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首部反恐法令颁布 各国反恐政策大盘点

作者:飞飞 · 2015-12-30 来源:凯风北京

  2015年12月27日,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安卫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该法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我国出台的首部《反恐怖主义法》共十章97条;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将反恐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自美国“9·11”事件后,各国是如何应对反恐“斗争”的?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1.俄罗斯式打击

    主要威胁 分裂主义和伊斯兰极端分子

  2009年俄罗斯颁布《俄罗斯联邦反恐构想》;2013年颁布《新反恐法》,打击前将不向任何人发出警告,可动用几乎一切手段;所有恐怖分子必须击毙;恐怖分子造成的损失由其亲友进行赔偿。

  2.以色列式安保

    主要威胁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恐怖袭击

  以色列有400余家非军事工业公司从事与反恐安全有关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如已投入试运营的“反恐公共汽车”。以色列国防军有一所反恐学校,为社区居民培训。有几乎世界上最严格的安保,出入境飞机在登机前要对乘客携带的行李和托运的行李一律开箱检查;包括商场、公园、车站,甚至超市都会实行人身扫描式的安检。

  3.英国式“预警”

    主要威胁  直以来的北爱尔兰恐怖主义活动、独狼袭击、本土第二代移民中的极端势力

  2009年英国发布《国家反恐战略》,提出所谓的“4P政策”;即打击、预防、保护、预案。并在政府中设立“国家反恐安全办公室”和“国家基础设施防护中心”,统筹国内反恐资源。为让公众了解反恐机构的工作,督促民众参与维护国家安全,据报道,英国军情五处(MI5)曾招募一百多名退休老太太和年轻母亲作为“秘密特工”,监控可疑分子。

  4.美国式处罚

    主要威胁 “基地”组织;ISIS、科拉桑、支持阵线等

  2001年10月26日,在美国“9·11”事发后第45天,布什总统签署了由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的《美国爱国者法案》,使之成为打击恐怖主义的正式法律。事实上,早在1996年,美国就出台了专门针对恐怖主义袭击的《反恐怖主义法》。

  5.法国式“零容忍”  

    主要威胁  宗教激进分子、参加了伊拉克战争并带着暴力思想回国的国民、以及在监狱里思想变得极端的人

  法国国民议会2005年11月29日投票通过反恐怖法案,决定增加在公共场所的录像监视设备、延长犯罪嫌疑人拘留时限和加大对恐怖分子的惩罚力度等措施,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该新反恐法的核心就是“零容忍”。

分享到:
责任编辑:乱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