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三国演义》里杨修吃的那盒酥到底是什么

2017-12-12 来源:百科网

 

  关于“一人一口酥”吃死了杨修的故事,一般人的认知来源,不是语文课文里的《杨修之死》,就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小说中写道: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不讨论杨修情商问题,大部分人看书看到这里,其实最牵挂的

  还是“一合酥”能好怎的问题。

  操心“一合酥”的,不只有闲着没事做的网友们。

  由于“特产XXX”是地方一二三产业同步升级的基石,机智勇敢的各地人民,怎么会放任“一合酥”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于是,某宝上的画风是这样的:

 

  一眼看去,除了籍贯有点多,其他方面都画风挺和谐?

  很抱歉,食品商们要被打脸了。

  因为《三国演义》里的“酥”,根本就不是现在加油加面加糖的点心,而是一种奶制品。

  “酥”是个后起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并没有收录。

  这个字第一次进入字书,是在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被解释为“酪也”。元代《韵会》说得更具体:“酥,酪属,牛羊乳为之,牛酥差胜”。

  明代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臞仙神隐书》里,还详细解释了酥的做法:“以乳入釜,煎二三沸,倾入盆內,冷定,待面结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滓,入锅内即成酥油。北方名马思哥”,单看这段描述,差不多就是今天塞北人民仍然十分喜爱的奶皮子、奶豆腐之类。

 

  内蒙特产奶皮子

  《臞仙神隐书》成书比《三国演义》晚不了几年,如果朱权能如此确定酥是奶制品,没道理《三国演义》中的酥已经进化成了面点。

  “酥”从魏晋到明清一直都指奶制品,这一点的佐证非常之多。

  比如说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春雨是像乳脂,还是像点心渣子?

  比如柳永“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美人的皮肤是像奶油,还是像龙须酥、黑芝麻酥、桃酥、凤梨酥?

 

  桃酥

  再比如《红楼梦》第十九回:“……李嬷嬷又问道:这盖碗里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说毕,拿匙就吃……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我不信他这样坏了。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

  这里的逻辑非常明确:元春赏的糖蒸酥酪,其本质就是一碗牛奶。

 

  “糖蒸酥酪”

  如果以上内容用来证明当年那合酥是奶制品,还不够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那么一个更简单粗暴的证据在这里:《三国演义》里杨修之死的梗,不是罗贯中或者他之前的街头艺人新编的,它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捷悟》。

  《世说新语》是怎么说的呢?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世说新语》里的一杯酪,在任何时代都确定无疑没有歧义地是乳制品。

  虽然到了《三国演义》里,一杯酪变成了一合酥,但是同一个故事里,牛奶变面点?不存在的。

  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已经大范围渗透进中原地区,并且影响到江南士族的日常生活,也触发了轰轰烈烈的地域互黑运动。

  这里我们只举一个例子:《世说新语》记载: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陆机除了佐证南北朝有乳酪,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文赋》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