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春火车站候车大厅,李永平喂孙女吃面 新文化记者 孙立国 摄
开栏语:
春节将至,身在异乡的人们又要奔上回家的路,故乡有父母的呼唤、妻儿的盼望和等待,忙了一年的人需要在家的温暖中释放一年的疲惫,亲人团聚将会给拼搏的人以力量,让他(她)在新年里继续前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于是,回家团圆让很多人“义无反顾”挤入春运大军,他们身上的故事或许就在你我身上发生着……
回家过年。
很多年轻人无论在外多忙,总要在年前赶回家与父母团聚。然而,有这么一些老人,在春节前“逆向迁徙”,去子女那儿过年,白城的曹丽君就是“逆向迁徙”,她和老伴儿带着孙女去儿子那儿过年,用她的话,“和儿子团圆,那样才是过年。”
祖孙三人同吃一碗面
昨天下午1点,长春火车站候车大厅里,46岁的曹丽君哄着5岁的孙女朵朵吃泡面,朵朵很听话。朵朵爸爸在无锡打工,她一直跟着奶奶在白城洮南农村生活,因为父母工作忙,朵朵一直由奶奶照看,“以前过年,儿子再忙也要回白城老家一起过,可今年儿子刚去无锡没几天,再折腾回来太累了,我们去那过年,省得儿子儿媳来回折腾!”曹丽君说,儿子在哪,孩子的家就在哪,和儿子团圆那才是过年。
曹丽君一边说,一边哄着朵朵吃面,孩子吃不了,她接过来喝了两口汤,把面留给了老伴儿李永平,“你多吃点,一会还要拿几大包的东西呢。”曹丽君对老伴儿说。
儿子被骗 无奈外出打工
今年是曹丽君第一次去外地过年,“以前都是在家过,今年去外地也是没办法,为了与儿子团聚。”
之前曹丽君夫妻俩在家种地,儿子在城里开了一家洗车行,生活也还过得去,“我们种地,农闲时间看孙女,儿子和儿媳经营洗车店,可没想到天不遂人意啊!”曹丽君叹了口气。
儿子刚兑下洗车行一个多月,因为没有经验被骗了,洗车行到期,投进去的5万元全搭里了。为了赚钱,儿子儿媳去了外地打工,“我们两口子身体还行,不忍看儿子辛苦,也跟着儿子去了天津打工,结果,我妈妈在老家又病了,一个多月前,老人走了,儿子又去无锡打工了。”曹丽君说。
原本曹丽君计划年后再去与儿子团聚,可年前没买到车票,“我们一合计,去无锡过年,过了年在无锡找个活,只要和儿子在一起在哪儿都行。”曹丽君说。
带笨猪肉去无锡过东北年
无锡对于曹丽君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我去过几次,说不熟悉,那里完全不同于咱们东北,吃饭不习惯,说话也听不懂,可为了孙女、为了儿子,这些我们都能承受。”让她欣慰的是,妹妹也在无锡,是个依靠。
这次出门,夫妻俩的担子不轻,三大包行李里除了有三个人的换洗衣物外,还有给亲戚带的土特产,“这些行李就得她爷爷背,我就负责照看孙女。”曹丽君说,去妹妹那儿,没带太多东西,带了些笨猪肉,两只小公鸡。之所以带笨猪肉,实在因为吃不惯无锡的东西,“过年吗,就想过有东北味儿的年,有了笨猪肉、小公鸡,一家人在无锡过个东北年也是不错的,头一次在外地过年,还挺不同的。”
打算:让孙女在无锡上学
为啥不让儿子回来过年呢?曹丽君有她的想法,她不想儿子太奔波,太劳累了。
十几天前,儿子去了无锡,很快在那儿找到一份工作,可工作太忙,春节期间只休息一两天,“如果儿子回来,时间全搭路上了,我们去那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团聚。”更让她坚定去无锡的是,妹妹在无锡帮他们夫妻俩找了工作,初五就能上班,“儿子两口子工作,我们也能上班,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辛苦一些不算啥。”曹丽君说。
这次出门前,曹丽君做了长远打算,老家的房子租出去了,地也包给别人了,“我们打算在无锡打工,最起码要干一年,在无锡给孙女找个幼儿园,如果一年下来还不错,一家人就在无锡生活也不是不可能的。”
她的心愿很简单,有儿子的地方就是家,“其实去外地过年也挺好的,可以出去开开眼界。”曹丽君说。
对于“逆向迁徙”,曹丽君是头一次听说,“没想到,我们还赶个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