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知食:杨梅——在古诗词中出现的味道

2016-06-17 来源: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1时节的味道

到了吃杨梅的季节,车站的旅客会看到一只只小小的竹篓,里面盛满玛瑙般的精致果实,上面盖着蕨叶,一股细腻清新的时节味道扑面而来。  

1、雨到间歇采梅子   

  

 

梅雨之前的水果很多,可是在江南这段时间最好吃的却是杨梅。杨梅二月开花结果,却要到五月下旬才会逐渐成熟,颜色主要有红、白、紫三种。尤其是紫色的,本身颜色就会是从浅红色到深红色,再到紫色,尤为漂亮。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水果,喜湿、耐阴寒的亚热带水果树种。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  

一到黄梅雨季,雨后再看杨梅树,水汪汪紫悠悠的杨梅果格外精美,就好像玛瑙一样晶莹漂亮,所以趁着梅雨间歇,出门采摘杨梅不失为一种田园趣事。  

2、杨梅最多花样经   

  

 

杨梅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杨梅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果酒等食品,其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在香港超级市场的东魁杨梅,曾经卖过1美元一只的高价。  

经常食用有助于减肥防胖;也能改善习惯性便秘;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后食用也能缓解伤害;对患有口腔咽喉炎  胃气痛、烦渴、急性胃肠炎及有痢疾的人都有一定的疗效。  

加之我国很早就开始人工育植杨梅,所以杨梅的利用方式很多很多,食疗上很多菜谱用到了杨梅,比如最有名的酸梅汤、杨梅绿豆粥、杨梅西米露等等。  

食疗中药膳更是用到杨梅作为君臣之辅。比如《闽南民间草药》中有治胃气痛的药膳方子:杨梅根(要白种的)一两。洗净切碎,和鸡一只,水酌量,炖二小时服。再如《贵州草药》中记载:治吐血,血崩可用杨梅根皮四两。炖肉半斤吃。  

杨梅酒也是可堪比拟葡萄酒的著名果酒品种。  

当然,杨梅也不能多吃,因为它容易上火,而且阴虚血热、火旺或有牙病者以及糖尿病人都忌食杨梅。  

3、甜酸皆好也是药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2江南的味道

杨梅原产于江南,在江南这种山川灵秀的地方,杨梅这种可爱的水果自然也蕴含着江南独有的味道。  

1、吴越西山血泪情深   

  

 

相传二千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决定隐居山野,带着西施一路来到牟山湖旁湖西岙。范蠡觉得此地山岙纵深,人烟稀少,山上有果树,山下有清湖,是个安身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在湖西岙暂时住了下来。初到山野,他俩来不及开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当时正值夏至,山上虽有满山野果伸手可得,可惜这些野果酸得掉牙,涩得麻舌。西施吃得皱眉捧心,苦不堪言,而范蠡则心痛如焚。可怜这位满腹经纶名闻天下的大夫,有计谋可退敌,却苦苦思索也无法改变野果酸涩之味。无奈之下,他发疯似地摇着一颗颗果树,直摇得满手是血。这时西施闻声上山,看到范蠡手上殷红的鲜血往下滴,心疼得失声痛哭,泪珠滴在被鲜血染红的果实上。可能是范蠡的虔诚和西施的美丽感动了上苍,西施的泪珠和范蠡的鲜血把野果一下子变得白里透红,变成了西山白杨梅。  

2、栲栳山下仙女化身   

江南一带是杨梅的原产地,中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中国已知的主要品种就有杨梅、白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等。明代王象晋所著《群芳谱》中载:“杨梅,会稽产者为天下冠”。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浙东栲栳山一个山脚下,住着一户姓杨姓父子。一天杨家的儿子石头哥采药途中,从一只巨虎口中救下一女,居然这姑娘是天上的仙女百果仙子,专管凡间百果生长,因为美貌被百兽王看中强抢,那只巨虎就是百兽王的化身。  

杨家父子对百果仙子精心照料,康复之后,仙女不舍离去,被杨老爷子收作义女,取名杨梅珠。杨梅珠是仙子下凡,聪明伶俐,随便什么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她就跟杨老采草药,终年翻山越岭,从不叫苦。她替乡亲治病,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梅珠不但机灵,而且贤慧,她替大伙做的好事可多啦,她看见杨家岙到梅湖的山道难走,每次从山上回来,就背一块石头来铺上,日子久,十里长湾全铺上石蛋。她看见乡亲们上山砍柴、打猎、采药,没有个避风躲雨的地方,就把平时省吃俭用积下来的钱,为乡亲们就造了个凉亭。杨家岙的男女老小,都欢喜欢杨梅珠。梅珠跟着石郎也心心相印,彼此爱上了对方。  

这件事传进天上百兽王的耳朵里,结果他设计害死了杨梅珠。情郎石郎将她葬在山里,第二年农历正月坟上长出一棵树,开出花来,五月初五端午节,乡亲们和杨氏父子备了纸钱、香烛、酒饭来祭扫,但见树上已经长满了一串串圆圆的果子,有红的,有白的,也有青的。有人拿起一尝,又甜又清口,乡亲们这才明白。这是梅珠姑娘死后替人们造的福,于是都把这果子称为梅珠,一直到今天,杨梅开花都是在正月,而端午杨梅挂篮头的俗话,也就这样传下来啦。  

3、姑嫂亲情相依梅开   

  

 

杨梅在潮汕还流传着一曲凄怨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有姑嫂二人相依为命,小姑心灵手巧,善绣百花,唯因杨梅花开之期极短而尚未学会。一年,小姑在除夕夜执意上山观察杨梅花开形状,不幸却被老虎所害。其嫂次日上山寻找,遍山呼喊姑姑,见有血迹,方知小姑已为老虎残害,随断断续续惨呼“姑—虎、姑—虎”,终化为青鸟。潮汕民间故事《姑嫂鸟》由此而生。至今,当杨梅出产时,必有“姑嫂鸟”飞至杨梅山上,哀叫“姑虎、姑虎……”,令人闻之心酸。  

3名士的味道

杨梅树属于常绿乔木,树姿优雅,自然也是文人墨客的最爱,更和很多的名人结下了缘分。生活在江南的名士们,显然对于这种抬手可摘取,大红大紫,味道独特的水果情有独钟,各种典故纷纷留下来。  

这些名士们还给杨梅取了各种别称。  

著名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把杨梅说成是“吾家果”。  

明王鏊《姑苏志》载“杨梅为吴中佳品,味不减闽之荔枝。”清代《花镜》也称杨梅为“吴越佳果”。  

1、杨梅就是贡品   

杨梅的药用价值极高,而且对于很多种疾病都有疗效。  

其中梅核中的果仁,居然可以治脚气!  

据王性之《挥尘录》载,童贯生了脚气之后,疼痛难忍,听说杨梅仁可以治,便让人收集。会稽的郡守王嶷便送了五十石,童贯用后便好了。  

杨梅不仅是王明阳家乡的特产,还和慈禧也有过交集。  

慈禧非常信任王文韶,曾一度视他为心腹之一,而王对家乡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自然而然的就想到把家乡特产进贡给慈禧太后品尝了,因为当时慈禧太后上了年纪后,小病不断,主要为喘咳、腹泻、肠胃不和、胃口不开等症状,而作为名贵珍果的杨梅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果实治烦渴,吐泻,痢疾,腹痛,涤肠胃,解酒,治心胃气痛”,它能帮助消化,利尿益肾,去暑解闷,具有养胃健脾,排毒养颜之功效,并能理气活血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  

至此,慈禧就把杨梅列入贡品行列。  

 

2、杨梅完胜荔枝   

提到杨梅,很多人不约而同会想起荔枝,因为这两种水果在古代都是珍品不说,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关系。杨梅出自江南,却遍布整个南方,而出身岭南的荔枝就显得娇贵许多。然而两者之间谁才是南方水果的老大呢?南朝梁江淹作《杨梅颂》称杨梅:“宝跨荔枝,芳帙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  

荔枝是鲜甜的,正如苏东坡所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苏东坡不仅贬去过岭南,他也曾被贬到过杭州。他也曾写下:“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的诗句。  

宋代有一半的时间偏安一隅,所以盛赞杨梅的诗篇很多。  

杨蟠:“夏日红相照,天晴坞自开。 襄阳多稚子,摘赠故人来。”  

郭祥正《杨梅》诗:“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  

张兹有《谢张户部慧山杨梅》诗云:“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 杨梅的烁紫闪红使江南的初夏更加鲜活了。杨梅的魅力更在那甜中微酸。南宋诗人方岳在其《咏杨梅诗》诗中说:“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一言道尽杨梅的酸甜味道,到了明清,著名的王明阳故里也是杨梅的主产地,自然更受瞩目。明徐阶咏过杨梅:“折来鹤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清代全祖望有咏《白杨梅》:“萧然山下白杨梅,曾入金风诗句来。未若万金湖上去,素娥如雪满溪隈。”清代杨芳灿的在《迈陂塘•杨梅》中怀旧:“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  

 

3、绝佳守护植株   

杨梅树的经济价值也非常高,用途广泛,市场潜力巨大。杨梅枝叶冬季绿色,不落叶,己被鲜切花店冬季用作配叶(切叶),还出口到日本。杨梅的新鲜枝叶不易燃烧,可作为森林防火带种植,防上森林火灾。杨梅的叶、根与枝干表皮富含单宁,可提炼黄酮类与香精油物质,用作赤褐色及医疗上的收敛剂。杨梅的核仁可供炒食或榨油。此外,杨梅具有消食、御寒、消暑、止泻、利尿、治痢疾以及生津止渴、清肠胃、除烦愤恶气等多种药用价值。  

可谓一身都是宝。  

试想,杨梅又称被为龙睛,和龙眼一样都是极其昂贵的珍品。  

果实成熟时丹实点点,烂漫可爱,是优良的观果树种。适宜丛植或列植于路边,草坪或作分隔空间使用,隐蔽遮挡的绿墙,也是厂矿绿化以及城市隔音的优良树种。杨梅树喜阴气候,喜微酸性的山地士壤,其根系与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吸收利用天然氮素,耐旱耐瘠,省工省肥,是一种非常适合山地退耕还林,保持生态的理想树种,用杨梅绿化荒山,成效显著。  

我国人工栽培杨梅的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二世纪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中有“樗枣杨梅”的词句,这是南方杨梅北引到长安种植的最早尝试的记载。  

因此杨梅也是国家政府关注的重点树种。  

4结语

江南,“好雨知时节”的名句,其实用不到“梅雨”这种“黄梅天”的时节上,可是窗外瓢泼的大雨,申公涧汹涌的溪水,太湖烟波浩渺的五桅渔船,竹海里听雨袅袅的焦尾琴声,那些忘却了家国恨的赤脚名士们,却不断的吟唱着各种这样的名句。  

雨下,满满都是酸涩清甜的杨梅味道,宛如忘忧果。  

真的能忘掉吗?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