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作者为南北朝傅昭。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尽管是本古书,但其中的保身箴言对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仍是行之有效的珍贵遗产。看着这部书,犹如一位慈祥而睿智的老者,在一点一滴地向我们讲授人生的甘苦、做人的学问、处世的真经。
《处世悬镜》短小精悍,却汇集人生百态,囊括人生的是是非非,细细品味,才会看清人生,前方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好。本书是一部语录体警世劝人的谋略书籍。南宋文学家洪迈曾说:“南北朝傅昭之《处世悬镜》,乃傅氏一生呕心之作,其练达圆方,实乃做人之根本,处世之明镜。”
傅昭,字茂远,年仅6岁时,父亲因受牵连被杀,使其深受震动,对他养成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一生潜心研究为人处世之法,使其身处纷繁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他乱世善终的传奇经历与留下的处世“九字箴言’,常使后来者由衷叹服。
今天,小编节选一部分,与君共赏。
行:脚比山高,动为功始;
识:辨别吉凶,知其进退;
藏:鹰立似睡,善蔽者胜;
舍:万事于一,不舍不得;
曲:虎行似困,示曲者慧;
止:知止是智,非止乃庸;
忍:后发制人,善忍者成;
厚:厚者黑者,亦成亦赢;
信:智者信也,始无敌手。
【原文】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
【译文】天地之间自有其生存法则,即为道。按照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可成万事、立声命;违背大自然的规则行事,则必会自取灭亡。
【原文】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译文】世间的诸般事务发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盛极则衰的内在规律。看似熊熊燃烧着的烈焰,光辉如是,势力如是,其实,离熄灭之期已经近了。
【原文】自知者智,自胜者勇,自暴者贱,自强者成。
【译文】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的人,是聪明人;能在看到自己弱点的同时改正并战胜这个弱点的人,是真勇士;自暴自弃,怀疑自己的潜能的人,是将长期卑下的精神和灵魂;相信自己,自强不息的人,终将获得胜利和无比的成功。
【原文】不矜细行,终毁大德。
【译文】细节决定成败,不在生活中的时时处处保持警醒,谨慎小心处理每一件小事,早晚会因那些处理不周的小细节而贬损了自身原有的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良好声望,自毁了优良品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不得不慎。
【原文】夫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译文】在使用人才这个大问题上,千万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在怀疑他的忠诚、能力或其他种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你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然决定用他,就相信他会给你带来业绩和成果。
用人,却怀疑对方,这将招致对方的怨恨与不满,这样的合作不仅不长久还会让双方的事业和心情难免经历一番痛苦的波折。只有完全信赖对方,才能共同创造事业的辉煌。
【原文】有胆无识,匹夫之勇;有识无胆,述而无功;有的有识,大业可成。
【译文】谋定而后动之理。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人中,有些人有胆量做事却没有远见卓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只是惩一时匹夫之勇,也许能成功一两次,可是最终看来还是失利的时候多;还有一些人他们很有见识,可是对他们自己所认识到的事情却心生胆怯、无从发挥见识。
于是,这些人也顶多是说过就算,到头来没有任何作为;那些看准了好时机,有了稳固的认识和意志,然后经过精心筹划,徐图成事的人最终可成就大业。
【原文】柔舌存而坚齿亡,何也?以柔胜刚。
【译文】那些看似坚硬可靠的牙齿在我们老年的时候一一脱落,而看似柔弱的舌头却一直能够保存下来,这是什么道理,这是因为柔弱、柔软、柔顺的事物比那些看似坚强刚健的事物更有持续力和生命的韧性。
【原文】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而晓天寒。
【译文】人事物将来的好坏成败都有其外示毫末征兆。如同看到一片叶子的飘落,就可以推知秋天的来临,看到低洼地里的水冻结成冰,就明白数九寒天到了。
【原文】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译文】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对于领导,擅于凝聚人心和人力是相当重要的功课。一个明智的用人者,应该尽量让人才处在适合他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而避免让其处在不合适的地方;
在教育他人的方式上,肯定对方的长处,发展对方最有优势的环节,让人才脱颖而出成就事业,利于其克服自身原有的弱点,而不是抓住对方的小辫子不放。
【原文】岁寒乃见松柏本色,事险方显朋友伪贤。
【译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天气曝寒,才能看到松柏不惧严寒、刚毅坚强的个性;行事境地危险万分之时,才能显现出朋友中间哪些是真心朋友,又哪些只是酒肉朋友。
【原文】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草木春秋,亦枯亦荣。
【译文】上苍赋予万物生命之机,有出生就必有死亡;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一枯一荣之间反映的是万物交替,恒久不变的还是世间的大道规常。
【原文】智莫难于知人,痛莫苦于去私。
【译文】人的种种智慧中,没有一种能够比识人、懂人的能力更困难的;人的痛苦也没有大过远离偏私之心的。
【原文】君子之生于世也,为其所可为,不为其所不可为。
【译文】君子生活在这世间,做的是他们可以做的那些合法正直的事情,不做那些不可做的违法乱纪、邪门歪道的事情。
【原文】胆劲心方,虽弱亦强。
【译文】胆色过人,且心志上刚正无阿,即便眼下情势偏弱,也可在不远的将来成功转化为强势有力的局面。
【原文】以势友者,势倾则断;以利友者,利穷则散。
【译文】因为对方有势力而极力巴结的人,一旦对方失势,交情也就说断就断了;因为对方有财帛利益而去结交的人,一旦对方利益散去,所谓朋友间的情谊也随风而散了。
【原文】谄谀逢迎之辈,君子鄙之。何以货利而少舛?上之需也。
【译文】那些阿谀谄媚,喜好逢迎巴结权贵的人,都是君子所看不起的。但为什么就是这些所谓的被君子看不起的人会处处得到利益好处、左右逢源而很少发生意外和不测呢?那是因为主上领导需要他们。
【原文】纲举目张,执本末从。
【译文】 抓住提网的总绳撒网,网眼自然而然就打开了,抓住事物的根本,那些细枝末节的也就自然会跟着顺从了。
【原文】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译文】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从他人那里得到东西是“取得”,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给予他人东西,也是一种“取得”。
【原文】金玉满堂,久而不知其贵;兰蕙满庭,久而不闻其香。故,鲜生喜,熟生厌也,君子戒之。
【译文】金石美玉布满华堂,看久了也就不觉得有多么珍贵了;兰花蕙草长满庭院,处久了也就闻不到花香幽雅了。所以说啊,这新鲜有趣的东西能讨人喜欢,一旦熟稔了也就难免感到厌弃,君子应该以之为诫。
【原文】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译文】那些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总是以谦恭好礼、守法合矩的态度自处;那些骄傲自夸、好独断专行的态度,都是会给行事带来灾祸和不测的啊。
【原文】一贵一贱,乃知世态;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译文】一朝富贵一朝贫贱,都经历过的人才能真真切切知道什么叫做世态炎凉;死生一线之间都经历过的人,更能确切知晓亲友间的交情深浅。
【原文】纵欲者,众恶之本;寡欲者,众善之基。
【译文】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好比名利声色),是世间罪恶产生的根本;无欲无求或者少欲少求的,才是世间善念的基础。
【原文】欲成事必先自信,欲胜人必先胜己。
【译文】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要的是做到足够的自信,想要战胜他人必定先要战胜自己。
【原文】君子受言以明智,骄横孤行祸必自生。
【译文】君子是可以接纳他人的劝谏的人,这让他们更加聪明和富于智慧。而对于那些自以为是,凡事一意孤行、骄傲蛮横的人,祸患就是从这里来的。
【原文】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时者,机遇也。
【译文】孟子说:“人有智慧,自不待言,但不如借力打力来的好;手里虽然有锄头,也得等农时到来才可开始耕作。”时的意思,就是机遇二字。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故君子得道,小人求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同存异,小人外和而内不和。”所以,君子收获大道,而小人求得利益。
【原文】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孟子说:“富贵不能迷他眼,贫贱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曲其节,这就是大丈夫。”
【原文】非知之实难;惟行之,艰也。
【译文】知易行难之理。大家读一本书,聆听一个人教诲,学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并不难,可是真要跟着做,那就显得艰难了,能真正做到的人也没有想像中的多。
【原文】令行生威,威而有信,信则服众。
【译文】严格执行法令制度,这样才能产生威信,有了威信才能有公信力,有了公信力,则大家都会跟着服从。
【原文】蓄不久则著不盛,积不深则发不茂。
【译文】厚积薄发之理。积蓄的时间不够长久,则储存的东西必不够丰盛;积累的力量不够深厚,则将来的发展终究不会太强大和旺盛。
【原文】学贵有恒,勤能补拙。
【译文】做学问,学知识,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把书从头到尾地读下来。而且通过勤奋用功也能弥补一些所谓智力、天分上的小小不足。
【原文】宁忍胯下之辱,不失丈夫之志。
【译文】宁可忍受如同当年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也绝对不能失去大丈夫的志向,成为一介庸碌之人。
【原文】当断不断,必有祸乱;当断则断,不留祸患。
【译文】事到临头,必做明确决断。此时犹犹豫豫的态度,必定遭致之后无穷的祸患,而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回头。所以,应该立时决断的事情必须立刻做出决定并予以坚定执行,那么也就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了。
【原文】精于理者,其言易而明,粗于事者,其言浮而狂。故,言浮者亲行之,其形可见矣。
【译文】精通个中事理关节的人,他的发言会是平易而简洁明了的,而对事情一知半解的人,他的话会是浮夸、肤浅和狂妄的。因此,那些言语肤浅浮夸的人,让他们亲自实践一下,就会原形毕露了。
【原文】五岳之外,尚有山尊;至上之人,亦有圣人。
【译文】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五岳虽然尊重,还有比这更高更了不起的高山;一个在道德品行或者社会地位方面已经达到至上地位的人,也还有着比他们更加高古尊贵的圣人生活在这世上。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