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看着看着就穿越了:吐鲁番的百戏俑

作者:罗 林 · 2014-11-22 来源:凯风新疆

  

  双十一血拼大战刚刚结束,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纷纷一片“剁手了”的哀叹。近日,南京六朝博物馆的官微“@南京六朝博物馆”的一条微博引起轰动。一张“剁手俑”的照片让经历血拼大战的小伙伴们感同身受。经南京师范大学的六朝史专家王志高教授说:“这只是一个巧合,这个俑并非‘剁手俑’。”说起“俑”,新疆吐鲁番就出土不少,看着他们让人不禁思绪飞扬,仿佛穿越到了他们生活的年代……

  吐鲁番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之乡,而反映古代吐鲁番歌舞的史料,除了罕见的文字以外,最为直观的就要算壁画、绢画、纸画和雕塑了。为数不多,却客观存在于古墓中,用来殉葬的人或动物的偶像——俑,也就不可否认的成为我们了解古代吐鲁番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印证实物。凶猛威武,形体高大的镇墓兽;戴盔扎甲,英勇威武的武士俑和仪仗俑;披帛拽裙,雍容华贵的仕女俑;舂米作饼,生动逼真的劳作俑及马、牛、羊、猪、鸡生肖俑等。在这些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泥俑和泥头木身绢衣俑中不乏反映歌舞艺术的百戏俑。

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唐代骑马俑

  俑,源于远古帝王的人祭,是杀殉的替代物,是死者生时社会生活的再现。吐鲁番古墓出土的俑,虽然没有历史悠久的河南安阳殷墟陶制奴隶俑和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那么享誉四方,却也有许多像唐代大型彩绘天王踏鬼木俑一样国内仅有的孤品。更有诸如高髻舞伎俑、顶竿倒立木俑、狮子舞泥俑、白马舞泥俑、“大面舞”泥俑和弄“踏谣娘”泥俑等等对研究我国戏剧史、舞蹈史、美术史有重要价值的珍品。这些歌舞题材的俑不仅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根据,而且在流行时间上也都早于中原。

  男戏俑头戴黑冠,或穿黄色绢衣,或穿宽费对襟白色长袍,系轩色腰带,白衣裤。或上身罩甲下着绿色战裙,乌皮靴。或左臂前摆,右臂前屈作徐行状。或右臂向右侧斜伸,左臂向左侧斜伸略曲小臂下垂,双手握拳。或左腿下蹲,右腿向右侧斜伸作弓步。表情“滑稽戏调”,或眉飞色舞,或口眼歪斜互相逗哏,一派舞台丑角形象。

  女戏弄俑形态各异,不但装饰打扮不同,俯仰转侧的情态也不相同。面部大都描细眉,饰花钿、斜红、妆面。有的着团裹着兽纹锦衫,长裙拽地,披帛绕肩,作缓歌慢舞之态。有的上身侧扭前倾,右臂前屈,左臂后摆,露右足作歌状。这些浓化艳羡,无肃穆忧戚之情,有嘲弄欢欣之态的女俑,正是唐代妇女生活比较开放活泼的写照。

  在这些俑中,较引人注目的是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俑。有一戴黑色风帽,帽裙下垂围颈,穿双袢系肩绿色长裙俑,咋一看是女性,仔细打量则是男扮女装。另一俑面目清秀,戴官帽后面露出了发髻。这些都形象的说明京剧中男演员扮青衣、越剧中女演员扮小生不是近代的独创,千百年前就已经有了。

 声明:本文系凯风网原创(综合)内容。转载或引用本内容请保留本网来源、作者及网址。纠错电话:0991—2398315        

分享到:
责任编辑:草原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