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九旬院士以国为家作出巨大贡献 默默无闻

2017-04-18 来源:环球

  最新一期的朗读者的主题便是“家”,这次董卿又请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嘉宾——90岁的“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来为我们讲述他的家国情怀。

  节目上,潘老和97岁的郑敏、91岁林宗堂等近十位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功勋级校友共读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献给母校以及祖国。

  视频来源:央视节目《朗读者》

  他们身上那种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动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

  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习,16岁那年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取了西南联大,攻读工科机械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潘老他们那一代人最好的写照。

  他说: 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

 

  回首往事,潘老依然感慨万千:“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有想过。”

  国难当头,青年学子必然挺身而出。潘老和无数爱国青年,就这样把满腔热血投入到了救国报国的滚滚大潮之中。

  如今,尽管潘老和他的同窗们总年龄加起来有1200岁,但当他们读起这一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心潮澎湃,群情激愤。

  中国焊接第一人

  潘老是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创始人。

 

  他参与解决了我国众多重大工程问题,我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他的功劳。他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他担任了秦山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全国,更开始走向世界。

  高铁上立硬币能始终竖立不倒的传说曾惊艳全球。

 

  每年超过10亿人次选择乘坐高铁,在我们享受高铁给我们带来便利的时候,是否想到这是无数个科技工作者日以继夜的心血付出,才使我们的祖国如此强大?

  潘老说:“过去钢轨是有接头的,现在一小时走300公里,焊的不好,一断,车子就都翻了,现在我们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

 

  如今90岁高龄的他,仍然站在焊接领域的前端:“中国可以走向世界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核电站,一个是高铁。”

  提到他热爱的焊接,提到中国的焊接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他满脸都洋溢起了笑容。可以说他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建设这最壮丽的事业。

  清华园里的伉俪情深

  潘老能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和报效祖国中,老伴功不可没。

  潘老的夫人李世豫是北大才女,相识三个月,异地恋五年,后来的几十年里,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年轻的潘际銮与李世豫

  婚后,李世豫一直默默支持潘际銮埋头搞技术,自己忙完工作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事,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三个孩子。

  说起老伴,潘老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她跟了我,就跟了我,从没有怨过,就算我因为大项目而错过孩子出生的时刻也没埋怨。六十多年来,我的每个决定,她都支持,从没拌过嘴。”

  而说起他们的相识过程,两位老人的神情和互动,仍如初恋一般甜蜜。

 

  退休之后,潘老夫妇回到清华园颐养晚年。潘老说,清华就是我的家,我的根。

 

  如今,两人经常在校园里携手散步,潘老还像热恋中的青年骑车带着李老师,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怡然前行,李老师如同少女般张开双手,那一刻,温暖了学子,惊艳了时光。

 

  节目上,李世豫夫人活泼地说: 我能跳上去(电动车后座),还能跳下来。

  董卿说:您可别跳了。

  李老师说:不跳了,我摔了没事,他摔了,不行。

  眼中尽是宠溺与崇拜。

 

  大师风骨,民族脊梁

  尽管,潘老的科研价值早已超过千亿,可他却一直很低调、朴素。90高龄的他,每天还骑着自行车到研究室上班。

  潘际銮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不在少数,但却一直不为大众所知。他坦言,很多国家科研项目具有保密色彩,所以不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他的论文并不多,在社会上也不出名。

  潘老坦言,好多科研成果是国家项目,为国家创造价值是应当的,对于他个人能不能因此受益,拿多少钱,他“根本不在意”。

 

  潘老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身边的人也很严格。

  他在南昌大学当校长时,办公环境很“寒碜”,挤在办公楼西南角那间12平方米的屋里,秘书徐丽萍只能在过道上用玻璃隔出一间办公室。

  有人劝他:“潘校长,外国学者也要拜访您呢,换间大的办公室吧。” 但潘际銮坚决不换,还说“西南联大那会儿,比这条件差好多呢”。

  至今,他唯一享有过的“配车”,是在当校长的时候。那是一辆留学生捐赠给学校的老旧尼桑车。他的司机总忍不住抱怨:“校长,换辆新车吧。”

  那辆汽车终于没被换掉,“最后都快报废了”。

 

  以国为家,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他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丰碑。

  他在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投身科学,用知识救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里,为我们建设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

  当我们坐上高铁日行千里的时候,当炎炎夏日我们坐在空调房里惬意工作生活的时候,请别忘了我们的英雄!

  谢谢您!潘际銮先生!

  谢谢你们,中国的科学家们!

  来源 | @CCTV朗读者、水木文摘(ID:mweishijie)、中国青年报、观察者网、北京青年报、腾讯视频、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