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美国为反恐“操碎了心” 世界更安全了吗

作者:洪琳 · 2016-09-12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号

  原标题:“9·11”后十五年美国为反恐“操碎了心” 世界更安全了吗?

  15年前的今天,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相撞,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一架坠毁,这便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如今,“9·11”过去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间,都发生了些什么事?经历了“9·11”的美国,现在的安全形势如何?这十五年来,世界反恐形势又有何变化?

  “9·11”事件——飞机撞向五角大楼

 

 

  现在的美国更安全了吗?

  作为“9·11”事件的受害者和全球反恐行动的领导者,美国这些年也算为反恐“操碎了心”。

  十五年来,虽然美国本土没再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但美国人的安全感丝毫没有提高,并且美国人目前对遭遇恐怖袭击的担忧达到了“9·11”后的峰值。除了“基地”组织,现在又冒出一个势头更猛、威胁更大的“伊斯兰国”极端组织(ISIS)。这两个恐怖组织都把首要袭击目标定为美国,这让美国人的焦虑感大大增加。

 

 

  欧洲成为恐怖袭击最大目标

  令人意外的是,在“9·11”发生后的这十五年间,欧洲竟取代美国成为恐怖组织袭击事件的最大目标。2004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连环火车爆炸案,紧接着英国首都伦敦在次年也经历了噩梦一般的地铁连环爆炸案。尤其是近两年来,欧洲的恐怖袭击事件不但没能得到遏制,反而逐渐猖獗,其中法国更是因在两年时间内经历三次重大恐袭事件而沦为最大受害者。

  后“9·11时代”全球重大恐怖袭击盘点

  马德里连环爆炸

  时间:2004年3月11日

  伤亡人数:191人死亡2050人受伤

 

  事件发生时间正好为美国“9·11”袭击事件后的911天。这次袭击共在4列火车上发生10次爆炸。在13个土制炸弹中,有10个被引爆。调查取证证实,这起恐怖袭击案的幕后黑手是摩洛哥伊斯兰战斗团。

  伦敦地铁站爆炸

  时间:2005年7月7日

  伤亡人数:至少90人死亡 逾1000人受伤

 

  伦敦奥运会宣布申办成功之后第二天的早高峰时间,伦敦市区的地铁站相继发生爆炸案件。一个自称是“欧洲圣战组织基地秘密小组”的组织宣称对当日在伦敦发生的连环爆炸事件负责。

  孟买恐怖袭击

  时间:2008年11月26日

  伤亡人数:174人死亡327人受伤

 

  印度孟买当晚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使用手榴弹和自动步枪袭击了孟买火车站、泰姬玛哈酒店等多处著名建筑。伊斯兰组织德干圣战军声称对袭击负责,警方称袭击主要针对英美人士。

  巴黎恐怖袭击

  时间:2015年11月13日

  伤亡人数:132人死亡逾300人受伤

 

  法国巴黎当天发生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其中包括5次爆炸,5次枪击,随后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总统奥朗德发表全国讲话,谴责“伊斯兰国”组织策划了巴黎恐袭案,并称此次恐怖袭击是“战争行为”。

  土耳其机场爆炸

  时间:2016年6月28日

  伤亡人数:42人死亡239人受伤

 

  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晚间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总统埃尔多安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土耳其总理比纳利·耶尔德勒姆说,有证据表明袭击者来自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尼斯恐怖袭击

  时间:2016年7月14日

  伤亡人数:84人死亡202人受伤

 

  法国国庆日当晚,一辆卡车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尼斯冲撞观看国庆节烟花表演的人群。总统奥朗德说,这起袭击事件的“恐怖性质”不可否认,并宣布将全国紧急状态延长3个月。

  美国在世界反恐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9·11”事件之后,每逢五年、十年的重要节点,美国人自己也都会对世界反恐形势进行判断。

 

  △ 2001年9月13日,世贸大厦废墟。(图/视觉中国)

  2006年,第一个五年时间节点,美国人看到的是曾经奄奄一息的“基地”组织卷土重来,其中的转折点是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把精力放在推翻一个主权国家政府上,不仅导致反恐重心偏离,使“基地”组织赢得喘息,也使参与伊战的西方国家纷纷因这场非正义战争成为恐袭目标,比如马德里“3·11”恐怖袭击事件、英国伦敦“7·7”连环爆炸案等。

  2011年,第二个五年时间节点,“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登此时已被击毙,但美国人意识到拉登之死绝不意味着反恐战争的胜利。相反,这场反恐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

 

  △ 当地时间2016年7月4日,纽约。美国独立日,人们在镌刻着“9·11”事件的死难者的名字的地方,插满美国国旗。

  而到了今年,不仅“基地”未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更是来势汹汹。欧洲法国、比利时等国已经几次遭受严重恐怖袭击,而美国本土也多次发生独狼式恐怖袭击。“伊斯兰国”比“基地”更会利用互联网传播恐怖思想、极端主张,许多没有犯罪记录、恐怖背景的人在很短时间就会被恐怖组织洗脑而成为恐怖分子。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反恐战争成效甚微。

  面对恐怖主义,加强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但美国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将反恐战争政治化,借反恐实现包括颠覆所谓敌对国家政府在内的其他目的。继阿富汗之后,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纷纷陷入战乱,成为恐怖势力大本营。在叙利亚冲突中,美国出于推翻叙政府的目的,屡屡将恐怖组织当做反政府武装明里暗里支持,使国际反恐合作面临极大困难。

  反恐信息共享方面,许多上了美国黑名单的人,即便是美国的欧洲盟友,美国也未向其提供情报帮助。正是由于反恐合作中的这些漏洞,使恐怖组织在高压打击之下,依旧有能力发动恐怖袭击。

分享到:
责任编辑:易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