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技“大动作”频出,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海洋安全等领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航空航天方面
6月12日,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进一步加强了北斗导航区域系统可靠性与连续稳定提供服务的能力。韩媒称,“中国之所以推动自主开发卫星导航系统,是因为它与追踪位置信息以及军事、安全方面的需求存在直接关联。”
6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据日媒报道,在新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中国可能将代替日本参加国际空间站(iss),成为在太空开发领域的世界主角。
7月3日,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的主体工程顺利完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说:“未来20年里,新型射电望远镜将引领太空探索。”国外媒体也表示,“在全球寻找外星人的竞赛中,中国正逐渐迎头赶超。”
7月7日,中国自主研发的“鲲鹏”运—20大型运输机入列空军后成功首飞。“运—20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中国已正式迈入拥有大型运输机的国家之列。”空军军事专家王明亮如是说。
载人深潜、航天远洋测控等领域
7月17日,中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抵达南海目标海域。据专家介绍,“张謇”号科考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配备多种实验室和先进的科考设备。“‘张謇’号首航,标志着中国在万米级深渊科学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就在“张謇”号首航当天,中国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也正式加入远望号测量船队。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称,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能力,对中国航天测控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方面
6月20日,“神威·太湖之光”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荣登榜首。美媒称,凭借一台用国产处理器芯片建造出来的设备击败了全世界对手,中国占据运算顶级殿堂领头羊地位的说法得到佐证。
7月4日,中科曙光宣布启动e级高性能计算机(简称“e级超算”)原型系统研制项目。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超算界公认的“下一顶皇冠”,可对大数据、深度学习、云计算等领域的重大应用实现良好支撑。
同样在数据处理和应用领域,7月7日,中国首款面向云计算的新一代服务器——星河sdc1000问世。中科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说,“如果说传统服务器是服务器界的普通汽车,‘星河’就像服务器界的‘概念车’,豪华、定制,可实现高性能。”
7月8日,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烯王”在北京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率先进入了石墨烯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