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好,凯风一周健康全知道又与大家见面啦。世界因多一份宽容,而多一份祥和!宽容是一朵美丽的花,但愿在我们大家的心灵深处绽放!11月16日是国际宽容日,小编温馨提示国际宽容日到了,望您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健康!
健康新发现
我国丙肝病毒疫苗研发取得大的突破
HCV感染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全球有超过1.7亿例HCV感染病例,感染率为3%。在我国,HCV感染率为3.2%。病人感染HCV后80%转为慢性感染,其中10%~20%转归为肝硬化,1%~5%转归为肝癌。治疗性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只能治愈约50%的病人,尤其对1型HCV感染治疗效果较差;新一代药物DAAs的上市,将治愈率提高到90%以上,但新药价格极其昂贵而且存在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预防性HCV疫苗,对于减轻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负担,彻底解决丙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份文件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可见其重要意义。我国新一轮医改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制约医改推进的步伐。如何以实践经验助推医改再上台阶?《意见》明确,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等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国家卫计委:“十三五”眼健康规划发布
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布《“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底,全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达到2000以上,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北京市流感病例数较去年相比有所上升
进入11月以来,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数较前期有所上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抽取样本显示,流感病例占到了呼吸道疾病的6.37%。随着气温降低,在未来一段时间,流感病毒活动度会不断增强。
外骨骼机器人让截瘫患者完成站立等动作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先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和服务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可创造1.7万亿美元到4.5万亿美元的产值。“未来3—5年里医用机器人的使用率会迅速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电子科大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路表示,我国的脊髓损伤患者以及行走不便患者数量较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庞大的肢体行动障碍消费人群将会成为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的未来市场。
本周养生重点
长期调脂治疗可降低各类并发症
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能明显减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因此,临床医师对高血脂的治疗越来越重视。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饮食推荐
降脂减肥 甜浆粥
做法:
原料:豆浆适量,粳米50~100克
豆浆与粳米一同煮粥,粥成时调入冰糖,再煮沸即可。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补脾益肺,降脂减肥。
生活误区:
高血脂,为啥我不吃油腻的还高?
最近总有病人抱怨,血脂高,已经饮食控制了,还是降不下来,吃药,肝功能受影响,不吃药,饮食控制已经很严格了,血脂还居高不下。其实,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吃素肯定可以降血脂,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高血脂患者不但限制肉类摄入,还要少食用油、少高脂肪少甜食,多蔬果、多粗粮、多豆类,同时,要注意饮食平衡、对进行运动,以达到脂代谢正常。
一周心理健康
高血脂症患者可伴有心理障碍?
高血脂症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障碍呢?这与患者的认识的片面性和个体敏感性有关。有些患者认为高血脂症很难除根,必然会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从而非常担心和恐惧,出现头晕、胸闷、心惊悸、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医学上称之为是焦虑症。
这种焦虑情绪并不是由于疾病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引起。还有些患者看不到疾病的可控制性,表现为情绪低落,思想负担很重,这抑郁症。另外,医务人员的言行和态度也会给患者以暗示。无论焦虑症还是抑郁症,对患者健康的恢复、其生活质量甚或预防后都会带来影响。
历史上的今天
我国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例非典病例在广东被发现 随后SARS事件爆发
2002年11月16日,第一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病例在中国广东顺德被发现,但并没有引起重视。在12月底,关于这种“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开始在互联网流传,由于当时不了解病情,相关的评论比较混乱。
存活时间最长的动物心脏移植者猝死
接受了狒狒心脏移植手术的美国女婴小菲伊,在存活了三个星期后于1984年11月16日晚间猝然死亡。据医生说,小菲伊本星期已渡过排斥异体器官的难关,但16日早晨情况突然恶化。在世界上所有给人体进行动物心脏移植的手术中,这是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例。
我科学家在体外造出胃肠粘膜组织
2001年11月18日,中华医学会有关负责人在京宣布: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干细胞在体外养成胃和肠粘膜组织,标志着人体胃肠粘膜损伤后可以获得再生。这是继利用干细胞原位培养实现皮肤组织全能修复之后,人类在再造生命器官组织领域获得的又一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