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葡萄美酒夜光杯 说说凉州词里的酒文化

2016-01-04

网络图

  在唐朝,诗都是可以配乐来唱的,凉州词就是凉州歌的歌词,凉州歌就是凉州当地的音乐,就像现在湖南民歌都是龙船调这种的,到了山东,民歌就是沂蒙山小调一样。

  因为是一个地方的音乐,凉州词肯定不止一首,在唐诗当中脍炙人口的凉州词就有两首,其中一首写军旅生活,也能算作是边塞诗;另一首则写景。下面重点说说那首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这种东西并不是中国原产的,原产地应该是在欧洲的地中海,后来传到汉朝所称的西域,就是现在新疆和中亚地区。随着汉朝张骞通西域,葡萄开始传入中国。然后便有了葡萄酒,这说明中国的酒不仅仅是粮食酒,也有果酒,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也写过丹青生四蒸四酿的葡萄酒。

  下面说说这个“催”字,我过去也觉得是弹起琵琶,催促将士们上马出征,后来看了其他学者的一些解读,感觉到不是这个意思。将士们是要上阵杀敌,玩命去,大部分人有命去没命回来,临出征前喝个酒,你还没完没了地催促,好像是嫌大伙死的慢似的。能上阵杀人的丘八大爷都不是什么好脾气,真有好脾气的,几场仗打下来,要是还能活着,那也肯定变得粗暴和凶残。

  将士们都是刀头舔血的主儿,马上就去死了,你这里还催促,最后结果很有可能还没上战场就军前哗变了。这个“催”应该是一个曲子的类型,就是说各位战士喝着酒,那边有人弹琵琶给他们壮行。这种乐曲应当是慷慨激昂的,因为是要出征上阵,必须充分调动士兵们的男性荷尔蒙。就跟米卢带中国队时,每次队员上场比赛之前都给他们看“热血强人”之类的电影,把队员的战斗力激发到最大值。

  古代的战前动员也挺有特色,激昂的音乐再加上酒,基本上很多人就忘了死字怎么写了。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其实是酒,如果只有音乐,头脑清醒的人听了,根本不足以消除对战争和死亡的恐惧。但如果喝完了酒,头脑不太清楚的情况下,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情绪。那些个打架斗殴的很多是喝完酒失态了,还有开车的,酒后驾车容易出事并不一定是因为容易疲倦,很多酒量大的人并不会被几杯酒放倒,但是酒会让人的情绪亢奋,平时达不到的速度能够达到,平时本来会停车让行也会加大油门开过去。我就听过一个总开车的人说:“喝完酒开车,道也宽了,人也少了。”这不出事等什么啊。

  在公共交通当中,这个酒让人失去了谨慎之心,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换个场合,在战场上,它把人的情绪能够调动起来,又是极其有效的手段。记得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时候,就看到一些秦俑的腹部有一些鼓,就跟怀孕四五个月似的。兵马俑的塑造是很写实的,反映的是秦军的真实情况。这些士兵属于秦军的死士营,也就是敢死队。他们都承担最危险,最艰苦的任务,死亡的概率最大。在他们上战场前,会让他们大量地饮酒,让他们头脑麻木,神经亢奋。由于当时没有蒸馏酒,酒的度数都低,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能用量,所以肚子装酒太多,于是便鼓起来了。你说酒壮英雄胆也好,酒壮怂人胆也罢,对于随时面临死亡恐惧的他们而言,酒便是必不可少的伙伴,这其实也应该算是一种人性化的手段。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都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好是坏,关键是将其用在哪里。烟对人体的危害比酒还大,但有人需要熬夜创作或者就是需要值班,烟能够有效地提起人的精神。即便是毒品,冯小刚电影里不是说过吗?“对正常人用吗啡是犯罪,但对一个被病痛折磨垂死的人来说,吗啡就是一种关爱。”反过来,药是治病救人的,但用错了就能杀人。忘了说了,这首诗的作者叫王翰。

  再说说另一首著名的凉州词,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不多说,说一个故事。话说乾隆皇帝喜欢书法,有一次来了兴致,找来纸笔,写了一遍这首诗。结果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间”没写上,皇上很懊恼。这时候纪晓岚在旁边,由于当时还没有标点符号,结果纪晓岚重新断了句,变成了一首新作: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不错,乾隆大喜。各位看到没有,想把领导的马屁拍好,没点学问,没点本事也是不行的。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