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拨浪鼓在中国为何经久不衰

作者:佚名 · 2014-12-22 来源:新华社、大连日报、澎湃新闻网等。)

  作为儿童玩具的拨浪鼓,国人再熟悉不过。据考证拨浪鼓最早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后代绘画、图案中均可找到它的痕迹,可谓是中国人的传统乐器、玩具。而到今天,拨浪鼓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儿童玩具。

  拨浪鼓为何从玩具演变成艰苦创业的象征?这或许应该从“挑货郎”说起。

  拨浪鼓诞生: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中有疑为鼓的器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很类似今天的腰鼓,也很像一只未装双耳的巨大拨浪鼓。战国时期的一种“架鼓”,鼓身极扁,两面蒙鼓皮,类似现代“大鼓书”说唱艺人所用的鼓。这些鼓的出现,被认为是拨浪鼓产生的基础。

  拨浪鼓在不同地区,或被称作波浪鼓、播郎鼓、摇咕咚、小鼓等,但其形态最早是出自战国时一种叫做“鼗”(táo)的打击乐器。鼗的两侧缀有两枚弹丸,摇动时自击发声,但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因此无法产生准确、复杂的鼓点。《周礼·春宫·小师》上有“掌教鼓、鼗、柷、敔、箫、管、弦、歌”的记载,可见在当时拨浪鼓是与箫管弦等并列的乐器。

  发展至宋代的拨浪鼓,除了作为礼乐之用,流入民间就演变成了颇受欢迎的儿童玩具,流行于甘肃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盐源和北方广大地区。南宋苏汉臣所作《五瑞图》中,五童子或戴面具、或涂面,其中一人双手各持一件拨浪鼓,鼓面彩绘花纹,鼓身还铜镶小花,十分精致美观。

  普遍而言,拨浪鼓主体是一面小鼓,鼓下有柄,两侧挂着两枚弹丸,转动鼓柄弹丸被甩起击鼓发声。鼓身是木或竹制,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当然现代工业玩具中已停止了拨浪鼓的生产,原因是双耳弹丸如玻璃珠、酸枣核等,极容易被儿童吞食造成危险。但塑料制成的拨浪鼓,在农村及中小城镇仍然有市场。

  从“挑货郎”变身小商人

  其实提起拨浪鼓,年纪稍大的人们脑海中或许都浮现一个画面——肩挑日用小百货走街串巷的民间货郎,手摇拨浪鼓饶有节奏地吆喝着招徕顾客。

  拨浪鼓成为货郎的“标配”,已有千年历史,南宋李嵩就创作过一幅画作《货郎图》。画中货郎所持拨浪鼓,造型颇为考究,鼓柄做成葫芦把,鼓形如罐,双耳类似皮条。还有多层货郎鼓,由三四个由小渐大的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相间转向90度,每个鼓各有双耳。一般鼓面越大,发音越低沉,反之发音越高亢,因此摇动时鼓声高低错落,叮咚悦耳,被近现代部分地区的货郎所喜爱。

  拨浪鼓受到货郎钟爱,是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共同发挥了作用。拨浪鼓可奏出富于变化的声响,配合叫卖者有腔有调的吆喝声,加之它造型本身有娱乐性,能吸引居民尤其是儿童的注意力。

  不少北京人会认为,拨浪鼓是老北京的宝贝玩意儿。的确有许多反映老北京市井民俗的书中描述过拨浪鼓的故事,如《燕京风土录》中一篇《打小鼓》这样写道:“打小鼓就是收旧货的……打小鼓的分两种:一种是打硬鼓的;一种是打软鼓的。打硬鼓的本钱比较大,同各个古玩铺都有相当的往来,他们自己也开着小旧货铺。打软鼓的与打硬鼓的相反,他们专到穷人的家里、小胡同去收买破旧无用的东西。”

  拨浪鼓摇出的“义乌精神”

  创建于1982年的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今天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产品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拨浪鼓则被认为是义乌市场的象征,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门口,矗立着手拿拨浪鼓的挑货郎铜像,在廿三里街道还有拨浪鼓市民广场。义乌人尊重拨浪鼓,始于300年前当地的“鸡毛换糖”。

  据《义乌县志》记载,清乾隆、道光年间,将近年关时农民就肩挑自制的糖饼、姜糖,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和人家换杀鸡宰鸭拔下的鸡毛鸭毛。好的鸡毛鸭毛做成鸡毛掸子卖,差的就当肥料。当时货郎的“装备”有2个箩筐、2个山货盒、1个拨浪鼓和1根扁担,盒子装糖饼,箩筐装鸡毛鸭毛。后来货郎不再收鸡毛鸭毛,担子里的东西变成了各种日用小百货,但摇拨浪鼓揽客的方式一直延续着。

  此次李克强总理获赠的两只拨浪鼓,是从经营户中征集而来。旧的拨浪鼓本来的主人已80多岁,自1960年代初就拿着它走街串巷,做小生意。新鼓是由浙江工艺美术大师万少君和徒弟用大红酸枝配羊皮制成。有意思的是,旧的拨浪鼓为1颗珠子,新鼓则有2颗。义乌商城负责人解释,它们分别象征着义乌市场的过去和现在:过去是实体市场一条腿走路,现在有了线上线下两条腿。

  这只新拨浪鼓直径10厘米、厚度4.8厘米,鼓身雕刻着四只形态各异的鹅,以及“咏鹅”两字。“‘咏鹅’取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因为骆宾王的故乡廿三里是义乌拨浪鼓文化的发源地,浮萍则寓意幸福、平安。”万少君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