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品。然而,我们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生产腐竹时,会往里面添加一种特殊的“大料”,这种添加了“大料”的腐竹,吃起来虽然口感好,但却有可能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毒腐竹”。那么,这种“毒腐竹”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最近,山东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特大制售“毒腐竹”案件,首次全环节揭开不法分子制售“毒腐竹”的犯罪黑幕,我们一起去看看。
日前,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首次直接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添加物的源头入手,全环节打掉一个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制售“毒腐竹”案件。这一案件的告破还得从前不久,山东省滕州市警方接到的一个举报说起。
举报人声称,市里滕平路上一家名为“真滋味”的饭店,白天大门紧闭,但是一到夜里,却经常散发出难闻的刺鼻味道。
同期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亚增
群众反映了这个地方阶段性的发出一些刺鼻的气味,非常难闻
记者了解到,异味、深夜,这些关键词引起了滕州警方的注意。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发现,这家名为“真滋味”的饭店其实早已停业,并被转租给一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妇女沙某。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沙某承租饭店后,白天紧锁大门,不对外营业,而一到晚上,就有几个工人来到这里,在沙某的指挥下,生产一种外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
同期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徐美湖
在检查的过程当中,他说是生产这个漂白粉
沙某对外宣称的所谓“漂白剂”,在厂内也被工人称为“大料”。令警方不解的是,这些“大料”的出货时间,总是在夜深人静时,被一辆车牌号为“鲁DDL7215”的蓝色大货车悄悄拉走。“真滋味”里的种种异常表明,这儿很可能是一个违规生产不明物质的黑窝点。那么,这个窝点里生产出来的“大料”,到底是不是沙某所称的漂白剂?为了查清真相,警方提取了沙某生产的部分“大料”样品,送往权威部门进行检测。记者注意到,鉴定结果显示,警方提取的样品中,根本就不含沙某所宣称的漂白剂所具有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钙和氯化钙。不仅如此,样品中还检测出了连警方都深感意外的物质。
同期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徐美湖
检测之后出来的结果,令我们大吃一惊,这里面含有硼砂
硼砂是一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无色结晶化学物质,具有防腐、增筋的作用,过去常被用于豆制品生产。但硼砂具有致癌性,并会在人体内蓄积,危害极大,因此早在2008年,我国就将硼砂列为第一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添加剂名单》,明确规定不得在食品生产中添加硼砂。但是现在却在沙某生产的“大料”中查出硼砂成分,这引起了办案人员的警觉。
腐竹警惕:加入“吊白块”
识别方法:“吊白块”是一种工业用增白剂。不法分子为了让腐竹变白、光洁度提高、韧性增强,违规掺入有毒物质“吊白块”。“吊白块”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感,但加热后会分解出剧毒的致癌物质。合格的腐竹为淡黄色,蛋白质呈纤维状,迎着光线能看到一丝一丝的纤维组织;捏一捏,易碎的腐竹质量比较好;取几块腐竹在温水中浸泡,变软且泡出的水是淡黄色、不浑浊的,即为质优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