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西安大三学生王福顺研发出可穿戴心电图机

2015-10-19 来源:西安日报

  “做这个项目,是因为身边曾有中老年人突发心梗过世,就想做个可以让人穿戴的心电图机,希望悲剧不要再上演。”今年读大三的王福顺看上去很学生气,虽然自己的专业是通信工程,但他非常善于观察,希望自己的产品“为用户提供傻瓜式的监护服务,能做到有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创新构想源于自身经历

  “心电图机似乎是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该研发的设备。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更像一个门外汉。”王福顺的项目创意来源于一个暑假,那时他即将升入大二。母亲告诉他,隔壁家的阿姨因为心肌梗塞去世了,还不到50岁。“我挺难过的,毕竟这位阿姨还年轻,可是过了不久身边又有一位爷爷也因为心肌梗死去世。我才注意到,看似健康的人,却有着不易察觉的心血管疾病。我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小王很快有了一个创意——做可穿戴心电图机的项目。他介绍说,这个产品不同于医院大型的设备,也不是市面上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想要在已有的心电图机技术基础上,做出一款智能的可穿戴的提供诊断级别的微型心电图机。特别是心脏病患者,做到发病前的预报以及发病时的精确记录,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数据。

  小王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因为“在如今物联网,大数据迅速发展背景下,软硬件技术不断成熟,各芯片厂商都在追求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各种智能设备应运而生,我觉得我的产品一定可以实现。”

  找队友比找女朋友难

  到了大二下学期,一个同学找到了王福顺,建议他参加微软创新杯的竞赛,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科技大赛。王福顺很激动:“我当时觉得我的心电图项目应该就可以参赛。”

  然而,万事开头难,寻找队友并非易事,回忆起那时的经历,小王的表情显得挺痛苦:“我联系过很多人,为了找一个做安卓的队友,我加了一个30多人的QQ群,最终询问无果,技术稍好的人都有项目,剩下的都是初学者。而做后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找队友的过程让他“经常崩溃”,小王开玩笑说:“那段时间,我每天和人聊天必问的就是‘你身边有没有合适做项目的人?’感觉找一个合适的队友比找女朋友难。”由于找队友花费了太多时间,小王立刻调整了战略,由于对硬件很熟悉,他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项目的细节设计和采集板的制作上,同时安排合作的同学去熟悉心电图学。

  没有辛苦是白费的,小王很乐观:“在找队友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做,但还是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做心电方面的同学,还有几个工程师。大家对我的帮助很大,他们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确定这个东西值得去做研究。”有了这些助力,小王做项目有了主心骨,虽然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时,这些朋友不能就具体问题作出直接回答,但总会指导你去解决。小王说:“有一个工程师人特别好,他说自己大二的时候连个流水灯都点不亮(这是最基础的实验),以此来鼓励我不要害怕困难。”

    希望项目能尽快产品化

  虽然学的是通信工程,但小王的观点是:“专业并不可以限制我们的思维和研发,不同的领域却有相通的技术,这样的项目涉及很多领域,不是任何一个独立的专业可以解决。”这时,所在的大学给予了他很多资源,包括时间、资料,还有人才和指导老师的悉心帮助。做项目很耗费时间和精力,但小王并不认为这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他说:“做项目让我在课本上的知识得到了发挥,实践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锻炼了思维,让我不拘泥于课本不拘泥于专业,我觉得这样的思维锻炼比知识与技术本身更重要。”

  目前,小王的“可穿戴心电图机”顺利参加比赛,并且取得了二等奖和几千元奖金。顺风顺水,团队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下一步,团队计划用奖金做进一步的开发,将其产品化。对这个过程,还是在校生的王福顺非常谨慎,他说:“做一个产品,对于毫无市场经验的学生来说可不是简单的事,必须做好用户定位,建立在用户定位上的详细功能模块设计。而且,我们做的是医疗器械,丝毫的失误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据了解,医疗产品必须进行非常严格的认证,小王和他的团队还在不断地规范与测试中,他说:“我们目前确实面临着一些技术还有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能得到来自社会的进一步支持和帮助。”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