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秦晋之好的秘密:秦国做嫁衣 晋国入洞房

2018-01-08 来源:搜狐历史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出兵护送晋国公子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

  吸取此前的教训,秦穆公令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领,率甲士两千,保护新即位的晋文公。十多年前秦穆公出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并未留下军队保护,晋惠公即位之后,立即翻脸不认秦穆公。

 

  名为保护,另一个更重要目的是节制,秦穆公吸取教训,留一支军队在晋国,威胁晋文公不能忘恩负义。

  晋文公即位伊始,就向秦穆公发出共同出兵的邀请,出兵的目的地竟然是东周洛邑!当然晋文公并不是要灭东周,这次出兵的故事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公元前653年,周惠王驾崩,太子姬郑与他的同母弟姬带争夺王位,当时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扶持太子姬郑为周天子,是为周襄王。

  只是王子姬带并不甘心当个公子,他于公元前649年联合戎人造反,那一次晋惠公与秦穆公共同出兵,戎人远去,秦晋也退兵。

  但秦晋两军并未彻底解决问题,而是留下一个大大的尾巴,东周的危机并未就此解除。东周实际上分裂成两个部分,黄河以南的洛阳盆地仍然在周襄王控制下,黄河以北的河内郡是王子姬带的势力范围。

  公元前636年,王子姬带再次发难,这次他显然准备更为充分,联合戎人反叛,一举攻克东周都城洛邑。

  王子姬带选择叛乱的时机很好,与东周接壤的大国晋国,刚刚发生晋文公杀晋怀公即位的事件,理论上晋国要乱上一阵子无暇顾及东周的事情,而其他几个大国齐、秦、楚都与东周不接壤,距离比较远。

  王子姬带认为,晋文公即位前是个享乐主义者,走到哪国都要娶几个夫人,这样一个人绝不可能出兵干涉东周内部事务。

  晋文公即位前确实如此,但他如今已经六十二岁,对美女的需求已经不大,大权在握的他立即联络秦穆公,一起发兵东周。

  秦穆公这边,早已枕戈待旦,这么多年在晋国面前委曲求全的,不就是为了东出挺进中原吗!于是秦晋再次组成联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杀向东周洛邑。

  春秋时代,秦、晋、楚、齐这四强,无论是哪两强联手,对手基本都无还手之力,这次秦晋两个大国联手,东周的叛军哪里是对手。

  公元前635年,秦、晋联军赶跑戎人,攻占洛邑,王子姬带向北逃窜,越过黄河逃亡到他的自留地盘。

 

  图-晋国取东周河内

  随后,秦穆公和晋文公亲自到郑国,将逃亡的天子周襄王接回洛邑。如果秦晋联军就此退兵,东周将恢复过往的秩序,即周襄王和他的弟弟姬带隔着黄河对峙。

  担惊受怕十多年的周襄王这次可不愿放弃彻底攻灭对手的机会,他恳求秦晋联军攻灭姬带,作为回报,周襄王将姬带的领土全部封给晋国。

  这件事情说明,周王室对姬姓诸侯晋国更为信任,秦晋同时出兵,却将大片土地封给晋国,视秦国而不见。虽然晋军强于秦军,但秦军在战争中也不至于尺寸之功都没有。

  接着晋文公委婉地辞谢了秦穆公,他准备独自攻打河内郡。还记得秦穆公留下的两千甲士吗,晋文公倒是人人都有犒赏,表面风光地欢送他们跟随秦穆公归国。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领,跪在秦穆公大帐内,一齐请求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秦穆公咬咬牙忍了。

  秦穆公首次到达中原,就这样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经过大半年的鏖战,晋军攻克河内郡所有领土,并将这里据为己有,秦军虽然曾协助晋国作战,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晋之好的背后,晋国的贪婪不仗义,为这个联盟蒙上了一层阴影。

  闷闷不乐的秦穆公回到雍都,马上又有紧急军情传来。在秦国南部秦岭之上,有个叫商密的地方,那里是丹水的发源地,楚国正沿着丹水而上,在商密筑城。

  商密处于秦岭之中,当地夹杂着农耕民和戎人,是一块无诸侯控制的区域。但是商密距离关中很近,贴切地说从商密下山就进了关中腹地。(战国时期楚国正是通过这里,攻入关中腹地,打响蓝田之战)

  楚国在商密筑城,对关中形成居高临下之势,那还了得!

  楚国此次在商密筑城,派遣的是申县和息县的军队。申县就是原来的申国,息县就是原来的息国,这两个地方是楚国的超级大县。

  统帅这两支军队的,正是这两个县的县令,斗克和屈御寇。斗氏和屈氏都是从熊氏中分裂出来的,与景氏并称楚国三氏,他们都是楚国宗亲,可见楚国对这次筑城的重视程度。

  楚国是南天霸,此前在长江和淮河流域搞的风起云涌,就连郑国这样的春秋初年大国,也不得不俯首称臣,原来的申国和息国,本来是西周用来封锁楚国北进的,如今都成了楚国的县。

 

  楚国在秦国家门口筑城,怎么办!怎么办?

  秦穆公想起了丕郑,此时丕郑已经弃官不做,秦穆公招来两位老臣百里奚和蹇叔,以及三位大将百里视、蹇术、蹇丙,其实就是招来了父子五个人,百里奚是百里视的父亲,蹇叔是蹇术、蹇丙的父亲。

  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百里奚很明确:“主公,以德服人,方能安定关中,楚人乃南蛮,不宜结仇,最好是与之结盟,方为长久之策。”

  蹇叔附和:“主公,楚军势大,不可硬拼。”

  秦穆公早知道两位老臣是这副态度,论起治国之道这两人还可以,但是说到作战,这两人从来都反对出兵。

  秦穆公目光一扫,落到了那三位大将身上:“尔等有何看法?”

  作为大将,天职就是作战,三位大将当然不会像他们的父亲的看法一样,只是蹇术和蹇丙碍于父亲的颜面不敢说话,只有百里视道:“楚人欺人太甚,此番正好教训他们!”

  “善!”秦穆公大喝一声,终于听到积极的言语了。

  “然则如何应战?”秦穆公又问。

  百里视的笑容凝结了,他没想到秦穆公会这样问,如何破敌这个事情他从未想明白过。

  还是秦穆公打破了尴尬:“总会有办法的,立即集结军队,准备开拔。”

  这次动兵秦穆公御驾亲征,秦军三员大将虽然挂名将军,实际拿主意的还是秦穆公本人。

  秦军很快到达商密的山林中,只见崇山峻岭中,一个个楚军利用山崖陡壁修建的壁垒,若要强攻恐怕损失惨重也未必能攻克。

  秦穆公正思量如何破敌,老臣百里奚步履蹒跚地捧着与楚国结盟的竹简,献给秦穆公。秦穆公看着竹简上的结盟书,逐渐喜开颜笑,哈哈大笑。

  百里奚以为秦穆公接受了结盟的意见,也跟着一起陪笑,殊不知秦穆公已经心生一计,要利用这结盟书,来打赢这一战。

  楚国人在修筑壁垒的时候,征集了大量当地人,壁垒修好后,又征用当地人帮助一起戍守。

  当地的百姓,戎人比较多,他们不满楚国的征调,满腹牢骚。而这些戎人,习性与同样戎人很多的秦军颇为相似,交流起来也不是问题。秦穆公注意到这一点,他打算利用秦人与戎人的这种亲密性,瓦解楚人的壁垒。

  秦穆公令一部分秦人假扮楚人俘虏,被秦人押送着,然后派几个语言相通的戎人,前去壁垒上游说守壁垒的当地人。

  守壁垒的人一看,秦人已经俘虏了楚人,而且秦人还把结盟书放在壁垒之下,看来秦人不但打败过楚人,而且还要跟楚人结盟,人家是以理服人。

  守壁垒的戎人本就不想干楚人的差事,巴不得没有战争,于是放下绳索投降秦国,其他楚人虽然奋起与爬上壁垒的秦人作战,无奈对方里应外合,楚人抵抗无效,在丧失十几个兄弟后,剩下的楚人只得投降。

  拿下几座垒城,俘虏对方数十人之后,秦穆公从降将口中逼得一个消息:申公和息公将到此处垒城巡视。

  好家伙,看来可以网到两条大鱼,秦穆公立即布置伏兵,就等大鱼落网。

  黑夜,远处隐约间可见点点火把的光亮,深山密林之中,除了楚军,还能是什么人呢?

  秦军个个抖擞精神,准备迎接秦楚第一次大战。

  到了三更,已经可以听到马蹄声,只见遍野火把,戈矛闪亮,虽然是黑夜却丝毫不乱,火把有条不紊地漂移过来。

  秦人的神经紧张起来,就连秦穆公也惊叹:“楚人势大,若正面与之战,恐怕凶多吉少。”

  秦穆公如此感叹,因为出现在他眼前的,只是申公和息公的护卫军,并不是楚军的主力,光是这两个县令的护卫军就有如此磅礴气势,那楚军主力恐怕是所向披靡的!

  “咚!”秦穆公亲自敲响战斗的鼓声,一时间鼓声雷动,箭如骤雨,楚军那一个个火把成了活靶子。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伏击战,秦军俘虏了申公和息公。

  在楚军修筑的壁垒之内,秦军举行了一场庆功宴。

  宴会上,大将百里视喝的满脸通红,油光焕发道:“主公,此番必能攻入南阳,生擒令尹子玉,再南下扫平楚国!”

  其他将领纷纷附和:“扫平楚国!扫平楚国!”

  宴会的气氛达到高潮,不过秦穆公很冷静,他打算宴会结束,第二天便开拔回国。此前有消息传来,楚国令尹子玉,已经统领楚军主力,从南阳(申国旧地)出发,前来救援商密。见到过申公和息公的护卫军那种气场,秦穆公心中有谱,秦国要与楚军主力正面较量,实力还差得远。

  第二日,在百里视们不可置信的目光下,秦穆公下令退兵。秦楚之间第一场大战,就以秦军的胜利而告终。

  秦楚这场战争,表面上秦国获胜,但是长远来看,楚国获益良多,占据商密这块地方,对秦人形成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

  不久之后,晋文公针锋相对地在伊洛之戎的地盘上,也开始修筑关塞,对抗楚国的势力。晋文公此举主要是对付楚国,虽然关塞对秦国也有威胁,但秦穆公并未反对。

  秦穆公感到楚国的威胁很大,他很想夺取商密,痛快地打败楚军一次。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想什么,很快就会迎来机会。

  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在中原对峙,晋国派人邀请秦国出兵,共同对付楚国。

  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秦国虽然派兵参与了这场战争,但并没有直接上战场。(关于这场战争的详细描述,请参阅本系列作品晋国的章节)

  城濮之战打完,晋国称霸中原,秦国却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只能说秦军总算出了一次远门,刷新了向东进兵的最远距离。

  秦国到底要为晋国做嫁衣,到什么时候呢,秦晋之好,有点像秦国娶媳妇,晋国入洞房的意味。

  公元前630年,晋国再次邀请秦国出兵,这次目标是郑国。

  晋文公当年流亡的时候,卫国、曹国、郑国三个诸侯对他不敬,现在卫国和曹国已经在城濮之战遭到惩罚,晋文公的下一个目标是郑国。

  除此之外,晋郑之间,隔着一条黄河,地缘上的冲突也很明显。郑国在此前几十年间被楚国夺取大片领土,被迫成为楚国的盟国,几年前的城濮之战,郑国还派军队支援楚国。

  晋文公攻打郑国,理由相当充分。秦穆公虽然不乐意继续为晋国做嫁衣,可是进军中原,始终是秦人的愿望所在。

  秦穆公再次亲征,秦军隆隆开动,路过东周,兵发郑国都城新郑。秦晋两军在郑国会合,攻破郊关,直逼新郑城下。

 

  图-晋国袭郑

  秦晋各负责两面城墙,驾云梯,投石机,日夜猛攻不止,新郑城摇摇欲坠,危在旦夕。

  一夜,秦军大营迎来一位不速之客,他是郑国来游说乞降的使臣烛武。烛武还没入中军大帐,众将就听到他的号哭,秦穆公也打起了精神。

  烛武入大帐,但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年龄约在七十上下。烛武号哭声略微小了,同时在打量帐中的人物,他一眼就认出立于中间,侧身对着帐门的秦穆公。

  秦穆公虽然背有点驼,但其身姿雄伟,侧面看有如一座傲然挺立的山峰,气魄份外慑人。

  秦穆公侧脸问道:“郑国要亡了,先生为何跑到秦营来哭?”

  谁料烛武语出惊人:“我哭的是秦国,不是郑国。”

  秦穆公是个直爽人,不喜欢说话绕圈子,斥责道:“妖言惑众,汝解释为何哭秦国,若胡说八道,即刻斩首。”

  烛武用衣袖擦拭眼泪,还是哭腔道:“秦国屡次为晋国所用,然晋之所得领土,未分秦一寸,晋之于秦,有虎狼之心,他日晋必反食秦尔。”

  说罢烛武再次小声哭泣,他说中了秦穆公的心事,秦穆公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就是一旦攻破新郑,如何与晋文公来瓜分郑国。

  秦穆公很清楚,新郑城破之后,晋文公肯定不会与秦国瓜分郑国,晋国离郑国近,秦国到时候根本没有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烛武适时出现,给了秦穆公一个更好的选择。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烛武许诺,只要秦国派兵驻守新郑,日后秦国到中原,郑国就是秦国的中转站,一概粮食辎重,都从郑国府库拿,秦国可将郑国当做本土的一块飞地!

  秦穆公在这种条件面前,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于是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领,统领当时驻扎晋国的两千甲士,帮助郑国戍守新郑。三人此前受了晋国遣返之辱,这回当然是咬牙切齿,恨不能与晋军拼命。

  秦军主力一撤离,新郑的防御压力起码减少了十之二三,随着两千士气高昂的秦军加入,新郑的防御形势大为改观。

  春秋时代大型攻城器械尚未普及,两千守城援军的投入,令晋军攻破新郑的难度徒增。

  秦穆公自领大军回到雍都,那边晋国得知秦军加入防御的队伍,春秋一代霸主晋文公也无可奈,只好退兵。不过临走前还是从郑国获得一个承诺,就是郑国必须立在晋国为官的郑国公子兰为太子。

 

  秦人在中原的开拓,终于展开一个新的篇章,日后秦军在中原的发展会顺利吗?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