古时期,人们就认为头部是能够与天地通灵的,巫神贵胄要在头上戴上高耸的“通天冠”,昂贵的玉饰插戴在头上以示特殊的高贵。到了后来,特别是中原地区的人们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在男女成人礼之后便要蓄发梳髻,头发是不能够随便剪去的。自此人们对于束发也就格外讲究,男子时常变换束发的巾帻与冠饰,女子则在发型和头饰上花样翻新。

 

  闹蛾金钗(陕西西安唐代李静训墓出土)

 

  翠羽簪

 

  虫草簪

  钗与簪

  秦汉时,玉簪最为贵重,它的趣名“玉搔头”记述在《西京杂记》中:那天汉武帝到他所宠爱的舞伎李夫人宫中,忽然头皮发痒,便随手拿起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从此玉搔头备受宫中嫔妃的宠爱,以至于当时的玉簪身价百倍。而唐代众簪中最为精美的当为由翠鸟的羽毛制成的翠羽簪了,湖蓝色的羽毛与金银宝石相搭配,色彩艳丽至极。它美丽的色彩和精湛的做工,使之成为世界上独有的绝美饰物。明清时翠羽簪更加受到女人们的深爱,乌黑的发髻上点点湖翠金光令人迷幻。而用蝴蝶、蜻蜓、螳螂等造型做成的似动欲飞的虫草簪,格外玲珑精致。它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在簪首做成各式小虫,配了枝叶,使飞虫的触角、眼睛和植物的枝叶如轻风吹动,精巧俏丽,令人心动不已。

  钗与簪的区别在于枝干上的分叉。现存最早的钗应是山西侯马春秋墓的一件骨钗,在一块完整动物肢骨的三分之一处分叉,并在分叉的上部烙以火印图案。汉魏时人们普遍用金、银等金属两端捶尖,于中部扭弯成并列的双股或三股的发饰称为钗。所以钗为“金”字旁。用金、玉、翡翠、琥珀、珠宝等制成的钗是贵族妇女的饰物,士庶之家常用银钗,而家境贫寒的女子所使用的是用荆条或铜、铁、骨之类制成的“荆钗”。在那些价值低廉的铜钗中,却有一种不同,即使是后妃贵妾也对它另眼看待,即“鎏金铜钗”。它是在铜钗的表面涂上一层很薄的金液,这样就成为金面铜芯,而“铜芯”与“同心”正好谐音,于是这种发钗便成了男女情爱的信物,取“百年好合,同心永结”的吉祥寓意。隋唐时代高髻盛行,发钗因而比簪更实用和更有装饰性。在后妃、命妇头上流行着一种华丽的大型 “花树”发钗。在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了一件极为美丽的金钗,这个生前为贵族家庭中的女孩,她随葬首饰中的“闹蛾金钗”,实为一件工艺价值极高的饰物。

 

  戴头饰的民国女子

  步摇与“胜”

  与簪钗同族的还有步摇饰。文献中最早出现“步摇”之名,是传为西汉宋玉所作的《风赋》:“主人之女,垂珠步摇。” 那些挂坠在簪钗上的小珠子,随着佩戴者步动而摇,这是多有趣的名字。东汉时的一种步摇极为奇特,是中原地区贵妇的重要饰物。《后汉书·舆服制》载:汉代皇后拜庙祭祀时所戴步摇有一个山形的基座,上有用穿了珠子的金丝或银丝做成树枝状的花枝,上面缀着小花或鸟雀禽兽等,步行时金枝、饰物摇颤不已。有的上面还装饰着六种神兽,如熊、虎和独角长尾的“天鹿”,两角双翼的“辟邪”、神牛等,人们将这些神兽安排在步摇上,含有祛邪纳祥的用意。而那种称为“金雀步摇”的,纤细的金枝纠结呈树枝状,有的上饰鸟雀,使用时直接插在发髻上,走路时金枝与鸟雀随步而摇,是中原女子广泛喜爱的饰物。隋唐五代步摇的种类很多,单支的步摇多斜插于发髻之前,多以凤鸟口衔珠串的样式,明代女子的步摇饰也多如此;而成对的则左右对称地插在发髻或冠上。仕女把步摇插在额前发髻正中,金银丝细细缠绕成图案,盈盈颤颤,精巧别致。清代时,汉族的步摇亦为满族女子所喜爱,她们称之为流苏。

  若说我们现今还能看到簪钗步摇的影,那“胜”则是完全的无踪了。相传“胜”是远古的神仙西王母常用的饰物,在汉代西王母的画像上常能见到“胜”。西王母被喻为纺织之神,细心的研究者发现,“胜”的式样和名称都源自织布机上的经轴,古人在玉质或金质的胜上面装饰成各种十字花纹的图案,这样的小饰物就是“胜”了。戴的时候一枝簪横插在发髻间,横梁的两端对称各缀有一件 “胜”。这样既支撑起发髻,垂在太阳穴两边的“胜”也是好看的装饰。而那戴“胜”的女子,姿态一定要端庄,脑袋一斜,饰物也就不端正了。而“胜”在民间却是欢快喜悦的饰物,有趣的是,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按照节气或节日来戴“胜”的特殊习俗,农历正月初七称为“人日”,每逢这个日子,古人都要把那些五彩的丝织品或者金属箔剪刻成人的模样,挂在屏风或帐子上,女人们则剪成人形戴在两鬓,叫做“人胜”,因正逢春节之际,又名“春胜”。这种风俗直至北宋时期仍很盛行,《东京梦华录》中记述着在正月初七的“人日”节,正月初十的“立春”:“家家剪彩或缕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今世多刻为华胜,像瑞图金胜之形。”

 

  晨起梳妆

  花钿

  必备的簪钗之外,花钿倒像是可有可无的,可一旦用起来它们却极美,是发髻间星星般的点缀。人们用金银珠翠和宝石等做成花朵形,所以为名。花钿在魏晋时已经普遍使用了,特别是金钿,是唐宋妇女头饰中必不可少的饰物。它可以是一朵朵单独的假花饰物,单独为饰的花钿像小簪一样,只是簪角细长轻巧,称作长脚小花钿,戴起来既可以成双成组,也可以直接插在发间为饰。另一种则是轻巧的花片儿,在花蕊部分留有小孔,需要时才以簪钗固定在发髻上,用后还可以拿下来。由于这些花钿十分轻巧,装饰华丽的妇女走过后经常会掉在地上许多,这也多成为诗人们描述的趣闻景象。甚至在年节或重大礼仪之后,半夜还有挑灯者专门拾取这些珠翠花钿或耳饰,竟成为一种职业,称为“扫街”。

 

  南熏殿旧藏《历代帝后图》中宫女头饰

  梳与篦

  中国古人认为头发是表现仪容极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对梳子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春秋战国时,男女梳头的用具分为梳、篦两种,统称为“栉”。汉魏时期,人们似乎格外重视梳篦,梳头篦发使头发整洁亮丽是礼仪的一部分。在晋人傅咸的《栉赋》中说:“我喜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东晋的《女使箴图》中,在绘有古代妇女梳理长发的画旁就写着妇女应该遵守的格言。制作精美的梳篦既有专门的清洗工具,还用专门的盒子来存放。插梳风气的盛极一时是从唐代中晚期开始的,女人们不仅插梳,而且插篦。而宋代女子的插梳竟到了疯魔醉痴的地步。梳子的形状越来越大,插戴的数量逐渐减少,不像唐代的“满头行小梳”了。头饰上的大梳子甚至影响到了妇女的坐轿出行,人们花费巨资制作珍贵材料的梳子来进行攀比,以至于朝廷下令禁止。那时梳篦的制作不仅讲究,材料也相当丰富。珍贵的梳料除了金、银、玉之外,还有犀牛白角、称为“鱼骨”的鱼牙、象牙和玳瑁。

  象牙梳本色是白色的,但有时也被染成绯红、靛蓝和迷人的绿色。将象牙梳进行染色加工,是唐宋时人们的一种偏好。在许多文献中,都记述着当时的小买卖人家卖梳子、修梳子、染梳子的情形。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里记载的手艺人中就有“接梳儿、染红绿牙梳”的。传世的一套宋代金头饰使我们看到当时的一种插戴方式。

 

  戴花的明清女子

  应景首饰

  古代女子最喜欢的就是“应景首饰”了。那是古人按照时令节气来佩戴饰物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做是应时序、图吉祥,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这些饰物大多随用随做或随用随买,制作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并不过高要求,只图吉利、高兴、热闹、漂亮。如立春时,人们要在头上戴 “春燕”、“彩燕”——用彩帛剪制成飞燕的形状,有的还粘贴鸟羽,用时系缚于簪钗之首,插于两鬓,表示迎春。也可用彩鸡来替代,俗称“春鸡”。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所戴的首饰则多以辟邪有关。除了手上的长命缕,头上还要戴用五彩帛剪成符牌的“钗头符”,用艾草编织成虎形的“艾虎”,据说都有辟邪的功效。在所有的节令中,以元宵节的首饰最为丰富。有以玉、白色丝织品或白纸做成梅花状的玉梅、雪梅;用罗绢或金银箔剪成像柳条状的“雪柳”;有用金银丝、金银箔或铜片、薄纱甚至乌金纸做成的蝴蝶、蛾子、蜻蜓、鸣蝉、蜜蜂等种种能飞的小昆虫,并附缀花朵、枝叶固定在簪钗上的称为“闹蛾儿”或者“闹嚷嚷”的饰物。这类首饰具有动感。人们戴上后稍一行动就枝摇虫颤,好不热闹。

  在古代各类文献中,一说到妇女首饰的文字就经常看到有“头面”这个词。而它并不仅指一种首饰,而是妇女头上的所有首饰的总称。大概是因为头上的首饰如同人的脸面,可以给人的形象增加光彩。金银珠宝也好,点翠玉饰也好,花儿树叶剪纸都好,种种饰物,争相璀璨,成为发髻上的盛宴。人们生活得好有趣,好热闹。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