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汇总
古代一公子拒娶公主两次!后人夸他有远见

2018-11-19 来源:天天讲历史

  现在“公主病”这个词专门用来形容女孩娇气和矫情的,其实在古代,公主可不一定有多娇气多矫情,身为皇亲国戚看似锦衣玉食的,可能都不比现在的女孩子们过的好,原因其实不复杂,古代女子地位比较低微,即便身为公主,也经常因为皇帝的政治诉求而被利用,最常见的就是拉拢大臣把公主下嫁亦或者是送去别国当和亲公主。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公主,她的父皇两次要将她嫁给别国的以为公子,结果都被对方拒绝了,她父皇很无奈,也因为此事衍生出了一个成语,不过呢,拒绝娶这位公主的人却被后世称赞有先见之明,这又是为何呢?

 

  皇帝的女儿身份尊贵,肯定是不愁嫁的,春秋时期,虽然没有皇帝,只有各路诸侯国,各国国君之女也可以称之为千金之体了,国君亲自开口下嫁女儿的话,这种好事通常没人拒绝,但是凡事总是有意外,郑庄公的儿子姬忽就不想要这种“恩赐”。

 

  在当时郑国不算大国,可是姬忽这位公子哥却很硬气,前后两次都拒绝了齐僖公要嫁女和亲的要求,按理来说姬忽不应该这么肤浅短视,其实他是有充足的理由的。

 

  公元前720年,齐僖公为了搞好和郑国的关系,举办了一届两国友好见面会,史称石门会盟。这次见面会过程还是比较愉快的,两国在战略方面达成高度一致,齐僖公觉得还可以再进一步拉进彼此的关系,就提出了一个和亲的方案,他说:“我有一小女叫文姜,你有一公子,若是结为夫妻,岂不美哉。”郑庄公是很乐意接受这件事的,对他来说,靠上了齐国这个大势力那还不是求之不得的事,没想到姬忽却说:“妻者齐也,故曰配偶。”意思很明白,就是说虽然齐国是大国,但是我们也不能找靠山巴结他而娶亲,郑庄公说服不了姬忽,只能作罢。

 

  到了公元前706年,虽然齐国依旧强大,但是当时却遭遇北戎的入侵,不得已只能向卫国、鲁国、郑国三国求救,这次郑国带队营救齐国的就是姬忽,这时候的姬忽已经长大成一个青年小伙了,长得帅气不说,还帮齐国打退了敌人,齐僖公又打起了和亲的主意,重新提起了将女儿嫁给姬忽的事。

  不料这次姬忽再一次拒绝,理由很充分:“我此次前来是来帮助齐国退敌的,并非是为了娶亲而来,而且这次郑国士兵伤亡不少,我若此时娶你齐僖公的女儿,郑国上下将如何看我?用将士在战场上的血战为自己换来一门亲事?此事是万万不可的。”好了,齐僖公嫁女的想法再次落空,这也是成语“齐大非偶”的典故了。

 

  具体什么原因让姬忽两次拒绝娶齐僖公之女文姜为妻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得不说姬忽很有先见之明,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然而她却不守妇道,与自己异母的哥哥齐襄公乱来,更是把鲁国搞得乌烟瘴气。

 

  虽然咱们这时候说姬忽有先见之明有点马后炮了,说不定文姜真的嫁给姬忽这个既有帅气颜值又有思想才干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母仪天下的好皇后了呢。文姜在当时也是绝世的大美人,先不说姬忽看不看得上她,以姬忽的觉悟来说应该清楚得罪齐国的后果,可他就是能下定决定两次都不娶文姜,所以小编认为姬忽是一个正直且心中有抱负的人,不愿意攀附权贵来达到目的,这和文姜的长相人品,和齐国的强大与否没有关系,你觉的呢?

分享到:
责任编辑:梦月