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孟郊的《游子吟》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那个时候不是很懂这首诗的意思。但近日笔者在甘泉的街道上见到了在中央财经大学读书的张萌,她很小就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旁人几次劝她的母亲放弃她,然而她的母亲王琼不但没有放弃,反而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在教育她,使她一步步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周末,走进甘泉县城王琼家中的时候,现年45岁的她考虑到秋季已经到了,张萌快上学走了,害怕她着凉则为她织着毛背心。其实,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然而对张萌19年的付出,却让“母亲”这个称呼愈加的伟大和动人。
1994年在县农经站工作的王琼与在东沟教学的张延明结了婚,1996年的6月,还沉浸在甜蜜爱情里的小两口的大女儿张萌降生了!当他们还沉在喜悦当中时,张萌就满月了。
俗话说得好,孩子满月要给换上新衣服,那样的话孩子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王琼的姐姐在酒席快开始的时候,则为张萌换衣服,却摸着张萌的背不对劲。这下王琼急了,她平时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发现呢?于是,她赶紧和家人抱着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在为张萌检查完身后,说这是先天性的,手术不好做,也告诉她这孩子轻则智力障碍,重则终身瘫痪,随时都会夭折。
听到这句话时,王琼感觉天都塌了下来,“无论怎么样,我一定要带好我的女儿。”就这样,夫妻俩将孩子抱回了家。
因为家里的条件有限,他们结婚也是租的房子,所以,到了上班的时间,王琼没有把孩子往出托,而是与孩子寸步不离,就连上厕所也要把她抱在怀里,只有这样,她才放心。也为了让女儿受到更好的教育,那个时候他们夫妻的工资基本都用在了孩子的奶粉和教育孩子的课本,她也开始认真学习儿歌和唐诗了。
因为孩子不会吃奶,所以,王琼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勺一勺给孩子喂奶粉,所以,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她就为她背着唐诗,为她唱着儿歌。看着别人家四五个月的孩子已经会翻身,可是自家孩子连动都不动一下,别人家的孩子一逗就笑了,可自己的孩子不管怎么逗都没反应,王琼想到医生说的话了,但她却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照顾好女儿。所以,她依然心里流着血地为她背着唐诗,为她唱着歌。单位领导看着她照顾女儿的样子,则让她看着办公室,很少安排她下乡。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张萌已经十一个月了,王琼早晨起来继续把张萌抱在怀里准备给喂奶粉的时候,张萌对着她笑了,还喊了声妈妈。王琼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以为自己在做梦,她摇了摇头,深深地亲了口女儿的额头后,端起碗准备给喂时,张萌又喊了声妈妈,她激动地眼泪瞬间就直流,在家里大声地喊,女儿会喊妈妈了……
那天的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的,但她还记得她在上班的路上抱着孩子唱歌的时候,引起路人许多诧异的目光,甚至有人喊她“神经病”,但她的声音越放高了,因为她发现女儿看着她的样子,时不时地笑着。
当笔者看着她说到这里兴奋的样子,准备问她时,她赶紧擦了擦眼泪说,那个时候,家里陪着她们俩的只有电视,每当新闻播放完的时候,天气预报就开始了,在给孩子过完生日后,她收拾着家里,却听到主持人刚把北京播完后,张萌随口而出哈尔滨,而且声音很真、很大,她这么长时间看电视都不知道接下来是什么地方,听到女儿喊出这句话后,她停下手里的活看着电视,没想到真是哈尔滨,谁说我的女儿有智力障碍呢?她在心中更有信息教育女儿了。
但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女儿过了生日还只是坐着,连爬都不会爬,难道医生说的瘫痪会成真的吗?由于丈夫在乡下工作,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怎么办呢?当她有时需要下乡的时候,她就把女儿背在背上工作着,她的朋友想为她照顾时,她就说,看不到张萌让她怎么工作呢?
随着张萌渐渐长大,想到如果他们百年之后孩子连个伴也没有,就在张萌五岁的时候,为她生了个妹妹,连她大肚子的时候,实在抱不动了就把她始终背在背上,这让左右邻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候过来帮她做个饭,有时候把她拉到自己家里吃个便饭。就这样,在第二个女儿过生日的时候就会走了,她试着把张萌也放在地上,想让她也学着走路,让人兴奋的是她学着她向前盘旋了几步,就爬在地上了,但王琼看着张萌的样子,高兴地忘记了疼痛,而跪在地上抱着张萌哭了,她这次的哭是高兴地哭——张萌会站着向前盘旋的话,就会走路。
张萌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当她抱着女儿报名的时候,老师有点为难了,因为老师害怕孩子会拖她的教育成果。看到老师为难的状态,小小年纪的张萌就对老师说,老师她可以背几首诗吗?老师有点想不到,也有点为难地点点头,因为张萌背的诗都是她上中学后才学到的,她有点异样的抱起张萌对王琼说,这个孩子她要了。王琼还准备说什么时,老师已经抱着张萌继续为其他同学报名去了。
上幼儿园的时候,王琼把张萌送到学校,老师们看着张萌的聪明越来越喜欢她了,经常抱着她上厕所,一次,当她的班主任感冒了流着鼻子,她就向老师招了招手,见老师向她走来,她就拿出王琼装在她兜里的纸给老师擦鼻子,还为她唱了首王琼教给她的歌。其实,张萌她根本就想不到,那时的王琼就在窗外望着她。
作为一个普通的百姓,感冒是常有的事,然而当王琼遇到感冒时,她根本舍不得为自己花一毛钱,为了节省开支,她使劲地喝着开水,一直到全身出汗,她感觉稍稍舒服一点的时候,继续精打细算着家里每一分钱的收入,甚至为了节省一度电,而外出捡柴禾做饭。
张萌小学的时候,王琼对孩子的接送是风雨无阻,当张萌小学毕业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延安实验中学时,王琼想到孩子还小,必须要上去照顾,那样的话就没办法管二女儿了,思前想后,她还是让她在县中读书了,考虑到张萌行走不便,每天下午在放学铃声响后,王琼已经端着饭盒站在校门口了,每天晚自习的铃声响外后,王琼已经站在校门口等着女儿了,就这样坚持到张萌初中毕业。王琼拿到张萌的成绩单540分,也看着二女儿长大了,所以,她拿着成绩单带着两个女儿直身闯进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老师看着成绩单在网上查延安的考试成绩,直到那时,她们才知道张萌考的成绩是全市的状元。但她唯一的条件是,让二女儿也在那里读书,老师害怕优生流失,随口就答应了。
就是在王琼的坚持下,2014年的7月,张萌终于以655分、陕西省文科74名的成绩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
“我19年没买新衣服了”在与笔者的交谈中,王琼不时局促的拉一拉自己的衣服,“我家四口人的衣服都是亲戚朋友送的,平时的工资都用在了张萌的营养补助和两个孩子的教育了。”王琼口中的小女儿比大女儿小了四岁,如今正在读高一。“我父母生病住院从不告诉我,怕我照顾女儿还要为他们二老着急上火!”说到这,王琼几度哽咽的说不下去。
是啊,这些年来,由于王琼的精力几乎全部都投在了大女儿身上,而忽略了家人,不能尽孝于父母床前,一直是她耿耿于怀的心结。
这时,张萌从同学家里玩回来了,见有笔者,则高兴地把她妈妈的脖子一搂,说:现在她虽然上大学了,但千里之外也阻隔不了她与母亲分享生活的冲动劲,那就是一天一个电话,报个平安,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总是她每日里做的最开心最踏实的事。
乐观、开朗、向上,是笔者对这位母亲最深的印象,生活虽然给予了她难以想象的磨难,但这并没有磨灭她对生命的信心和向往,也没有妨碍她将快乐和坚强传递给女儿,在她的感染下,张萌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她有一位这样爱她的妈妈!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正是众多像王琼这样不离不弃和坚强守护的母亲存在,才有那么多残疾孩子健康平安的长大,才更觉母爱的厚重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