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在蓝色海洋世界,还有许多“会飞”的鱼。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令人羡慕的翅膀,但“飞行”起来毫不逊色,接下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上的“飞行家”!
巨斧燕子
【一】巨斧燕子(Giant hatchet fish),别名大胸斧鱼,群居生活,常扮演上层水域的掠夺者,有“淡水飞鱼王”美誉。鱼鳍特大,全身呈单一的银色光泽,腹部突出且大,跳跃能力颇佳,任何浮在水面上的饲料或活饵都会成为它的腹中物。主要分布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巴拉圭河以及奥莉诺科河流域。
鱼身鸟翅
【二】飞鱼(flying fish),长相奇特,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类的翅膀一样。大的长一尺左右,翅膀与尾巴等长常成群地在海上飞翔,形态像鲤鱼,鸟翼鱼身,头白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它常常夜间飞行。有时它在空中飞翔时,往往被空中飞行的海鸟所捕获。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等流域,在那里都可以见到它们飞翔的身姿。
大风筝
【三】蝠鲼(Mobulidae;devil rays)体型虽大,宽大于长,最宽可达8米。体盘菱形,一头宽大平扁,吻端宽而横平,胸鳍长大肥厚如翼状,它能跳1.5-2米高,落水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场面优美壮观。在繁殖季节,有时用双鳍拍击水面,跃起在空中翻筋斗。最具特色的一个习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飞跃绝技!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
大伞帽
【四】雨伞旗鱼(Atlantic Sailfish),体呈纺锤形但较延长、侧扁,口大,吻端延长呈枪状。鱼体为紫黑色,腹部银白尾鳍深叉,特征是背鳍基底长且如旗帜般。泳速快,性凶猛,常追捕鲭、飞鱼等洄游鱼类,善跳跃,偶尔会跃出水面。主要分布在三大洋之热带、亚热带等海域,包括台湾南部及东部海域。
龙头蝶翅
【五】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俗称绿翅鱼,体延长,稍侧扁,前部粗大,后部渐细。其两侧各有1纵列棘楯板,胸鳍长而宽大、位低,内侧为具斑点的艳绿色,尾鳍截形,后缘白色。小鱼胸鳍平常收缩于体侧,但张开来像一对翅膀,适合在水中滑行,渔民要直接抓到它并不容易。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岸均有产之,但产量少,其主要渔场是黄海和东海的交界处。
尖头翅鳍
【六】尖头燕鳐(Cypselurus oxycephalus),广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以能飞而著名。体型皆小,最大约长45公分(18吋),具翼状硬鳍和不对称的叉状尾部。洄游性鱼种,生活于近海或浅海域之表水层,并不分布于开放水域。受惊吓时会利用其特化的胸鳍跃出水面作长距离的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