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一门三进士:科名绵延五代的沈世华家族

2017-02-15

  在天津的科举世家中,沈世华家族不仅科名绵延五代,而且以积德惠民而著称。

  沈世华,字德三,号影村,又号封翁,祖籍浙江余姚。沈世华祖上就是科举世家,其高祖沈应文为明朝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沈应文长子沈景初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沈应文之孙沈振嗣为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岁即去世。在迁入天津前,沈氏家族就有了“一门三进士”之美誉。

  沈世华的祖父沈宏嗣为太学生,顺治年间移居天津。沈世华为天津府学生员,通过捐纳得官,先后任江西南丰县、广丰县巡检,后又代理弋阳县县丞。沈世华虽然由捐纳得官,品阶也不高,但清正廉洁,处处为百姓着想。在任南丰、广丰巡检时,当地溺女婴之风颇盛,沈世华严加劝诫,令行禁止,使溺婴之风为之大变。对于一般的社会治安事件,沈世华不一味迷信刑罚,而是务求宽大,但是对盗贼则严惩不贷,因此深得百姓爱戴。

  沈世华之后的直系五代中,共产生1名进士、4名举人、1名副榜举人,此外还有两名贡生。其中两个儿子沈峄、沈峻皆为清代天津著名文人,“俱博雅工诗”;其孙沈兆沄为官四十载,仕至浙江布政使,政绩卓著,多次蒙皇帝召见,晚年获赏头品顶戴。

  沈峄,字东岩,号简庵,沈世华长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沈峄小时候随父亲居住江西,家贫请不起塾师,父亲就在为官之余亲自教他读书,30岁左右始入天津县学。虽然入学很晚,但沈峄很快就名噪一时,38岁中乡试副榜,又过了6年正式中举。沈峄无心仕途,而是全身心投入读书和诗文、绘画、篆刻等,著有《莺鸣集》《虚白斋诗钞》等。

  沈峻,字存圃,号丹崖,沈世华次子,与其兄沈峄齐名,乾隆三十九年中乡试副榜,次年考充八旗教习。五十一年任广东吴川县知县。五十七年以失察私盐案遣戍新疆。嘉庆二年(1797)回到天津。沈峻继承了其父清廉自持之秉性,为官十余年竟没有积蓄,归家后“鬻书自给”,题其居室曰“随缘”,沈峻能诗善书,著有《欣遇斋诗钞》(十六卷)、《存圃文钞》(一卷),书法作品有《问石山房墨刻》。

  沈兆沄,字云巢,沈峻之子。受家庭熏陶,兆沄自幼聪颖异常,十七岁时参加童子试,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天津县学。嘉庆十五年(1810)中举,二十二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年(1822)授编修,八年主持湖南乡试,九年又充会试同考官,十一年,转任松江知府。时逢松江地区发生旱灾和蝗灾,沈兆沄全力救灾,辑《捕蝗备要》,饬令下属捕杀蝗虫,同时开仓赈济灾民,并带头捐俸买粮给百姓,又修浚河道,实行以工代赈。因政绩卓著,沈兆沄两年之内就多次获得升迁和表彰,先后担任河南按察使和山西按察使,又代理河南布政使。道光四年,沈兆沄代理山西布政使。七年入朝觐见皇帝,蒙恩获皇帝召见四次。十年,道光帝提拔沈兆沄为浙江布政使,结果沈兆沄在赴任的路上,浙江就被太平军占领。道光帝本想召沈兆沄回京另有重用,但沈兆沄“引疾乞归”。归津后,沈兆沄又致力于天津的教育事业,应邀担任辅仁书院讲习。他还捐资修治子牙河,对天津的救灾事业做出了贡献。光绪三年(1877),94岁的沈兆沄去世,经李鸿章奏请,皇帝赐给其谥号文和。

  沈兆沄不仅政绩卓著,而且学问精深,品行高洁,李鸿章赞其“学行端粹,著述等身,洵足矜式,后进直隶士大夫无不奉为楷模”。著有《易义辑闻》《义利法戒录》《实心编》《尚论编》等。

  沈氏家族中,除了沈峄、沈峻兄弟以及沈兆沄外,沈兆沄之子沈维珏、之孙沈恩嘉也都分别为道光五年、同治六年举人,沈兆沄之兄沈兆沾的曾孙沈耀奎为光绪十九年举人。其中,沈恩嘉官至光禄寺卿,并赏加二品顶戴,后又署刑部左侍郎。

  如果不是废科举,沈世华家族之科名应当不止绵延五代。沈氏家族之所以科名如此兴盛,应当与其家教家风有直接关系。沈氏家族注重对子孙的教育,而且以积德行善相尚,并秉持清正廉洁之家风,不以物欲的满足为追求。如沈兆沄虽然身居高位,但“淡然无欲”,他认为“为长官者,稍有所好,迎合者即有所乘”。他平常都是“以诗书自娱”,归家后“足迹不入公门”。对于沈氏的家风,《天津新县志》曾说:“世华沈沦末秩垂三十载,家无尺土寸椽,而子孙蕃衍,簪缨鼎盛,绵绵弗替,足见积德之厚;乡里羡之,恒以为劝。”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