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日本“奥斯维辛集中营” 只有受害者牢记

2017-07-25

 

  位于距离日本长崎15公里的海上,有一座因外形酷似军舰而得名的军舰岛(又名端岛),是被众多旅游者称为“天堂”的热门旅游地。这里是2003 年《大逃杀 2: 镇魂歌》的拍摄地以及风靡亚洲的电脑游戏《007》的灵感来源地。

  作为“明治工业革命遗址”,军舰岛已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周年了。殊不知,这座岛上埋葬着无数中韩劳工的冤魂,是座名副其实的“地狱岛”。

 

                     ▲ 2015年6月9日,游客参观军舰岛遗址。

  1810年时,军舰岛上就发现了煤,但是没有引起重视。自1859年长崎开港后,外国船只陆续来到,需要大量煤炭。经过勘探,军舰岛所在的这篇海域底下有巨大的煤矿。

▲形似军舰的端岛

  1890年,当时已经很有名的大企业日本三菱公司出资10万元购买了军舰岛的开采权,开始建矿。然而虽然回报高,但这份工作辛苦又危险,很少有日本人愿意做。

  于是他们盯上了所谓的“强制劳力”,其实就是日本在 1910 年吞并朝鲜半岛之后押回的俘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劳动力的缺乏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日本政府不仅在其本国内进行了所渭“连根拔”的劳务动员,而且还从朝鲜征用了大批劳工,但仍不能满足战时劳动力的需要,日本政府遂决定掳掠中国劳工。

  在日本看来,中国劳工不仅劳动力廉价,还可以通过这些劳工回国,对日本“国力”进行宣传,对日军在华的“宣抚”工作发挥作用。

  其实,早在1941年8月,日本煤炭矿业联盟会长松本与日本金属矿业联盟会长伊藤就联名提出了《矿山劳务根本对策意见书》,积极要求使用中国劳工,“只是苦力的使用,从社会上、保安上等其它观点来看,矿山以外的产业部门可待以后再说。对中国苦力,不能拘泥于各种劳动立法,要断然实行特殊的管理”。

  1942年10月,日本政府掳掠中国劳工计划开始具体落实。全部移人从1943年3月始,到1945年5月止。根据田中宏等人编著的《资料:中国人强制进行》一书记载,“实际被赶上船运往日本的中国人由于饥饿、疾病和迫害,乘船前已死亡2823人,强掳中国人实际应为41758人”。

  中国劳工劳工多数为青壮年,15岁以下的儿童为157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48人。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年纪最大的为78岁。

  这些人当中,有3765人被分配给三菱公司。这些中国人被赶到军舰岛上没日没夜地挖煤。

  很快,地表附近的煤被挖完了,日本人就强迫他们继续往下挖,甚至挖到了海平面以下1000米的深度,温度最高可达45度的地方。

  劳工们受着日本监工非常残忍的对待,每天的食物是榨豆油剩下的残渣,一点点汤。只有在极少数时间,能吃到大米配一点点沙丁鱼,根本无法填饱肚子。根本吃不饱。久而久之,他们的身体瘦得像骷髅。

 

  极度饥饿的中国劳工们,还必须在完全黑暗的海底煤矿里,忍受高温,没日没夜地挖煤。“如果我们不能完成每天的指标,我们立刻就会被痛打,我们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如同奴隶一样被对待。”如今年过八旬的孙仲吴(音译)回忆说,他是当年的劳力之一,军舰岛的幸存者。

  当孙仲吴在1942 年第一次看到军舰岛的时候,这个 14 岁的少年顿时失去了所有的希望。“那的建筑都是黑灰色的,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军舰岛被高耸的水泥墙包围,站在岛上触目所及全是汪洋大海,整个岛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监狱,然而事实上它就是个巨大的监狱。”

 

  孙仲吴被关在了巨大混凝土高楼里的一个狭小房间中,与另外 10个中国同胞挤在一起,空间狭小到几乎令人窒息。

  第二天早晨,他们就开始了生不如死的生活。他们每个人头上戴着 4 公斤重的矿灯,被带着日本刀的监工押送到地底的矿地。从此以后,他们的生活中只有两个字:挖煤。

  煤矿大概在地下1000米,整个环境无比昏暗狭小。日本人要求中国劳工全身上下只能穿一条内裤,任凭所有的劳工,被煤炭染得一身黑。地下的他们就这样承担着矿井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在高温下机器般的作业,很多人的身体都出了问题。

  “我们被日本监工监管,那些监工带着日本刀,我已经不知道多少次考虑过跳海自尽。” 孙仲吴回忆。

  这些劳工每年被迫挖煤41万吨。不少人逃跑跳入海中,结果溺死;或者不堪其辱,自杀身亡,没有人能活着逃出这座岛。

 

  救了孙仲吴一命的是他的病痛:长期劳作,饮食不健康,劳工们腹痛腹泻是常有的毛病。孙仲吴每天都强忍腹痛挖矿,稍有闪失就会被责罚。五个月后,监工看孙仲吴这幅虚弱的样子,也没什么利用价值了。监工把他打发到了长崎的另一家工厂做劳工。孙仲吴得以逃出生天。

  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军舰岛一共出产了1570万吨煤炭,成为了日本最主要的煤矿产区之一。而这背后,是日本犯下的滔天的罪恶。孙仲吴的许多同伴,被深埋在地下煤矿中,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截至二战结束,共有722名中国劳工(三菱公司称)以及1442名韩国劳工(韩国官方称)在军舰岛上被折磨致死。

  20 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主要能源消耗由煤炭转至石油,全国的煤矿相继关闭,端岛上的煤矿于1974 年关闭,所有居民撤离这座岛。当年 4 月,岛上最后一批居民回到日本本土,这座绝望的岛屿才终被废弃。

  2009年日本政府重新开放了军舰岛。

  重新开放的军舰岛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但仔细看能发现这里曾经设施十分齐全,拥有日本最早最大的混凝土高楼,学校,医院,超市甚至赌场一应俱全。

 

 

  日本把这样一座军舰岛当作旅游景点供全世界的游客参观游览,向游客大肆宣扬这里曾经的繁华:岛上的这些房屋,是日本第一批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1916年时,这里就有邮局、商店、理发店、浴室。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这里的居民月薪有50万日元,按现在的汇率是2.6万人民币,生活水平在日本也属于高的。

 

  ▲确实,当年军舰岛上的日本人生活得还是很不错的:居住在豪华公寓里,到酒吧喝酒,去舞厅跳舞。

  然而日本人刻意隐瞒了其背后的罪恶。新华社记者曾在2015年走访军舰岛,发现在“军舰岛”遗址的文字介绍和现场解说中很难找到受害劳工的资料。

  不知真相的游客们觉得这里真的是旅游天堂。

 

  2015年,日本政府以岛上遗留的工业设施是“非西方国家首次成功的工业革命”遗址为由,申请联合国世界遗产并获得通过。对这片“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日本方面表示,岛上的23个明治时代的工业设施帮助日本成功实现了从封建经济到现代经济的飞跃。但劳工的遭遇被置于军舰岛发展“奇迹”的背后。

  其实,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乏“沾满鲜血”的遗址,譬如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但它是作为历史罪证存在的。

  美国研究日本战时劳工问题的专家William Underwood表示,如果日本,尤其是参与强征劳工的企业,能够更真诚地面对过去的战争,强调其明治时代的工业革命则没什么问题。然而日本政府始终没有直面这些问题,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了军舰岛的黑暗过去,仅强调其对该国经济做出的贡献,这无异于背叛历史。

  一直到2017年2月8日,日本《产经新闻》仍称“从来没有地狱岛一说”,“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一样”。

  涉事企业则主张,战争赔款已终结了日本与黑暗过去的联系,无需继续为此道歉或补偿。

  代表社会进步的世界遗产中,却普遍存在奴役外国劳工的历史事实,难怪英国《卫报》发问,“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是日本进步的象征,还是黑暗历史发出的警示?

  世界文化遗产意义到底何在,不敢正视历史的人想必永远找不到答案。

分享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