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中国情人节将至 看老北京的“七夕”习俗

2016-08-08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年过去了,今年的“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提到“七夕”,不由得想起老北京人在过去,过“七夕”节的时候,有一些民间的讲究,很有点意思,在这里介绍给朋友们吧。

  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在民间,把这一天称之为“七夕”。旧时,民间有“乞巧”的习俗,故谓之“乞巧节”。少女少妇们有拜银河、丢针儿等活动。 

  “七夕”- 牛郎织女的故事(资料翻拍)

  由于人们受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影响,认为织女心灵手巧,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因此,每年的七月初七晚上,趁着她与牛郎团圆心情愉快的时候,为之祭拜,则更灵验。虽近于戏乐,但也是希望自己心灵、手巧、幸运的到来。

  拜银河,也称为“拜双星”,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少女少妇们几个人一伙儿,事先约好,在谁家祭拜。多是推选庭院幽美或有花园的来担任主办者,大家分摊采购祭品。在前一天各自斋戒沐浴,准备停当,届时大家到主办者家里,轮流焚香礼拜。有的则是主动发起,口头或下帖邀请相好的姐妹们前来祭拜、聚会。但更多的是一家一户各自祭拜的为多。

  祭拜双星的供案均设在庭院或花园里,最好是设在葡萄架旁。

  供案上,陈设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闻香果等时令鲜果。在花瓶里插上鲜花。有南省客居京师者,还要将胭脂、淀儿粉之类的化妆品摆上去,说是献给织女用的。 

  古画《拜织女》(资料翻拍)

  少女少妇们盛装打扮,仿佛仙女下凡,在月下秉烛焚香。并默默祈祷自己的心愿。少女不外乎希望自己长得更加美丽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君;少妇们则希望早生贵子,或得到丈夫、公婆的宠爱。大家祭罢,将祭献给织女的花粉分成两半,一半扔在房上,意留给织女享用,另一半留给自己。妇女们相信使用与织女共享的化妆品,可以保持自己的青春美貌。

  而后,参加祭拜的姐妹们围坐在一起分吃瓜果;有未成年的小女孩儿则根据老人们的传说,头顶红布,蹲到葡萄架底下,去听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的哭声。

  早年间,祭罢双星后,老人们便给参加祭拜的人每人一根针、一根线,让姑娘们同时穿引,看谁穿得快。谁能把线首先穿到针眼儿里,就算是乞到了灵巧和智慧。但在明、清以后,不再流行“穿针眼儿”,而是“丢针儿”的游戏:在七月初六的晚上,将水碗设于花下,初七日中午,妇女们将平日缝衣服或绣花用的针投入碗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如果针的影子在水下倒映出类似花朵、鸟兽、云彩之形状,或细直如针形者,便是“巧”的象征,称为“乞得巧”。因为这些影子表示织女赐给她一根灵巧的绣花针,可以织绣出精美的图案。如果水底针形粗如棒槌,或弯曲不成型者,就表示丢针的女人是个“拙女”,因为织女给了她一根石杵。所以,《帝京景物略》中对“拙女”有“妇或叹,女有泣者”的描写。 

  七夕节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京师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日起,立坛祭祀北斗星,名曰“七星斗坛”。尤其斗姥宫最盛。道士们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

  昔日梨园(戏剧界)每逢七夕,必演《鹊桥会》或昆曲《长生殿》。民国以后多演《天河配》,谓之“应景戏”。

  民国以后,只留下了老人们的传说,民间没有什么旧的习俗再继续流传了。仅残存小女于七夕蹲在葡萄架下,听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的哭声而已。

  和过去不同的是,如今的“七夕”,反倒是年轻人喜欢的“节日”了。在这一天,特别是晚上下班后,情侣们纷纷来到自己喜欢的地方,或疯狂购物,或花前月下,或卿卿我我,大胆追求爱情。还有不少的男女爱人,选择在这一天办理结婚证明,喜结连理。时代不同了,对于民间的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和理念。 

  七夕节即将来临,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遥远的天空,在神秘的银河,牛郎和织女早已是古老的传说故事。在今天,在现实生活中,坠入爱河的“牛郎”和“织女”,不再天各一方,他们永远生活在幸福之中。祝愿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最后提一句,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汉代流传下来的“七夕节”,在两千多年后的当代,又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